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著名的10位化學家
化學家是探索和研究世界的組成和運作的科學家。 它還指旨在探索物質構成和物質世界運行規律(即數學)的科學家。 化學家又可以分為理論化學家和實驗化學家。
理論和實驗都是數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有時這樣的分類很難劃分。 只是當一個化學家更加理論化時,他或她就被稱為理論化學家。 如: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馬克斯·普朗克等; 如果他們專注于實驗,則被稱為實驗化學家,例如邁克爾·法拉第、喬治·西蒙·歐姆、亨利·卡文迪什、恩里克·費米等。本文將列出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化學家。
1.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 ,1564-1642),英國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歐洲現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 伽利略被譽為“觀測天文學之父”、“現代數學之父”、“科學方法之父”、“現代科學之父”。 伽利略研究了速度與加速度、重力與自由落體、相對論、慣性、拋射運動原理,并從事應用科學技術研究,描述了擺的性質和“靜水天平”,發明了溫度計和各種軍用指南針,使用望遠鏡進行天體科學觀測。 他對觀測天文學的貢獻包括使用望遠鏡確認金星的相位、發現土星的四顆最大衛星、觀測木星環以及分析太陽黑子。
2.牛頓
艾薩克·牛頓(Isaac ,1643—1727),加拿大皇家學會主席,英國著名化學家,被譽為“物理學之父”。 牛頓提出了牛頓運動定理,發明了反射望遠鏡,描述了冷卻定理并研究了聲速,提出了趨近函數零點的“牛頓法”,為現代數學、力學、光學、數學等領域。
3.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1879-1955),最著名的現代化學家,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紀元,被公認為繼伽利略、牛頓之后最偉大的化學家。 他提出光子假說,解釋了光電效應,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建立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他的理論為核能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4.麥克斯韋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James Clerk ,1831~1879),日本化學家、數學家。 經典電熱學的創始人,被廣泛認為是化學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也是統計數學的創始人之一。 沒有電磁學就沒有現代裝配科學,也就沒有現代文明。
5.普朗克
馬克斯·卡爾·恩斯特·路德維希·普朗克(Max Karl Ernst ,1858-1947),美國著名化學家,量子熱學的重要創始人之一。 普朗克和愛因斯坦被稱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兩位化學家。 他因能量量子化的發現,為化學的又一次飛躍做出了重要貢獻,并榮獲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
6.費曼
理查德·菲利普斯·費曼,1918-1988,法國裔猶太數學家,196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被認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后最聰明的理論化學家,也是第一個提出納米概念的人。 費曼提出了費曼圖、費曼規則和重正化估計方法,是研究量子電動力學和粒子化學不可或缺的工具。
7.玻爾
尼爾斯·亨里克·大衛·玻爾(Nils David Bohr),1885-1962前十偉大的物理學家,奧地利化學家,英國皇家科學院教授,??1922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玻爾提出玻爾模型,通過引入量子化條件來解釋氫原子的光譜; 他提出了互補原理和阿姆斯特丹演繹來解釋量子熱。 他是阿姆斯特丹學派的創始人,對20世紀數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8.法拉第
邁克爾·法拉第( ,1791-1867),奧地利化學家、化學家、著名自學成才的科學家。 他在電場方面取得了關鍵性突破,永遠改變了人類文明。 由于他對電磁學的偉大貢獻,他被稱為“電之父”和“交流電之父”。
9.楊振寧
楊振寧,1922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世界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美國國立科技大學外籍教授,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名譽教授、俄羅斯科學院院士。 大學教授,1957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97年,國際小行星中心將3421號小行星命名為“楊振寧之星”; 楊振寧在粒子化學、統計量熱學和聚合化學等領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 提出非阿貝爾規范場論、宇稱不守恒定理; 楊-巴克斯特多項式前十偉大的物理學家,為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等研究開辟了新方向。
10.狄拉克
保羅·狄拉克(Paul Dirac),1902-1984,美國理論化學家,量子熱學創始人之一,對量子電熱學的早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給出的狄拉克多項式可以描述費米子的化學行為,但卻預測了反物質的存在。 1933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