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考試中心對外發布《2018年普通高等中學招生全省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本站記者約請大智中考研究院專家緊鑼密鼓展開全面評析。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試中心對2017年中考《考試大綱》進行了大幅度修訂,去年四川中考全面使用全省卷,對于四川師生而言,怎么科學使用2018年中考《考試大綱說明》,因而更好地指導中考備考呢?一上去看大智中考研究院專家的最新剖析:
2018年中考英語的“四個新動作”
一、整體剖析
《考試大綱說明》明確強調:考試題型囊括單選、多選、填空、古文斷句、古文翻譯、簡答、論述、寫作題八類。總分150分,分為閱讀與抒發兩部份。閱讀題70分,其中現代文閱讀與詩詞文閱讀各35分;抒發題80分,其中語言文字運用20分,習作60分。背誦默寫篇目保持不變,仍為64篇。
能力考查囊括核心素質的全部要求。重點考查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探究等六種能力。
二、高考四個新動作
1.闡述類文本的考查難度會進一步升級。原先闡述類文本更關注文本具體內容和細節的考查,2018年中考闡述類文本的考查將轉向對文章的整體掌握以及論證思路、邏輯推論考查。
2.文學類與實用類文本由“選考”轉為“必考”。對廣東考生而言,現代文的閱讀量和題量都增多,文本特點愈加顯著。教育部特聘教材主編溫儒敏說:“語文中考最后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薄岸x一”成了“必考題”正是這一趨勢的落實與加強。
3.客觀題分值加強,主觀題數目呈增長趨勢。文學類文本、論述類文本和詩詞文閱讀都出現了單選題和雙選題。2018年的中考英語的分辨度將愈加顯著。
4.試題結構及次序重組,更適宜中學生閱讀習慣。2018年中考會延續2017年的考題結構和次序?,F代文閱讀的三大文本會集中出現,文言文閱讀和詩詞文閱讀會“結伴而行”。
三、備考建議
1.高度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考的“立德樹人”導向功能會在2018年中考中彰顯的愈發充分,關鍵能力、學科素質、傳統文化以及核心價值觀將會更多的融入到試題的情景中。
2.高度注重傳統文化和文化常識積累。2018年《考綱說明》中再度明晰中考《考試大綱》的要求:“了解并把握常見的唐代文化常識”??忌趶土曤A段,需分門別類積累一定量的關于唐代俸祿官制、禮儀、稱呼、風俗、節令和武舉考試等相關知識。
3.高度注重真題研究,培養命題人思維。建議考生認真揣測研究2017年全省課標卷的真題,重點研究中考評分條例,規范答題思路和敘述。
其實,2018年《考試大綱說明》對河南考生復習極具指導意義,我們希望所有考生嚴遵考綱,全面備考,重點突破。
2018中考語文以不變應“六變”
一、整體剖析
(一)《考試大綱說明》明確了2018年中考語文試題的考試方式與試題結構:
1.考試方式
文理試題考試采用閉卷、筆試方式。全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2.試題結構
文理試題全卷分為必考和選考兩部份,必考部發包括12個選擇題,4個填空題和5個解答題,選試題為2選1。
(二)《考試大綱說明》在考評目標要求及考試范圍方面進一步加強了物理思想方式和語文能力的考查。
二、六個變化
《考試大綱說明》較2017年相比,整體相對穩定,但研讀《考試大綱說明》,我們發覺仍然有6個變化。
(一)試題結構變化
湖南考生將首次使用全省新課標I卷,較廣東卷相比,客觀題由10道選擇題,5
道填空題變為12道選擇題,4道填空題;主觀題由6道必考題變為5道必考題和1道選做題。考生要合理安排考試時間,科學答題。
(二)試題內容變化
1.立體幾何變化
全省卷要求考生把握球的幾何體特點,以及與其它幾何體結合的知識點,提高空間想像能力。
2.三角函數與數列變化
三角函數與數列坐落第1道解答題的位置,交替考查,相比較廣東卷難度增長。
3.統計機率變化
全省卷主要以統計以知識為背景,文字篇幅比較大,考生要重視對選修3的備考,熟悉線性回歸直線等知識點應用。
4.圓柱曲線變化
全省卷圓柱曲線估算量較小,重視考查數形結合思想和條件的等價轉換能力,且將圓與圓柱曲線結合考查。
5.選試題變化
選試題是全省卷的特性,選試題主要考查參數多項式、極座標和不方程。考生要把握相關知識點,熟練??碱}型,筑牢基礎。
另外,在《考試大綱說明》樣題中有一道邏輯推理的題目,建議考生適當降低練習。
三、備考建議
1.區別考點,強化訓練
考生要針對全省卷和浙江卷不同,強化思維訓練,快速適應。
2.搞好雙基訓練
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在考試中占比較大,也是考生取得高分先決條件,牢靠基礎知識,全面歸納題型。
3.一題多解,多題歸一
考生要思索題目多解性,學會多角度剖析和解決問題,擅于總結??碱}型,多題歸一,加強思維深度訓練。
4.降低物理知識廣度
降低知識廣度,拓展物理視野,發覺知識聯系,透析命題意圖,豐富語文文化。
5.培養完善知識網路的習慣
將知識模塊化和網路化,產生中學語文知識體系,培養知識綜合性思維。
英文:指出“語言運用能力”,加強“用語言做事”
一、整體剖析
《考試大綱說明》從“考試方式與試題結構”、“考核目標與要求”、“題型示例”三個方面全面彰顯《2018年普通高等中學招生考試大綱》的要求,深度彰顯“一體四層四翼”的中考評價體系。
(一)考試方式與試題結構
考試方式與試題結構保持不變,試題根據考試內容要求分為四部份,其中第一、二和第三部份的第一節為選擇題部份,第三部份第二節和第四部份為非選擇題。
(二)考評目標與要求
《考試大綱說明》通過“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兩部份彰顯對考生語言的考查。
1.“語言知識”部分明晰規定“考生了解和把握《普通中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附錄中所列舉的各項內容,包括語音項目、語法項目、功能意念項目、話題項目和詞匯。
2.“語言運用”部分明晰從“聽力”、“閱讀理解”和“寫作”三個方面對考生進行考查,彰顯“能力立意”,可有效實現“服務選才”,彰顯“過程導向”,進一步彰顯“引導教學”的核心立場。
二、高考動向
《考試大綱說明》強化了“能力立意”和“能力運用”,具體彰顯為:
(一)聽力部份指出“根據所聽內容推論得出相關信息的能力是聽力理解能力的重要構成部份”。
(二)閱讀理解部份指出“歸納、概括和推論”,指出“判斷和推理的能力是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構成部份,因此也是閱讀理解部份重點考查的能力之一”。
(三)寫作部份指出“語言運用能力”。
三、備考建議
第一、“語言知識”方面,考生要把握并能運用《普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2018年普通高等中學招生全省統一考試大綱》)規定的日語語音、詞匯、語法、功能意念項目(11大項68個子項)和24個話題,詞匯量為3500左右。
第二、“語言運用”方面,考生應從聽力、閱讀理解和寫作入手,全面復習。
(一)聽力復習過程中,考生應從(1)理解主旨要義;(2)獲取事實性的具體信息;(3)對所聽內容做出簡單推論;(4)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觀點和心態等考查方向入手,全面訓練聽的能力,重視基本語音、重音、語調變化、語調與節奏及其在口語交流中的運用,并能重視主要英語國家的日語語音差別,加強詞匯訓練及詞匯運用訓練,培養語言能力。
(二)閱讀理解復習中,考生應從(1)理解主旨要義;(2)理解文中具體信息;(3)依據上下文推論詞組和句子的含意;(4)依據所讀內容作出判定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6)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和心態等方向著手,廣泛涉獵各類文體,包括有關日常生活話題的簡略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說明、廣告以及書、報、雜志中關于通常性話題的簡略文章。
復習閱讀理解訓練時,要注意限時訓練,起碼要在15分鐘內做兩篇,或35分鐘內完成一套題中的閱讀部份(五篇)。在復習中,要注意完形填空訓練必須與閱讀相結合,培養語感,感受語義,感受上下文的邏輯關系。
(三)寫作復習中,考生應能按照題示進行書面抒發,考生應能清楚、連貫地傳遞信息,抒發意思,有效運用所學語言知識。英文寫作要求盡可能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相關,寫作要根據試卷中提示要求,要彰顯出所學過的句型句式,注意語言得體以及適當降低細節。在復習中一定要限時寫作,盡可能把早已學過的語法、句式運用到寫作中去高考物理選做題,產生自己的寫作框架與套路,盡量使用中級詞匯,彰顯“用語言做事”的語言學習規律,加強“語言運用能力”。
2018年中考化學復習的“金鎖匙”
一、考試方式
試題滿分300分,其中數學110分,物理100分,生物90分。
各學科試卷只涉及本學科內容,不跨學科綜合。
二、試卷結構
第1425題是數學必答題,第3334題是數學選做題。
三、《考試大綱說明》的“重要說明”
1.《考試大綱說明》強調把能力的考查置于首位
中考數學在考查知識的同時重視考查能力,并把對能力的考查置于首要位置。中考化學試卷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識、能力和科學素質,重視理論聯系實際,注意化學與科學技術、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聯系,注意化學知識在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廣泛應用,以有利于高等中學選拔新生等。
2.新《考試大綱說明》進一步細化五項能力,降低例題進行詮釋,明晰能力考查的具體要求
如“應用物理處理問題的能力”。但凡小學階段學到的物理,如幾何、三角、代數、解析幾何,都可能成為解中考數學試卷的語文工具,(1)能依據具體的數學問題列舉化學量之間的關系,能把有關的數學條件用物理等式表示下來;(2)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常常須要經過物理推論和求解,或進行數值估算;求得結果后,有時還要用圖像或函數關系把它表示下來;必要時還應對物理運算的結果做出數學上的推論或進行解釋;(3)才能運用幾何圖形、函數圖象解決數學問題,要才能對化學規律、狀態和過程在理解的基礎上用合適的圖象表示下來,會用圖象來處理化學問題。
四、2018年核心復習建議
1.注重大綱和命題研究。研究《考試大綱》的“一體四層四翼的中考評價體系,領會“新中考”的和信心功能;細研《考試大綱說明》的能力釋析,明晰“新中考”的考查目標;感受“全國新課標卷”試題的特性,掌握“新中考”的命題方向。
2.注意備考的基礎性。排查數學概念,加強數學概念、規律的理解,把握基本數學技巧,通過數學學史的備考提高中學生的基本學科素質。
3.提高備考的綜合性。注重文字、圖像、表格等不同呈現形式,培養中學生從不同呈現形式中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利用關鍵信息進行推理的能力。
4.強化備考的應用性。重視數學與自然現象、生活實際、體育類、科技類的聯系。
5.注意24題有邁向簡單的命題趨勢。要強化題型研究,在練習中給中學生更多的方式、步驟、規范的推動。
6.25題對數學應用要求較高,過程推理復雜,要加強應用物理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的訓練。
物理中考的“能力立意”與“素養導向”
一、整體剖析
《考試說明》中明晰:2018年中考文綜試題滿分仍然為300分,其中數學110分,物理100分,生物90分。各學科試卷只涉及本學科內容,不跨學科綜合。考試時間150分鐘?;瘜W科考題第一部發包括7道選擇題(均為單項選擇題,每題6分,共42分);第二部份由必考題和選試題構成,必考題共3道大題,分值大概為43分;必選試題為二選一,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二、高考動向
(一)第一部份的7至13題為物理選擇題,7個題目涉及到的知識點主要有:
1.結合中國唐代的物理成就,考查簡單的物理原理。
2.以阿伏加德羅常數為載體,綜合考查相關知識。
3.物理與“STSE”,用物理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碰到的簡單物理問題。
4.簡單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尤其是同分異構體數量的判別。
5.電物理:電極判定、電極反應式的書寫、離子與電子聯通方向、電子守恒有關估算。
6.元素周期表的應用:位置與性質關系、物質的用途、半徑比較、熔沸點高低的判別。
7.以分離提純為主的物理實驗或簡單的綜合實驗設計。
8.離子含量比較:以圖象剖析的形式考查電離平衡和酯化平衡。
(二)第二部份的三個必考題和一個選試題,包括物理綜合實驗、工藝流程、化學反應原理的應用,《物質結構與性質》及《有機物理基礎》,借以考查知識運用能力、學習潛能及學科素質。
1.通過“從提供的信息中獲取實質性內容,并與已有知識進行整合,重組為新知識塊”,來考查中學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
2.將生產生活實際中提出的物理問題進行分解,運用物理知識和原理,采用剖析、綜合、對比、推理、假設、實驗、計算等方式將問題解決。將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成果,才能正確的運用物理術語及文字、圖表、模型、圖形等進行抒發,并進行合理解釋。
3.才能熟練把握物理實驗的基本技巧和技能,并初步實踐物理實驗的通常過程。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運用物理原理和科學方式,能設計合理方案,初步實踐科學探究。
三、備考建議
1.依托基礎,培養能力?;A知識必須做到全面、熟練、準確。
2.典型題目及實驗多進行反省與總結,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通過對知識、典型題目的深入理解來培養能力。
3.多練習信息給與題,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潛能。
4.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學會提出問題,并能對照知識點剖析、解決問題。
5.研究中考試卷答案,提升答題組織意識、能力和技巧,注意答題規范。
6.學會舉一反三,有“母題”意識,找尋題根和題源。
這么廣大考生應當怎樣按照最新中考《考試大綱說明》有針對性地復習呢?01月20日-21日高考物理選做題,本站將舉行“2018年中考《考試大綱說明》使用解析會”,現場將約請命題研究專家為廣大考生權威剖析,幫助考生鎖定復習要點,掌握出題方向,得知前沿信息,預約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