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最短時間運轉率=速度運轉率凈運轉率這里,理論加工周期是根據標準加工進給速度計算的,實際加工周期一般比理論加工周期長。 開機時間是設備實際用于加工的時間,即工作時間減去計劃停機和非計劃停機的時間,或者負載時間減去非計劃停機的時間。 從計算的角度來看,使用簡化的公式可以獲得相同的結果。 之所以用速度開工率和凈開工率一起來表示績效開工率,是因為從計算過程中更容易看出績效開工率損失的原因。 【例2】需加工零件400個,理論加工周期0.5min,實際加工周期0.8min。 那么凈開工率=0.8400/400=80% 速度開工率=0.5/0.8=62.5% 性能開工率=80% 62.5%=50%【例3】
3、如果仍采用上面的例子效率的公式有哪些,如果設備合格品率為98效率的公式有哪些,那么設備綜合效率(滿效率)==42。 6 我們將上面的公式和例子歸納為如下序列,得到(A)每日工作時間=608=。 (B)每天計劃停機時間(生產、維護計劃、早會等)20分鐘。 (C) 每日加載時間=AB=。 (D)每日停機損失=60分鐘(其中故障停機時間=20分鐘,安裝準備=20分鐘,調整=20分鐘)。 (E)每日起始時間=CD=。 (F) 每日生產數量 = 400 件。 (G) 合格品率=98。 (H) 理論加工周期=0. 5min 件。 (一)實際加工周期=0。8min件。 (J)實際處理時間=IF=。 8400=。 (K)時間運轉率(E/C)100(400/460)100=87。 (L)速度運轉率(HI)100%=(0.5/0.8)100=625。 (M) 凈運營率 (JE) 100(320/400)10080。 (N)績效開工率=。 6250. 80 10050. 最后,設備整體效率(滿效率)==0.870.500。 日本全員生產維修制度要求公司設備時間運轉率不低于90,績效運轉率不低于95,產品合格率不低于99,從而使企業的整體效率設備不低于85。這也是TPM所要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