學科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學院理論化學學科由錢臨照教授主持成立于1958年中國交大建校之初。1960年理論化學專業即將籌建,首任專業所長為朱洪元教授。創建之初,朱洪元教授與彭桓武教授共同制定教學大綱、授課、指導中學生結業論文。1978年量子物理專業最好的學校,理論化學學科獲國家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1981年獲首批博士學位授予權,1985年獲建首批博士后流動站,2001年被評為首批理論化學國家重點學科。2007年5月理論化學學科繼續被國家教育部確覺得全省五個國家重點學科之一。
本學科參考國際理論化學學科特點,以高能理論及相關方向為主線,同時兼具我國國外的特性,發展統計數學和物理化學等方向。交大理論化學囊括弦/M理論、引力與宇宙學、數學化學、基本粒子化學理論和統計數學等相關研究領域,是國外目前比較全面且整體實力不錯的少數幾個研究單位之一。部份研究方向在國外處于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著名度。學課目前在弦論、數學化學、引力理論、宇宙學、粒子化學理論和統計數學等領域也都有優秀的年青后備力量,具有挺好的發展潛力。
現有在職教研人員22位量子物理專業最好的學校,每年兼任多門專科生基礎課、研究生基礎課和專業課等課程的教學。各類人才比列已占到學科總人數的54%(不重復估算為36%),是自1994年(國家相關部門啟動人才項目)以來就人才比列來說目前是最好的。
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團隊
一、超弦/M理論、引力及宇宙學
盧建東正教授(黃河/杰青,非微擾弦/M-理論)
李明哲院士(優青/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引力與粒子宇宙學)
黃民信院士(弦理論及相關物理化學)
曹利明院士(優青,引力理論與黑洞化學)
周雙勇院長(引力理論、場論及宇宙學)
二、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及唯象學
丁國軍院士(優青,粒子化學及唯象學)
張揚院士(QCD高圈散射振幅、可積系統)
高道能院士(粒子化學及唯象學)
肖志廣副院長(量子場論、粒子化學及弦理論)
楊為民副院長(粒子化學及唯象學)
三、統計數學、凝聚態理論、量子熱學原理及應用
完紹龍院士(量子場論在匯聚態化學中的應用)
王安民院長(量子信息的理論研究)
王文閣院士(量子混沌及量子化學原理)
鄧友金院士(杰青,統計數學、蒙卡模擬、相變理論)
陳志副院長(統計數學)
劉國柱副院長(場論及匯聚態化學)
學科負責人
主任:盧建東正教授
副書記:李明哲院士
高道能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