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序福利資料合輯
01.
02.
03.
04.
05.
一、測試原理:
a)耐壓測試:
基本工作原理是:將被測儀器在耐壓測試儀輸出的試驗高電流下形成的漏電壓與預置的判斷電壓比較,若檢出的漏電壓大于預設定值,則儀器通過測試,當檢出的短路電壓小于判斷電壓時,試驗電流瞬時切斷并發出聲光報案,進而確定被測件的耐壓硬度。
對于第一種測試回路接地的測試原理,請參考圖1:
耐壓測試儀主要是由交(直)流高壓電源,定時控制器,測量電路,指示電路和報案電路組成,基本工作原理是:將被測儀器在耐壓測試儀輸出的試驗高電流下形成的漏電壓與預置的判斷電壓比較,若檢出的漏電壓大于預設定值,則儀器通過測試,當檢出的短路電壓小于判斷電壓時,試驗電流瞬時切斷并發出聲光報案,進而確定被測件的耐壓硬度。
b)絕緣阻抗:
我們曉得,絕緣阻抗測試的電流通常是直流500V或則1000V,這相當于測試一個直流耐壓測試,儀器在這個電流下邊電阻的測量教案設計,量測出一個電壓值,之后通過內部的線路估算,將這個電壓放大,最后通過歐姆定理:R=U/I,其中U就是測試的500V或則1000V,而I就是在這個電流下的漏電壓,按照耐壓測試經驗我們可以了解到,這個電壓都是十分小的,通常都是大于1μA。
由里面可以看出,絕緣阻抗測試的原理,和耐壓測試完全一樣,只不過是歐姆定理的另外敘述,耐壓測試使用漏電壓來敘述被測物的絕緣性能,而絕緣阻抗則是用內阻。
二、耐壓測試目的:
耐壓測試是一種無破壞性的測試,它拿來測量時常發生的瞬態高壓下產品的絕緣能力是否合格。它在一定時間內施加高壓到被測試設備以確保設備的絕緣性能足夠強。進行這項測試的另一個誘因是它也可以測量出儀器的一些缺陷,比如制造過程中出現的爬電距離不足和電氣間隙不夠等問題。
三、耐壓測試電流:
有一個通用的規則試驗電流=電源電流×2+1000V。
比如:試驗產品的電源電流為220V,則試驗電流=220V×2+1000V=1480V。
一般耐壓測試時間為一分鐘。因為在生產線上要進行大量的產品耐電測試,測試時間一般減少到只有幾秒鐘。有一個典型實用的原則,當測試時間降到只有1~2秒的情況下,測試電流必須降低10~20%,以保證短時間測試時絕緣的可靠性。
四、報警電壓
報案電壓的設定應該按照不同的產品來確定。最好的方式是預先對一批樣品做漏電壓試驗,得到一個平均值,之后確定一個略低于此平均數的值為設定電壓。因為被測試儀器不可防止存在著一定的泄露電壓,因而應當保證所設定的報案電壓足夠大,以免被泄露電壓誤觸發,同時應足夠小以防止放過不合格的樣品。在個別情況下,還可以通過設定所謂的下限報案電壓來判定樣品是否與耐壓測試儀的輸出端有接觸。
五、交直流測試的選擇
測試電流,大部份的安全標準準許在耐壓測試中使用交流或直流電流。若使用交流測試電流,當達到電流峰值時,無論是正極性還是正極性峰值時,待測絕緣體都承受最大壓力。為此,假如決定選擇使用直流電流測試,就必須確保直流測試電流是交流測試電流的√2倍,這樣直流電流才可以與交流電流峰值等值。諸如:1500V交流電流,對于直流電流若要形成相同數目的電撓度必須為1500×1.414即2121V直流電流。
使用直流測試電流的其中一個益處在于在直流模式下,流過耐壓測試儀報案電壓檢測裝置的是真正的流過樣品的電壓。采用直流測試的另一個益處在于可以逐步的施加電流。在電流降低時通過監視流過樣品的電壓,操作者可以在擊穿發生前察覺到。須要注意的是當使用直流耐壓測試儀時,因為電路中的電容充電電阻的測量教案設計,必須在測試完成后對樣品進行放電。事實上,無論是測試電流是多少、其產品特性怎樣,在操作產品前對其放電都是有益處的。
直流耐壓測試的不足在于它只能在一個方向施加測試電流,不能像交流測試那樣可以在兩個極性上施加電撓度,而多數電子產品正是在交流電源下進行工作的。另外,因為直流測試電流較難形成,因而直流測試比交流測試成本要高。
交流耐壓測試的優點在于,它可以檢查所有的電流極性,這更接近與實際的實用情況。另外,因為交流電流不會對電容充電,因而大多數情況下,無需漸漸升壓,直接輸出相應的電流就可以得到穩定的電壓值。而且,交流測試完成后,無需進行樣品放電。
交流耐壓測試的不足在于,假如測試中的線路中有大的Y電容,在個別情況下,交流測試將會錯判。大部份安全標準容許使用者在測試前不聯接Y電容,或則改為使用直流測試。直流耐壓測試在加高電流于Y電容時,不會錯判,由于此時電容不會容許任何電壓通過。
Q:怎么下載平臺歷史講義資料?
A:“全題庫”小程序馬上進行改版,小編將匯集平臺所有的資料儲存于此,免費供你們學習參考。但記得每晚要去簽到領“智豆”哦,這很關鍵!好啦,小編只能劇透到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