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中國醫科大學/中國第三醫院2022年度科技值及2018-2022兩年科技值總額發布。 中國醫科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副教授王晨教授現場分析并發布報告。
↑2022年三院科技值及2018-2022兩年科技值合計
據介紹,2022年,中三醫院科技價值研究對象將覆蓋全省1644個五級門診。 此次公布綜合類前100名、31個學科。 綜合科技排名前10的診所分別為:山東大學華西診所、中國醫科大學上海協和診所、復旦大學附屬佛山診所、華中科技大學復旦醫科大學附屬復旦診所、浙江大學醫科大學附屬第一診所、北京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復旦醫科大學附屬協和診所、中南大學湘雅診所、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診所大學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 前四名的年度科技價值排名與兩年的科技總價值排名一致。
在31個學科科技價值中,成都大學華西診所23個學科排名前五,中國醫科大學上海協和診所10個學科排名前五。
2022年物理學家排名前一百,中國醫學院校科技價值研究對象覆蓋全省110所獨立醫學院校和醫學學科綜合院校。 綜合科技排名前10位的醫科大學分別是:上海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科大學、復旦大學蘇州醫科大學、首都醫學科學院、中山大學(醫科大學)學科)、四川大學華西醫科大學中心、浙江大學(醫學學科)、華中科技學院復旦醫科大學、中南大學湘雅醫科大學。
↑2022年中國醫科大學科技值及2018-2022兩年科技總值
王晨強調,中國醫科大學貫徹落實國家科技新政策,不斷創新理論技能物理學家排名前一百,完善科技評價體系。 今年,科技價值在五個方面得到優化:
一是納入參與國際醫學手冊制定的專家指標,體現中國醫學專家的國際貢獻; 二是開發國際權威醫學手冊和引文數據庫,收集世界各地重要醫學證據; 三是識別高被引科學家的作用,突出對學者的實質性貢獻的影響力; 四是始終關注學術不端問題,不斷加大懲戒力度。 五是融合應用新技術,提高數據處理性能水平。
王晨強調,科技價值響應國家科技評價改革要求,評價體系的不斷建立對醫療技術創新發展起到了引導作用。 仍有擴展空間。 未來,科技價值將進一步優化和建立,提高多源數據資源的整合和深度處理能力,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示數據所蘊含的豐富信息,支持醫療機構全面精準的科研管理。
此外,中國醫科大學于2018年首次提出科技價值(STEM)概念,去年已是第七年發布。 從對三個院所、三個學科的評價拓展到對大學、人才、團隊、平臺、項目的評價。 對于STEM菌株,明年或第二年將發布中國醫科大學/中國第三醫院2018年至2022年兩年的科技總價值(以及ASTEM)。王晨表示,六年后將被釋放。
紅星新聞記者胡藝文吳洋實習生朱蓉上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