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說,“量子熱學是在一個面紗里,我這兒只是聽到面紗的一部份…今天有人讓我弄明白了,我馬上掛掉都可以。”那國盾量子的漲跌,散戶能弄明白嗎?
文|淺秋
來源|新十億商業參考(ID:xsy-)
八妹說:
由于公眾號平臺修改了推送規則,假若不想錯過八妹的文章,記得讀完點一下“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里。
人生總會有遺漏,而且不要忘掉點“在看”!!!
···
熊市來了。伴隨著股災誕生的一支新股,7月9日一炮走紅。
這只新股,上市首日收漲923.91%,盤中更是一度上漲1000%。10倍的升幅惹惱了期貨公司,因而緊急暫停了該期貨的轉融券業務。
這只新股,讓沒下注的散戶懊悔莫及中國量子通訊是騙局,由于中一簽最高可賺18萬,除了成為科創板史上最掙錢新股,更是截止目前A股史上最掙錢的新股。
這只新股名叫國盾量子(.SH)。
▲科創板史上首日升幅居前的股票一覽,圖源/期貨晨報網
▲史上打新利潤居前的新股一覽,圖源/期貨晨報網
國盾量子是做哪些的呢?
據新華社,國盾量子是國外量子通訊領域首家A股上市企業。
量子通訊又是一個哪些東東?
量子通訊是量子信息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你可以把它簡單地理解為一種通訊方法。
當下傳統的加密方法都是借助物理估算復雜程度來提升安全性,在超級計算機的暴力估算下,破解只是時間問題。
但量子通訊因為是借助了量子熱學的數學特點,理論上實現了不可破解、不可監聽。
據悉,它與傳統通訊技術相比,優勢多多,例如時效性高傳輸速率快、抗干擾性能強,傳輸不會被任何障礙阻隔,既可在太空中通訊,又可在海底通訊,還可在光纖等介質中通訊等等。
其實看上去很厲害的樣子就是了。
而本文的主人公國盾量子,創立于2009年,是中國首家從事量子通訊技術產業化的企業。
它的業務范圍包括量子通訊產品的研制、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
常人看不懂的科技公司上市,連股票代碼都暗含玄機。此次上市的股票代碼,據國盾量子稱,是一個難以分解的因數,保密通訊與素數分解息息相關。
與股市瘋狂的反應相反,業界和媒體對國盾量子的表現并不非常看好。
在上海科技學院金融期貨研究所主任董登新看來,國盾量子創紀錄的上漲是一種透支和泡沫,說不定現今的持股者就已接到了“最后一棒”。
除了這么,媒體上關于量子通訊是不是偽科學的辯論仍然爭辯不休,國盾量子第一大自然人股東、“量子之父”潘建偉還曾遭到“打假斗士”的公開指責。
▲2016年11月23日,潘建偉正在作《量子信息技術推動工作匯報》。圖源/東方IC
有人說,量子通訊是一種中國跨時代的技術;也有人說,量子通訊是“騙局”是“玄學”,并沒有使用價值。
但實事求是的說,量子通訊光是“不可破解、不可監聽”這一項,就早已是革命性的了。
但到了國盾量子這里,漲成這樣肯定是不太符合公司的實力。
這從它的招股書和業績構成可以挖出疲態。
招股書顯示,國盾量子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84萬元、2.65萬元、2.58萬元。一年更比一年少。
▲截自國盾量子招股說明書
也是2017年-2019年,公司實現歸屬凈收益分別為7431.46億元、7249.06億元、4930.61億元。一年更比一年差。
營業收入呈下降趨于且一直激化,預收賬款卻呈現高企。
報告期各期終,公司預收賬款余額分別為2.93萬元、3.26萬元、3.01萬元。
▲截自國盾量子招股說明書
對此,國盾量子是有解釋的,公司稱,量子保密通訊網路推動的時間和進度存在不確定性,導致對量子通訊產品的采購需求呈現一定的波動性,公司經營業績存在下降風險。
好吧,既然業績下降有因可循,那我們再來看看國盾量子的業績構成吧。
作為中科院旗下企業,國盾量子所從事的量子通訊產業是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遭到國家大力支持。
報告期內,公司獲得了國家和地方政府多項專項資金、科研經費等。
2017年-2019年,國盾量子收益總量中政府補貼金額分別為5413.60億元、5948.26億元、8440.86億元,占比分別為68.79%、77.57%、147.58%。
2017年6月16日,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登上了英國《科學》雜志封面,背后就是國盾量子的功勞,“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還被封為“量子之父”。
▲2016年8月16日下午,被命名為“墨子號”的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開啟星際之旅。(截屏圖)圖源/東方IC
但老是抱國家政府的手臂雖然不是長久之計,許多建設加快進度存在不確定性。但是萬一哪天政府補貼新政發生變化,補貼沒了,公司找誰哭都不曉得。
不僅依賴政府,國盾量子還過分依賴大顧客。2018和2019年,五年的第一大顧客都是神州數碼,為公司貢獻了超50%的凈利。
在量子通訊的工程應用環節,我國最具代表成果包括“量子保密通訊‘京滬干線’”和“墨子號”量子通訊衛星。
“墨子號”前面早已提及過了,而“京滬干線”的項目,國盾量子并沒有直接參與,是神州數碼作為第一大顧客中標了該項目并向公司大額采購產品。
而神州數碼的全資子公司北京神州數碼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為交大國盾股東君聯林海(持股4%)的有限合伙人,持有合伙份額25%。
據悉,神州數碼的控股股東神州數碼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與交大國盾還共同出資籌建了神州國信,其中,神州數碼持有神州國信69.10%的股份,交大國盾持股占比為4.90%。
可以看出,交大國盾第一大顧客與其存在交叉持股關系,難免被指責其是否存在關聯交易。
除上述所講的重要的政府依賴和大顧客依賴,產品商業化應用推廣不及預期、技術開發失敗、核心技術人員流失……都是國盾量子在招股書所提到的30點風險誘因之列。
整體來看,國盾量子成色通常,上市首日升幅驚人非理智誘因居多。
與其說是個股潛力被看好,倒不如說是受近日股災近乎瘋狂的大環境影響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午盤中國量子通訊是騙局,國盾量子首日換手率高達81.56%,說明早已有超80%的中簽新股早已出貨。你們多是割個茴香,套個吉利。
說完公司,接出來就是說說挨方舟子罵的潘建偉這個人。
▲國盾量子招股說明書中關于潘建偉的介紹
潘建偉去年50歲,四川人。17歲時就讀中國科學技術學院近代化學學系,26歲,潘建偉抵達澳大利亞留學。
29歲,他參與了有關量子隱型傳輸的研究成果,該成果后來與愛因斯坦構建相對論一起,被《自然》雜志選為“百年化學學21篇精典論文”;
31歲,潘建偉歸國任中科大院士,從事量子通訊、量子估算和量子熱學基礎問題檢驗等方面的研究。
41歲,成為中國當時最年青教授;
45歲,獲國家自然科學銀獎……
青睞他的人,覺得他是國際上量子信息和量子通訊實驗研究的開拓者之一,是中國離諾貝爾獎近來的人。
指責他的人,則稱他是個騙局,對量子通信無底線的吹捧和夸大,好大喜功,砸巨資探求量子通訊等于白花錢。
方周子一度發博稱潘建偉不是“量子之父”,而是“放量子衛星之父”。
而潘建偉與國盾量子的關系,仍然若即若離。
“天眼查”顯示,潘建偉持有國盾量子660.8萬股,持股比列為11.01%(發行前),是國盾量子第一大自然人股東。
按股票開盤價估算,其所持股份價值18.5萬元,而國盾量子午盤后,潘建偉所持股份估值已達到了24.48萬元。
招股書中發覺,這次發行后,潘建偉的持股比列被攤薄,弄成8.26%。
▲截自國盾量子招股說明書
其實出于爭議緣由,潘建偉并未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和技術研制工作,而是站在核心團隊的身旁。
例如,潘建偉除了是監事長彭承志、董事暨總裁趙勇的博士研究生導師,還是常務總工裁陳慶系專科朋友,與監事長彭承志、董事王兵及應勇同為中科大在編人員。
他目前也并未在公司任職,其所持股份表決權已委托交大控股行使。
國盾量子在招股書還非常加了這樣一句話:公司的核心技術研制與中科大、潘建偉沒有關系。
▲截自國盾量子招股說明書
2018年,CCTV的面對面節目記者董倩曾對潘建偉做過采訪,在網上引發不少爭議。
視頻中,潘建偉介紹說他有兩個技術:
一個是在假如地球上點一根火柴,他的儀器才能清晰地看見;
一個是假如把車輛發射到土星軌道(他特地解釋說,因為土星是二氧化碳星球,所以只能發射到土星軌道),他的儀器可以認清車輛上的車號。
董倩無法置信地說:“不可能吧?”“您說的這兩個技術是實現了還是……”潘建偉肯定地說:“對,我們實現了。”
但后來有人爆出,潘建偉認清土星軌道牌照的說法是他從德國化學學家那里抄來的。
潘建偉還在節目說:“量子熱學我們自己也搞不清楚,這是一個十分大的問題。”
董倩又懵了,“我不明白您這話哪些意思?…您得了這么多獎了,國家最高獎都得了。…已經研究一輩子了,明天坐在這兒還說我沒有弄明白呢?”
潘建偉回答說:“量子熱學是在一個面紗里,我這兒只是聽到面紗的一部份…”
他還進一步補充道,“今天有人讓我弄明白了,我馬上掛掉都可以。”
同年,潘建偉還說打算花20億港元,在未來五到六年內,建立一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通信網路,來保護千家萬戶的信息安全。
20億港元的計劃,潘建偉“騙子論”再一次發酵上去。
不僅方舟子,科學界和相關技術人士對潘建偉的量子通信技術存在的懷疑不在少數。
上海學院化學大學王國文院士,上海郵電學院信息工程大學校長、密碼專家楊義先院士,都實名發表專業性的文章,否定潘建偉等的量子通信。并稱量子通訊衛星沒哪些非常之處,“實際上就是一個傳統的激光通訊衛星”。
對于所有指責,潘建偉的解釋是:
公眾對量子通訊技術有疑惑,主要是由于量子熱學與她們的生活經驗有很大不同,哪怕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對于量子通訊的先進理論都未必能挺好地理解。所以公眾就會對量子通訊的科學性形成懷疑,害怕這項技術不成熟。當量子通訊被廣泛應用后,你們認為沒哪些稀奇了,創新過程也就完成了。
7月10日,國盾量子成交775.4萬股,換手率47.6%,截至午盤,國盾量子收報338.05元,跌幅8.75%,相較發行價一直下降834%。
摒棄騙子和指責說,國盾量子確是一家帶有“科技基因”的公司,并且沒有穩定的業績,要拿哪些來支撐300多塊的股價,近300億的估值?我們不得不打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