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離子通道亞單位與神經性瘙癢程志軍王英偉陳錫明綜述廣州第二醫科學院附屬新華診所麻醉科,北京市北京第二軍醫學院附屬長海診所麻醉科,北京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捐助項目神經性背痛是指外周或中樞神經系統因各類誘因引起的難治性背痛,其中外周神經損壞可在臨床上表現為痛覺過敏、自發性背痛、燒灼痛及痛覺異常等。近些年來對外周神經損壞導致的腦干背根神經節(root,DRG)鈉通道的改變做了大量的研究,發覺外周神經損壞后,DRG上的鈉離子通道被激活,鈉通道的種類、數量、分布及電生理特點都發生改變,因而DRG神經元的激動性降低、放電頻度降低、產生異位放電,這種變化都與神經性背痛的產生密切相關。本文就近年對鈉離子通道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鈉通道的分類與結構鈉通道主要分布在骨骼肌,心肌和腦組織等。根據DRG中鈉電壓和動作電位的持續時間,鈉通道可分為快慢兩種。依據對河豚毒素(,TTX)的敏感性可分為河豚毒素敏感性(TTX-S)和河豚毒素不敏感性(TTX-R)鈉通道。在小鼠發育初期,DRG小半徑神經元主要抒發TTX-R鈉通道,隨著發育成熟,該通道的抒發有所降低,成年家兔DRG小半徑神經元中兩種鈉通道均有抒發;而DRG大半徑神經元主要抒發TTX-S鈉通道,但是隨著小鼠的發育,有一個先降低后恢復的過程[1,2]。鈉通道是由一個α亞單位和/或β亞單位組成的跨膜糖蛋白。目前已確定的有9種基因編碼的電流門控鈉通道α亞單位,NaV1.1-NaV1.9[3,4]及4種β亞單位鈉鉀離子通道存在,β1、β2、β3及β4[5,6,7,8],另有研究報導在小鼠發覺β1的異構體β1A[9]鈉鉀離子通道存在,在人類發覺β1的異構體β1B[10]。β1、β1A、β3與α亞單位以非共價鍵結合,β2、β4與α亞單位以二硫鍵結合[8,11]。9種α亞單位中起碼有6種存在于小鼠DRG神經元,其中有4種為DRG神經元特異性抒發。目前研究發覺起碼有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