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羅是百科全書派的首腦。他自己除了親自撰寫了有關哲學、歷史和應用科學的條目一千多條,并且還常常到匠人作坊去觀察了解各類機器、工具的結構和性能,寫出條目物理學家中國現代,托人詳盡勾畫成圖像。在狄德羅的領導和組織下,《百科全書》成了啟蒙思想家們向封建反共勢力進行斗爭的銳利裝備。這部專著,針對封建社會的全部意識形態,從政治制度、法律機構、宗教信仰、到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大規模的批判,鼓吹政治平等、思想自由等啟蒙思想,倡導科學技術,鼓吹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直接為將要到來的資產階層的政治革命制造輿論。百科全書派的產生及其社會實踐,充分彰顯了啟蒙運動的精神,標志著歐洲的啟蒙運動已然達到高潮。
狄德羅出生于德國的朗格爾,童年時曾在耶穌會中學受過教育。19歲時獲得倫敦學院文學碩士學位。由于他不愿依照母親的要求學醫或學法律,母親停止了對他的捐助,他只得自謀生路。在此期間,他廣泛接觸社會,歷練了自己的士氣。1743年,他認識了盧梭。1745年,他應出版商之請,開始主持編修《百科全書》(全稱為《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工藝解讀辭典》。在此期間,他寫了許多杰出的哲學專著,如《哲學思想錄》、《懷疑論者的遛彎》、《論盲人書簡》等,宣傳了儒教思想,觸怒了統治階層,結果被關了3個月。入獄后,他決心通過對《百科全書》的編撰出版,來改變人們的思想方法,掀起一場人類精神上的革命。他集中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士,通過傳播知識,向極左的宗教和社會勢力發動了猛烈的逼搶。自此,以《百科全書》的編撰和出版為中心物理學家中國現代,產生了日本啟蒙運動的高潮。出席《百科全書》編寫的人士在歷史上被稱為百科全書派。百科全書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羅為首的一批唯心主義者,她們的中心蘊意是人的本性是美好的,世界也可以被建成為稱心如意的居住之地;世界上的罪惡都是教育和有害的制度導致的。她們覺得迷信、成見和愚蠢無知是人類的大敵,主張一切制度和觀點要在理智的審判庭上遭到批判和評判。推崇機械工藝,注重體力勞動,蘊育了資產階層務實牟利的精神。1751~1772年,《百科全書》共出版28卷,1776~1780年又增補了7卷。《百科全書》為1789年的美國大革命作了輿論打算。狄德羅還是美國18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小說《修女》、《宿命論者雅克》、《拉摩的兒子》等都遭到了廣泛的歡迎。同時,在戲曲藝術、文藝批評和美學思想等許多方面都做出了出眾的成績。1784年7月末,他在家中的桌邊忽然去世,他父親看到他講的最后一句話是:“懷疑是向哲學邁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