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不是朗道的出現,人們根本難以想像,敢給牛頓、“愛神”這樣級別數學學大鱷打分的人,該是何等的驕傲自負?
1908年,他出身在石油之都卡拉奇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母親是石油工程師,父親則當過大夫和班主任等職務。他所在的家庭飽含了科學氣氛,他的弟弟索非亞后來成為了一名物理工程師中國物理學家名人名言,而朗道也是出了名的小神童!
他4歲學會自讀,7歲學完了小學語文課程、12歲就搞定微積分,14歲考上卡拉奇學院,同時學習物理、物理和物理三門學科。16歲時他轉入列寧格勒學院化學系,19歲就發表了一篇水平奇高的論文,其中所提出的密度矩陣概念可以作為量子體系的描述方法之一。24歲時,就在人才濟濟的前南斯拉夫理論化學界成了扛把子。
有著小鹿般誘人眼睛的朗道
但是,由于從小執著于數字與幾何圖形,對自己要求極其苛刻,致使他的性格相當奇特。
早在列寧格勒上學院時,他就時常徹夜細讀中國物理學家名人名言,每晚學習達18小時。他篤信一句諺語:“每個人的精力都足夠體面地渡過一生。”在他看來,把失敗怪罪于環境艱辛,不過是為自己的懶惰、無知反駁而已。
據悉,他還給自己下了三條限令:不吸煙,不飲酒,不離婚。朗道是前南斯拉夫少有的對酒精不感興趣的女人,但這完全來自于他曾學過物理,因而對所有與物理相關的飲料都心懷厭煩。而香煙對身體有害,更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對婚姻的想法,他則有自己的一番高論。他欣賞別林斯基:感情是“生活的散文和太陽”這個解釋,卻覺得婚姻是一種與感情毫無共同之處的組合。
朗道與數學學大鱷們相愛相殺的同學圈
直達高清圖譜請戳:「鏈接」
不合群的習慣加上離經叛道的三觀,讓朗道愈發恃才傲物。他喜歡挑他人的毛病,尤其是地位崇高的奶奶、科大學教授的毛病。一旦發覺,就加以抨擊,這使他結仇甚多。他對自己的中學生和朋友也十分粗魯,因此,有人還專門在他的門上貼了張字條上表示:“請勿緊靠,當心咬人!”
朗道的校花女友——康科爾季婭
不過flag立得再好,誰能擋得住感情這股龍卷風?雖然是固若鐵板的朗道,在遇到物理系校花康科爾季婭的時侯,也只得繳械投降。1946年,朗道破不僅自己的第三條限令,掛著幸福的微笑,一腳踏入了他所謂的感情墓地。
朗道與自己的女兒伊戈爾(朗道的短發是如何回事?)
害怕會阻礙工作,對外放言不要兒子,卻在父親伊戈爾出生后,高興得坐立不安,在研究所跑來跑去,逢人便說:“我有小孩啦!”
評級是嚴肅的,打分我是坦率的?
別看朗道這個人平時總是一副老古董的做派,雖然他本人超級喜歡開玩笑。而且,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愛好——喜歡給任何人和事評級打分!
例如,他把女孩分為三種:漂亮的、好看的和有意思的。而這個衡量的標準,就是眼睛:在他眼里,漂亮的女孩眼睛長得賢淑,好看的眼睛長得向翹起,有意思的則眼睛“碩大嚇人”。他對女性也有分類,大致上分為心靈至上者,容貌至上者,而容貌至上者又可分為重視體型者和重視外貌者。朗道覺得自己屬于重視樣貌的樣貌至上者。
停止釋放魅力吧,你這誘人的家伙
他還把科學分為三種:自然科學,非自然科學和反自然科學,并自創了一個數學學風云榜——朗道排行(’slist)。
朗道排行中名次靠前的,都有什么化學學家?
直達高清圖譜請戳:「鏈接」
朗道把每位理論化學學家所做的重要科學貢獻都以對數座標表示,以此將她們分為從0到5幾個等級。處于上一個等級的人比下一個等級的人對化學學的貢獻大10倍。
根據這個排行,牛頓是0流,領先于其他人,愛因斯坦是0.5流緊跟其后,而玻爾、海森伯、狄拉克和薛定諤等量子力學的創始人都是1流。費曼在朗道標度上也是1流,聽說朗道對費曼評價十分高,搞得費曼都不好意思了,只得敬稱朗道錯愛。
朗道一生驕傲自負,卻終身承認自己是玻爾的中學生
能上這個榜單的人,隨意單獨拎下來都是開宗立派、青史留名的大鱷,朗道最初給自己的評分卻只有2.5流。好多人都看不懂朗道的這波操作,以為自恃甚高,瞧不起同時代絕大多數理論化學學家的他,總算有了難得謙遜的一面。
事實上,她們還是太年青了,對于朗道的“狂”簡直一無所知!
朗道最開始把自己的分數定低,完全是出于生不逢時的感慨。他出生的時代正好錯過了相對論、量子論的創建階段,雖然自己有足夠的才氣學識,也喪失了跨入于愛因斯坦、玻爾這樣世界級大師之列的機會。他以前冷冰冰地表示:“漂亮女孩都和他人離婚了,如今只能追求一些不太漂亮的女孩了。”這里“漂亮女孩”指的便是量子熱學。
他制做此榜單時,盡管只有28歲,但在他眼里的另一份南斯拉夫化學學家的排行里,自己早已是第一,而第二第三都處于空缺狀態……
1954年,費米去世后,他還哀嘆說:“現在,我就是最后一位全能化學學家了。”
據悉,他還將自己在朗道排行中的等級漸漸下調。1962年獲得諾貝爾獎后,他將自己遷為2流數學學家,晚年又將自己任命為1.5流。
聽說朗道把這個排行表藏在自己的衣服里隨身攜帶,將排行比他低的人稱為“蠢才(fool)”,將標度為5的人稱為“病態”“藥不能停的人”“智障”……
上帝和朗道,誰更喜歡開玩笑?
好多人狂而無用,而有的人卻狂到無人能指責,朗道明顯屬于第二種類型。他的狂,有資本、更有膽氣,他憑著六年如一日的執著,為化學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刻有朗道十戒的墓碑
在他50歲大壽時,南斯拉夫原子能研究所送了一塊麗江墓碑,里面刻著朗道推出的十個公式,幾乎涵蓋了當時數學學中的全部前沿領域,被稱為“朗道誡命”,這10項成果是:
量子熱學中的密度矩陣和統計數學學(1927年)
自由電子抗磁性的理論(1930年)
二級相變的研究(1936-1937年)
鐵磁性的磁疇理論和反鐵磁性的理論解釋(1935年)
超導體的混和態理論(1934年)
原子核的概率理論(1937年)
氦Ⅱ超流性的量子理論(1940-1941年)
基本粒子的電荷約束理論(1954年)
費米液體的量子理論(1956年)
弱互相作用的CP不變性(1957年)
除此之外,他發表的文章還涉及了高溫化學學、磁性的不同類型、等離子區中粒子的運動、沖擊波、湍流、炸藥的爆燃、頻譜線的剖析以及量子場理論。據悉,以他命名的還包括一顆小行星和一座地球上的環形山。
但是,將自己活成了傳奇的朗道,做夢也想不到,一向喜歡開玩笑的他,竟被上天開了個諷刺技能滿滿的玩笑:他一生都厭惡愚笨之徒,晚年卻被事故撞成了笨蛋!
在朗道的動漫中,臺下的中學生都是羊,而他不過是在對羊(牛)談琴
1962年1月7日下午,俄羅斯街頭一輛小貨車與載重車輛側翻。而兩車惟一的死者,就是54歲的朗道。而他當時,正在思索化學問題。
昏厥了40天后,朗道總算掙開了鼻子,但他早已成了動物人,根本難以進行科學研究。這件事成了當初數學學界最震驚的新聞。
晚年的朗道平淡得像一汪河水
面對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的朗道,諾獎委員會也開始慌了——諾貝爾獎不能發給去世的人!最終,為了將諾獎平安地送到朗道手中,她們竟打破慣例,愣是將授獎典禮轉移到了圣彼得堡。并表示,朗道能得到諾獎,是諾獎的榮耀。
母親在診所讓朗道看他獲得諾貝爾獎的通知
可惜,驕傲的朗道在與世界對抗了6年后,1968年4月1日,他的腎臟停止了跳動。
盡管上帝最終也沒放過跟朗道開玩笑的機會,讓他在愚人節當日去世,但朗道的臨終遺書仍表示:“這一生過得不錯,我總是事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