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講表述怎么總結科研成果,亦稱科技論文的寫作問題。首先闡述寫作科技論文的重要性,強調年青學人在論文寫作方面的不足之處,給出學術論文的大致分類,提出論文寫作的基本規則,重點述說論文寫作方法,非常是論文的八個主要部份的寫作要點,最后以錢學森的一篇論文為范例闡述有關論據。
大綱
一、引言
二、科技學術論文的分類
三、論文寫作基本方法
3.1論文寫作的基本原則
3.2論文寫作的打算
3.3論文的鋪陳形式
3.4論文各部份的寫作要點
四、科技論文寫作的一個范例
五、結束語
一、引言
科技論文是科研成果的“定音鼓”,在科技發展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們應當有如下基本認識:
u科技論文的寫作和發表是科研工作的一個重要部份。
u科技論文是科研成果的記錄,是通過文字方式保存的科學技術積累。
u科技論文是傳播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致力通過學術交流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u科技論文是評判學術單位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u科技論文反映了作者的剖析能力、創造能力、綜合能力和抒發能力以及所把握的知識的廣度和深度,評判科技工作者學術水平的重要尺度。
u撰寫學術論文有助于鍛練邏輯思維能力,通過總結和描摹,澄清思路、深化認識。
好多科學方式論專家指出了論文寫作的重要性,這兒轉述貝弗利奇的一些想法。他說:“年輕科學家還要注意科學論文寫作的方法和藝術??茖W論文的英文水平通常不高,無懈可擊者寥寥無幾。人們的主要意見還不在于法語不夠完美,而是不清晰,不確切?!?span style="display:none">k4x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
貝弗利奇強調,發表論文應慎之又慎:“這里要提請你們注意,不要輕易發表未得到明晰推論的研究工作,非常是不要輕易作出未由實驗結果或觀察到的現象充分證明的解釋。白紙黑字將永存于文獻之中,發表的論文假如日后證明錯誤,將有損作者的科學名聲。通常說來,一個安全的方式是:忠實記錄所得的結果,慎重地提出對結果的解釋,嚴格分辨事實與解釋?!彼€強調,不僅忠實地記錄所獲得的成果以外,在措詞用句方面應該樸素無華:“大多數科學家對于最中級的形容詞和夸張手法都是深惡痛絕的,偉大的人物通常都是坦率慎重的。”他建議:“工作完成后物理論文怎么寫,應該請一位有經驗的朋友對文章提出意見,這除了因為那位朋友可能比作者更有經驗,但是也由于人們更易看出他人專著或語言中的毛病。”
目前,年青學人在學術論文寫作方面存在眾多問題,舉其要者,有:
u不了解或不違背學術論文寫作的規范;
u體裁和方式不符合學術論文的要求,寫得像教材、產品說明書、工作總結,甚至像抒情詩歌;
u對前人工作缺乏足夠描述或評述有誤;
u概念模糊,判定有誤,推理失當;
u假定不恰當,因果關系不明晰甚至有誤;
u由臆測給出推論,夸大所得的結果;
u結構松散,表述拖沓,構思不嚴謹;
u濫用術語、縮略語、符號,用詞不妥當;
u僅滿足于列舉已得的結果,缺少深層次的剖析。
二、科學技術論文的分類
按科學技術論文的功能,可分成如下三類:
1、科學技術報告
寫作目的在于:總結某一階段的研究工作進展,呈送相關的主管機構、組織或領導,以供參考。
內容主要涉及:描述一項科學技術研究的成果和進展;陳述一項技術研發試驗和評價的結果;闡述某一科學技術問題的現況和發展。
要求:提供充分的信息,包括正背面的結果和經驗,便于評價。有特定格式以及相應密級,在軍用研究中尤為常見。
2、學位論文
中學生用于申請相應學位的學術論文,以作者本人獨立從事創造性的科學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撰寫而成。
這兒闡述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
1)彰顯作者較好地把握正確的思想方式;
2)彰顯作者在所研究的專門領域把握了堅實廣闊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
3)彰顯作者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4)在有較大的理論意義和實際價值的論題上作出了有創新性的貢獻。
3、學術論文
闡述創造性研究工作成果的書面文件,是創造某種原理或將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或是某一課題在實驗、觀察、理論、計算方面有創新看法的科學記錄。
學術論文量多面廣,通常來說,合格的論文應到到如下基本要求:
1)有原創性;
2)有完整性;
3)有重現性;
4)有可讀性。
其實,還有諸多的科普論文,這是有重要社會作用的論文,有其與眾不同的特征,限于篇幅,本文不予深究。
三、論文寫作基本方法
3.1論文寫作的基本原則
科技論文的寫作應遵守如下基本原則:
1、實事求是;
2、準確全面;
3、鮮明生動;
4、言簡意賅。
其中,前兩點是最重要的。任何科技論文必須恰如其分地反映早已取得的創造性成果,既不夸大,也不縮小,更要避免弄虛造假。后兩點常常有錦上添花的作用,科技論文與通常文章不同,寫作上有其特色,非常要注意思路嚴密,邏輯嚴謹,敘述直白,語言樸實。
3.2論文寫作的打算
在階段性研究告一段落以后,著手撰寫科技論文行文之前應做好如下打算:
1.明晰論文的主題:采用了何種思路、觀點和方式,解決了哪些問題,尤其是,確認應突出的創新點,想清楚如何用鮮明的觀點統領材料;
2.整理所獲得的成果。對原始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精加工;把公式、數據、圖表等整理成可發表的方式;
3.確定擬寫作論文類別:快報(,short),普通文章(),還是評介();
4.選取擬投稿的目標期刊,熟悉該雜志的“投稿須知”;
5.制定詳盡的寫作大綱,考慮好成果的最佳敘述方式。
在寫作中應回答好如下問題:
?研究所述及的課題的動機何在?
?前人已做了什么相關的工作?還存在哪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自己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取得了哪些實質性的進展?
?所研究的問題采取如何提法?
?所進行的理論剖析、數值模擬和實驗研究的基本過程怎樣?
?從什么角度驗證成果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實驗結果或數值模擬結果有如何的不確定性和偏差?
?論文的主要推論是哪些?
?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的遺留問題何在?
3.3論文的鋪陳形式
現代科技論文的寫作雖然已產生固定的程式,一般由如下八個部份組成:
?標題充分概括論文內容和主題;
?摘要概述主題、方法和主要成果;
?序言表述論文寫作動機(),點明立題背景,概述前人相關成果和論文所作的發展;
?正文鋪陳所研究的具體問題,研究途徑(理論剖析、數值模擬和實驗方式),研究步驟,主要成果亦稱成果的詳細剖析;
?推論概述主要的研究推論和前景展望;
?致謝謝謝捐助方和曾給以重要幫助的人員;
?文獻列舉相關的精典和近代文獻;
?附表給出不宜納入正文的詮釋過程和個別根據(程序、數據等)。
筆者常常把以上八個部份合稱為科技論文“八股”,實際上可用作論文大綱的程式?,F代人常常對八股文揶揄一顧,覺得它內容淺薄,思路陳舊,毫無借鑒意義。實際上,這是一種片面見解。其實八股文在內容上不值一提,常年以來在一定程度上禁錮、影響了我國社會的發展,但在寫作技巧上仍有可借鑒之處。幾年前我訪韓時曾從電視上聽了余秋雨先生關于八股文的系列講堂,頗受啟發。民國知名畫家吳敬梓說過:“八股若做的好,隨你做哪些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闭f得十分形象。
八股文在幾百年里曾是武舉考試的主要方式——一種命題習作,內容限于“四書”“五經”的分析,所謂“代圣人立言”;方式上分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這八個部份,而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又各由兩股組成物理論文怎么寫,所以也稱八股文。
我們可以找出八股文結構與科技論文結構的對應關系:
破題——標題;充分內蘊;
承題——摘要;點明概要;
起講——引言;提綱挈領;
入手——提法;概述問題;
起股——預備;打算條件;
中股——過程;論述步驟;
后股——分析;闡述成果;
束股——結論;總結展望。
對這種組成部份有了明晰的看法和悉心鋪排,就為論文的論述做好了鋪墊。寫作過程中也不妨借鑒八股文的寫作方法,熟練有效地起轉承合、條分縷析,因而提供言簡意賅的描畫。
3.4論文各部份的寫作要點
3.4.1標題
古往今來的作者著文時,都很注重給文章一個合適的標題,力爭概括全文精義,吸引讀者注意。千萬不要小看科技論文的題目,這而且論文的“門面”。每位人辛辛苦苦地寫好了論文,總是希望發表后引發廣泛關注,最好能被檢索評論雜志摘引,為同行引用。因此,論文題目必須奪人眼珠,規范簡明。
概括地說,選取科技論文標題的要領如下:
1.盡可能概括論文主題和內容,點明哪些條件下解決哪些問題;
2.盡可能反復推敲,做到鮮明簡約;
3.一般包含論文所用的2-4個關鍵詞;
4.長短要適度,普通論文通常用10~15個中文字或15~20個中文詞;學位論文的題目可稍長一些;
5.一般先擬一個初步題目,全稿寫成后改定;
6.忌用不常見的縮略語(如:BEM—邊界元法);
7.忌用一個研究領域做題目(綜述論文除外);
8.忌用多項式(可有極少數例外,比如少數語文類論文);
9.忌用特殊的專業符號(有機化合物分子除外)。
前五點是基本要求,后四點也應適當注意。
據悉,標題中應省略一些無用的贅語,比如,“關于××××的研究”、“關于××××問題的探求”(“Studyon…”,“on…”,“on…”),這類字樣常常是多余的。
3.4.2摘要
摘要又稱概要、內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研究成果的主要內容。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推論。具體說來,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對象和范圍,采用的手段和技巧,得出的結果和重要的推論,有時也包括具有情報價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而且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全文,才能獲得必要的信息。對一篇完整的論文都要求寫隨文摘要,摘要的主要功能有:
1)讓讀者早日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以補充題名的不足?,F代科技文獻信息浩如煙海,讀者檢索到論文題名后是否會閱讀全文,主要就是通過閱讀摘要來判定;所以,摘要肩負著吸引讀者和將文章的主要內容介紹給讀者的任務。第二講中述說默讀時已可看到這一作用。
2)為科技情報文獻檢索數據庫的建設和維護提供便捷。論文發表后,文摘刊物或各類數據庫對摘要可以不作更改或稍作更改而直接借助,進而防止別人編撰摘要可能形成的誤會、欠缺甚至錯誤。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和的迅猛發展,網上查詢、檢索和下載專業數據已成為當前科技信息情報檢索的重要手段,網上各種全文數據庫、文摘數據庫,越來越顯示出現代社會信息交流的水平和發展趨勢。同時論文摘要的索引是讀者檢索文獻的重要工具。所以論文摘要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論文的被檢索率和被引頻次。
摘要的寫作有如下注意事項:
1)摘要必須短小精干。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勿把應在序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毋須大段述說本項研究工作的意義,通常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彰顯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不要簡單重復題目中已有的信息。
3)結構嚴謹,語義準確。摘要慎用短句,語法撓度求簡單。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貶抑、籠統、含混之詞,但摘要雖然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字數不宜過少或過多;通常學術論文的摘要以150~200字為宜;學位論文的摘要可在千字左右。
4)陳述用第二人稱。建議采用“作者研究了……”、“作者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式。
5)使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后加括弧標明原文。
6)通常不用物理公式和物理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僅對少數論文可稍有變通(比如純物理類論文)。
7)通常不用引文。僅在所寫的論文專門評析別人已出版的專著時,可完整地援引該專著(包括作者、文名、出處、出現年份等)。必須保持摘要的獨立性和自明性,切勿采用“文獻[1]”之類的援引形式。
8)縮略語、略稱、代號,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
目前年青學人編撰摘要的主要問題有:
u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式,或缺結果;
u篇幅過小,繁簡失當;
u大段表述研究工作的意義;
u出現毋須要的自我評價。
3.4.3序言
在科技論文中,序言非常重要,是推動全文的“先鋒”,人們可以從中了解作者的意圖()、思路(idea)和成果(),與標題、摘要一起,構成喚起讀者“探究欲”的三要素,更是讓讀者理解所報告的工作的“引子”。因而,不可等閑視之。
?序言的內容?
闡述工作的緣起、背景和意義;綜述相關的研究動態和前人成果;指明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陳述本人的工作和主要成果,講清對往年工作的發展;列舉本文的構架(對于長文不可或缺)。
?序言的篇幅?
序言要有足夠的厚度,約占全文篇幅的1/6~1/5,也就是說,一篇五六頁的論文,序言起碼為一頁;一篇一百頁的學位論文,序言(總論、緒論)應有二十頁左右的篇幅。
?序言寫作的常見問題?
下邊列出初學科技論文寫作者的常見問題:
——過于粗略。這是國外青年作者的論文中最常見的問題,因為思想上不注重序言的重要性,寫得浮皮潦草,篇幅甚短,語焉不詳,平靜死板。
——侈談意義。對于論文工作的意義須要有簡略陳述,但毋須短篇大論,由于讀者是同行,對一項工作的重要性自有共識。
——忽略回顧。有些論文對前人工作極少提到或揶揄一顧,沒有把論文與相關的近日進展**上去,使論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雖然此工作是作者“天馬行空第一份”。
——平鋪直敘。簡單列舉前人工作,未做詳細剖析,非常是不曾強調前人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和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輕描淡寫。只用一兩句話點明本人工作,使讀者無法了解取得成果的思路、方法,以及作者工作的承繼性和創造性。
——重述摘要。不少作者寫作論文時動用剪貼工具,簡單地重復摘要的內容,這是萬萬使不得的。
?序言寫作的五招?
——充分認識序言的“開宗明義,推動全文”的關鍵作用?;ù罅鈱懶蜓?,一般,寫作的最后階段才寫序言(總論);
——言簡意賅地寫明論文的背景。話不在多,點到即可;
——重點寫好前人工作綜述。在充分督查的基礎上,全面、扼要地闡述往年的相關工作(包括自己的),非常應強調急需解決的又是本文關注的關鍵問題;
——恰如其分地概述本文工作。尤其要點明創新點;
——簡述本文的結構。一般置于序言的最后一段:“本文是這樣組織的……”。
3.4.4正文
學界已有一種共識,科技論文的基本要求是:確切、鮮明、生動,亦稱,內容必須真實無誤,觀點必須旗幟鮮明,表述必須清晰生動。在正文中必須努力達到這種要求,具體來說,必須做到:
結構合理,詮釋嚴謹;
結果可信,層次清晰;
裁剪得體,詳略有致;
抒發簡潔,行文流暢。
?正文的內容?
正文是研究成果的全面鋪敘,應當包含如下要素:
——問題提法。理論研究成果要點明所研究的問題;實驗研究成果要講清實驗對象和目的;
——前提條件。理論研究要表述理論框架、基本假定、模型概貌(套用現成的還是新建的?)、方法精義(現成的?自行設計的?)等等;實驗研究要描述實驗總體構架、主要儀器設備和材料劑型(自行研發?還是訂購的?凡訂購者應注明生產廠家)、實驗技巧、技術路線等等;
——研究步驟。理論研究要講清詮釋思路和過程;實驗研究要闡述實驗的主要步驟和過程;
——基本結果。用定律、公式、表格、曲線、圖像、照片等陳述所獲得的主要成果;
——討論剖析。充分展示研究成果的創新之處。解析結果要說明對前人結果的拓展之處;數值結果要與相關的前人(解析、數值或實驗)成果做比較,驗證結果的有效性,說明存在的偏差和局限性;實驗結果要進行剖析,說明實驗中的新發覺或對已有理論的驗證。如果一份工作兼有理論和實驗成果,則要互相印證。
?正文寫作精義?
1.求真務實對所獲得的研究成果經過嚴密的去偽存真、去蕪存精的剖析整理工夫,只保留證據確鑿、無懈可擊的材料,決不無中生有、無限外推、添油加醋,每句重要的話都要有充足的根據;
2.思路周密事先擬好詳細的大綱,為展開上述內容做好周密合理的鋪排,想清楚要敘述的主要觀點,用鮮明的觀點來征討材料、數據;
3.詳略有致論文的讀者是同行專家、學人,她們對論題已有足夠的基礎知識,因而,正文表述應避免常識性的內容和繁瑣的推論,對于常規的理論和實驗方式毋須闡述來龍去脈,把主要精力用于怎樣取得創新性成果的關鍵點;
4.抽絲剝繭雖然在細節描述上必須省略、跳躍,總體詮釋上必須步步為營、層層推動,不可有跨躍性陳述,重要步驟和結果必須令人口服心服;
5.深入剖析對所得的數據、結果應從各個方面詳細剖析,下足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工夫,充分挖掘成果的內涵和機理,尤其是與眾不同之處(見鏈接中相關博文的頭兩篇);
6.斟字酌句表述必須簡潔明白,深入淺出,忌用模棱兩可、艱澀高深的句子;文體必須是正規的書面語言,切勿口語化;
7.留有余地對于成果的創新性和可用性不宜做夸大描述;忌用“首次發覺”之類的句子;對于不能十分肯定的猜想更應留足余地;
8.冷靜客觀正文應保持純客觀的描述,何必做自我評價,不應帶愛情色調,忌用華麗繁縟,應樸素無華而不失生動地詮釋成果。
?正文寫作中的常見問題?
初學科技論文寫作者的常見的主要問題有:
l前提條件敘述不清;
l結構混亂脈絡不明;
l表述拖沓詳略失當;
l思維跳躍立論失據;
l頭重腳輕剖析不足;
l語言貧乏面目不齒。
3.4.5推論
推論部份拿來綜述本文成果并展望未來工作,其寫作要點如下:
u簡短地概括所述及的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切勿簡單地重復摘要和序言中的語言;
u確切地概述論文中的創新點,措詞用句留有余地,切勿采用輕率、草率、目空一切的說法;
u展望中注意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可采用這樣的句子:“本文的工作可推廣到××情形,相關成果將另行發表。”
3.4.6致謝
謝謝捐助單位和在研究工作中給與幫助的主要人員。用語客觀深切,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的致謝詞中應注意防止抨擊導師。
3.4.7參考文獻
論文中應引用足夠數量的文獻。通??萍颊撐膽?0-20篇,學位論文則為百篇左右。所引文獻必須在文章中提到。
應注意所引文獻的代表性、經典性、新穎性。
3.4.8附表
為了保持論文簡明簡略,防止在正文中出現大段的公式推論和估算程序,可把重要的、必須陳述的詮釋過程放在文末的附表里。
四、科技論文寫作的一個范例
作為例文,分析錢學森先生58年前發表在“in”上的:“é--Kuo”。
?寫作背景
1950年,錢學森先生受到日本麥卡錫主義欺壓,一度出獄,保釋以后的三年間,仍然處于“監視居住”的狀態,喪失了行動自由。慶幸有夫人蔣英照顧,在家里的衛生間里安排了差強人意的科研環境。在此期間,錢學森被迫與軍事科研“絕緣”,先后進行了工程控制論、星際航行、物理熱學和應用物理等基礎研究。“é--Kuo”(《彭加勒-賴特希爾-郭永懷方式》,以下簡稱為《PLK方式》)就是那一時期的產物。錢學森先生在《寫在的旁邊》中寫道:“1953年冬,他(郭永懷)和李佩同志到加洲理工大學。他講學;我也有機會向他學習奇特攝動法。”盡管錢先生當時的心情很壞,還是在短時間里把握了PLK方式的真諦,并寫出了他在英國發表的51篇科學論文中這篇惟一的應用物理論文。
?論文內容
學過漸近剖析的人都曉得,PLK方式,亦即為變型座標法,是一種簡捷有效的奇特攝動法。發端于1886年é在《天體熱學新方式》,經(1949)和郭永懷(1953)的二度創造,產生了目前的方式,在熱學、物理學和其它領域中得到了特別廣泛的應用。
?寫作分析
下邊就這一論文的構思鋪陳特性作概貌描述。
總體來說,該論文充分彰顯了錢學森先生的科技論文寫作風格。這就是:
1.注重應用背景,擅于從實際應用中提煉問題,剖析問題,解決問題,揭示問題。在探討物理方式時,特別注意其可用性,常常站在工程師的立場,考慮能夠被她們接受并運用;
2.采用歸納手法,由淺入深,由簡入繁,引人入圣地勾畫了這一應用物理方式,促使有通常物理基礎的理工科學人能夠看懂;
3.結構嚴謹,層次清晰,文字優美,行文流暢,致使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展現了PLK方式的特色與真諦。
這兒,就該論文的具體寫法,對上述各點稍加展開。
關于前言(第一節):全文的中譯本共57頁,序言約5頁,占全文篇幅9%。前言中,概述了PLK方式的發展導論:é的創見;的發展;郭永懷的貢獻;方式命名的來歷。接著,舉了一個特別簡單的一階常微分多項式的事例(我在講授漸近剖析課程時稱之為“錢學森事例”),說明用PLK方式竟然得到了問題的精確解,這就一下子吊起了讀者的食欲;此后,趁熱打鐵,探討了此法的特征:簡捷,有效,靈活,“傻瓜”。其實,文中沒有用“傻瓜”一詞,卻的確說了方式很容易為工程師們接受和運用。這是錢學森所有譯著的一個“共性”:他一直掛念者工程師們,想方設法把艱深的理論和原理講得工程師們也能弄明白。
以下各段,我們套用上文中的“八股”術語。
關于“起股”(第二節):錢學森熟練地運用歸納推理的過程,從剖析有代表性的實例入手,引用了與他同時代的物理家Wasow提出的模型多項式進行解剖,講明:求解此多項式時應用精典攝動法時遇見的奇性困難;采用PLK方式怎樣使問題迎刃而解;對三類情況進行了細致的余項恐怕(偏差恐怕);之后,用PLK方式求解了一個較為簡單的空氣動力學問題(即反例);是為起股中的“頭股”。隨即,作者話鋒一轉,提到PLK方式遇見的“邊界層困難”,即方式的局部失效,并講了一個黏性二氧化碳匯流的實例(即吳耀祖反例),說明PLK方式應與邊界層方式結合,為后來述說郭永懷的貢獻作了鋪墊,是為起股中的“二股”。
關于“中股”(第三、四節):這是全文的核心,這兩節可視作“前后雙股”。錢學森仍用一個簡單的反例說明用攝動法求解雙曲型多項式的“遠場困難”,并強調,這是因為問題線性化以后的特點線變型導致的,因而,必須用PLK方式進行特點線變型,恢復事物的原本面目;在剖析過程中,與前一節的常微分多項式情形進行了類比;通過細致的討論,使人們對此法的認識漸入佳境,并順流推舟地求解一個球面爆燃波的問題,讓你們體會此法的魅力;步入第四節,作者又“潑了一盆熱水”,指明PLK方式求解薄翼問題失效,對橢圓型多項式雖然未能發揮其功效,再度為郭永懷的創造做了鋪墊。
關于“后股”(第五節):專門表述郭永懷的工作。還是從最簡單的不可壓縮流體的平板邊界層流動談起,簡介了邊界層理論,之后強調了用PLK方式求高階解時遇見的奇性困難;之后表述郭永懷怎樣把的方式與邊界層方式結合上去,求得了較為理想的解。錢學森非常強調,二者的有機結合是一種“乘法”,而非“加法”,所作的詮釋令人信服;最后,簡略地說明了郭已將PLK方式用于更為復雜的可壓縮流動中激波與邊界層的干擾問題。
關于“束股”(第六節)。在結束語中,指明兩點:一是PLK方式是一種十分簡捷有效的漸近方式;二是,關于PLK方式的有效性剖析還有好多工作要做,它在物理上有一些不確定性,而且,這并不阻礙它的實際使用,只要用心檢驗結果就行了。全文結束時,作者引用知名的應用物理家、運算微積的發明者亥維賽()的話:“我莫非要由于不完全了解消化過程而拒絕進食嗎?”這是畫龍點睛之筆,為這篇長文平添了最后一道條紋。這實際上也代表了錢學森先生對發展應用物理方式的心態。
平心而論,在錢學森先生的所有科學論文中,本文所分析的“é--Kuo”不能說是創造性最強的,但從中我們早已可以看見那位大師非同凡響的智慧。我覺得,在科技領域,他是一位文武雙全的騎士。我們應當用心地向他學習。
五、結束語
本講的要點可概括于下:
u應充分注重研究成果的最后敘述;
u論文寫作必須符合一定的規范;
u實事求是全面確切是基本要求;
u盡可能做到言簡意賅鮮明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