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大學聯通工程/遼寧省量子控制工程與材料重點實驗室量子化學與量子控制團隊在量子存儲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實驗實現了全球最高效的單光子量子存儲。 該成果于3月4日以題為“for-”(期刊)的長文在線發表在《自然》子刊《》(影響因子:32.521)上。
量子存儲是量子科學技術領域的一項關鍵技術。 在量子計算、量子網絡、量子通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是國際量子信息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 雖然國際上對此做了很多研究,但在此之前單光子量子存儲的效率還沒有超過50%量子物理應用領域,并且在量子不可克隆極限和單向故障方面很難滿足最低閾值要求。寬容的量子估計; 而且,存儲效率任何超過50%的提升,都將為分布式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的實際應用帶來指數級的性能提升。 我校量子化學與量子控制團隊實現了大光程冷原子系綜、波形高度可控的單光子源,同時巧妙解決了各種電子、光學噪聲等技術難題,最終實現了單光子源-光子量子存儲效率提升至90%以上,為實現實用化量子存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審稿人將這項工作評為量子存儲領域的“”。
我校博士生王云飛、李建峰和青年拔尖人才張善超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 顏輝院士與朱士良院長為共同通訊作者。 參與此項工作的還有我校研究生蘇克宇、周以儒,青年班主任廖開宇博士量子物理應用領域,我校特聘院士、香港科技學院院長杜勝旺博士。 該研究得到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高水平學院建設等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