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廣州6月8日電2021年全省統一中考7日起即將拉開大幕。對于中考化學全省卷的命題思路和原則,教育部考試中心明天發布了相關評析。
按照命題專家解讀,去年中考化學全省卷命題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變革總體方案》要求,依托中考評價體系,加強基礎性考查,優化情景設計,提高試卷靈活性,推進關鍵能力考查,充分發揮中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引導教學降低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助力高中育人形式變革。
加強基礎性考查,引導教學回歸課標和教材
2021年中考化學命題進一步豐富基礎性考查的內涵,拓展考查的形式技巧。數學概念和規律是小學數學的基礎性內容,是中學生產生和推進數學觀念的重要途徑。數學命題根據課程標準,緊貼高中數學教學實際,創設典型的問題情景,考查中學生對基本數學概念、物理規律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引導教學遵照教育規律,回歸課程標準和教材,重視概念和規律的產生過程,引導中學生加大對基礎內容的融會貫通,促使中學生數學觀念的產生和推進。
比如,全省甲卷第17題創新試卷呈現方法,給出某原子核經過α、β衰變后的中子數和質子數的圖像,考查中學生對α、β衰變機制的理解;第19題以電場中的等勢面為情景,考查中學生對電場力做功、電勢能等內容的系統理解;第24題設計無動力面包車通過減速帶的情景,考查中學生對機械能、功、動能定律等核心數學概念、規律的理解和運用。再例如,全省乙卷第14題以貨車、彈簧和滑塊組成的系統為研究對象,考查中學生對多質點系統的動量和機械能是否守恒的理解和把握;第15題設置一負電荷固定在接地金屬平板上方的情景,考查中學生對電場硬度、等勢面、電勢能等概念的深刻理解;第20題設計不同荷質比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偏轉情景,考查中學生對類平拋運動規律的把握。
教育部考試中心表示,加大基礎實驗的考查,有利于考教銜接,有利于引導學校教學認真舉辦基礎性實驗,重視培養中學生扎實的實驗能力。2021年中考數學命題加大對基礎實驗的考查,如全省甲卷第23題探究小燈泡的伏安特點,全省乙卷第23題檢測電瓶的電動勢和電阻,這種實驗均是教材中的基礎實驗。
創設真實問題情景高考物理全國一卷,引導中學生加大學因而用
教育部考試中心強調,2021年中考數學命題強化理論聯系實際,設計與生產實踐、體育運動、科技前沿等方面緊密聯系的真實情景,考查中學生靈活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剖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迸發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中學生重視學因而用,在真實問題的解決中推動數學學科核心素質的達成。
比如,全省甲卷第15題以一種傳統游戲“旋轉鈕扣”為情景,考查中學生對圓周運動規律的理解與應用;第18題以執行我國火星偵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步入環繞火星橢圓形停泊軌道為情景,考查中學生運用開普勒第三定理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鼓勵中學生拓展學科視野,關注國家科技進展,提高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再例如,全省乙卷第17題以醫學診治中常用放射性同位素為背景,考查中學生對半衰期的理解和應用;第18題以2020年諾貝爾化學學獎為情景,呈現銀河系中心附近的星體多年的運動軌跡,考查中學生從圖像中獲取運動的周期,以及借助開普勒第三定理、萬有引力定理等知識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中學生關注前沿科技領域;第24題以運動員拍足球創設情景,考查中學生對動能、功、牛頓第二定理、勻變速直線運動等概念和規律的理解與應用高考物理全國一卷,引導中學生提高體育鍛練,滲透健康第一的理念。
提高試卷的靈活性,引導中學生培養關鍵能力
2021年中考數學命題通過豐富試卷的呈現方式、設置新穎的問題角度等方法,提高試卷的靈活性,考查中學生的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物理處理數學問題的能力等,引導中學生培養關鍵能力和學科素質。
比如,全省甲卷第16題提供了一根無限長通電直導線所形成磁場的磁感應硬度與距離的關系,考查中學生借助所學的疊加原理處理新信息的能力;第21題設計了質量相等、橫截面積不同、匝數不同的兩線圈,考查中學生綜合運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理、安培力公式、電阻率公式、密度公式等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第25題以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偏轉為情景,要求中學生才能將題干的約束條件用物理公式抒發,對中學生應用物理處理數學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
據悉,全省乙卷第21題通過呈現拉力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及木板加速度隨時間的變化圖像,要求中學生綜合剖析2幅圖像的特征,構建物塊和木板的整個運動過程,才能提取圖像中的關鍵信息進行邏輯推理,對中學生信息加工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要求較高;第25題對常規的金屬棒在導體框上運動的情景進行了創新,呈現導體框和金屬棒在斜面上下降經過磁場區域的情景,研究對象、研究過程和受力情況更為復雜,對中學生綜合剖析能力要求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