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看公式,不看文字。
這應該是和高中物理老師對大家的要求最不一樣的。 高中物理老師要求大家在解題時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制定公式時一定要寫出必要的文字解釋。 沒錯,它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知識點,養成更好的解決問題的習慣。 但事實上,高考物理題評分時,書面解釋是沒有分值的。 也就是說,你寫了,不會得到更多的積分; 不寫也不扣分。 因此,高考答題時,如果不確定該寫什么文字,不寫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盡量寫得好,這樣有利于閱卷老師理解你的解題思路。
2、同等價值給予積分。
高考的評分標準往往會提供一道題的多種解法,以及每個解法中每一步的評分原則。 然而,在評分過程中,仍然會出現學生使用與評分標準中的每個解決方案不同的解決方案的情況。 此時的評分原則是給予同等分數。 也就是說,只要公式是一級公式,并且確實能夠推導出正確答案,就給滿分。 如果其中一個公式應用錯誤,結果不正確,則根據標準答案的解法判斷該公式的重要性,討論后給予積分。
3、只看對的,不看錯的。
高考評分時,對于必要的公式,高考的評分方法是,只要寫出與題目相關的公式,并且答案正確,那么就給滿分。 對于一些不相關的公式,寫下來也不扣分。 也就是說,高考評分時,只是按照評分標準中給出的公式來計分。 如果寫了其他內容,則不會加分或扣分。 因此,對于不知道如何解決的問題,不要逐字逐句地回答。 相反,你應該寫下所有你能想到的與問題相關的公式。 只要你答對了,你就會得到積分。 考慮到第二個評分規則,即使你寫的公式與標準答案不同,也很有可能評分。
4、不會重復扣分。
這個評分標準應該是另一個容易被學生忽視的評分標準。 不重復扣分是指如果同一題出現兩次錯誤高中物理大題以及答案,則只扣一次分。 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某題第一題的答案應該是1,而第二題的答案是它的兩倍,也就是2,但是這個學生第一題錯了,把答案寫成了2,那么答案自然是第二題應該是1,答案就變成4。這樣的話,只扣第一題的分。 也就是說,第二題要打滿分。
這也是物理評分和數學的區別。 物理評分認為錯誤僅在第一題。 第二題的過程是正確的。 結果的錯誤只是由第一個問題引起的。 因此,第一題的分數被扣掉。 丟掉之后,第二題就不再重復扣分了。 這也提醒大家,即使不能保證第一題答對,也不要感到有壓力去做第二題。 即使第一題錯了,第二題仍然可以獲得滿分。
5、只看物理公式和答案,不看數學運算過程。
這個原理告訴我們,在物理試卷中,如果數學運算不能出現,那就不要出現,因為只有公式和最終答案才得分。 應用物理過程推導出來的數學運算過程無論多么令人興奮,都沒有關系。 只需在草稿紙上做即可。
舉個簡單的例子。 2010年高考京卷最后一題,由于前兩題已經出現了應用物理公式,所以最后一題只利用了前兩題的物理公式進行數學推導,不給分用于推導過程。 因此,最后一個問題的8分僅針對最終答案。 如果答案正確,則獲得滿分8分; 如果答案不正確,將扣除全部 8 分。 打分過程中根本不看中間的數學運算過程。 所以,高考答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物理公式全部寫出來。
近年來,高考喜歡用物理、數學知識綜合應用的綜合題作為期末題。 遇到這種問題一定要看清楚。 如果只是數學計算和推導,建議考生先放下,做其他題,有時間再做這道題。 。 因為這類題的數學運算比較復雜,而且過程中一直沒有給分,所以很可能最終的答案會長時間計算錯誤,導致不得分,浪費了寶貴的作答時間,這是不值得的。
最后我想說,任何評分標準都是人定的,所以評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人為因素。 不過,高考評分相對來說是最嚴格、最公平的,所以請大家放心。 我相信,只要做得夠多,大家就會明白物理學的解題思路,解題也就水到渠成。 一旦達到這個水平,所有的評分標準都將毫無價值,因為你寫的就是標準答案。
高考物理必考題型有兩類
參加考試的原因
航空航天是當今世界最具挑戰性和廣泛刺激的高科技領域之一。 航天活動深刻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為人類社會進步提供了重要動力。 當前,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越來越多國家把發展航天作為重要戰略選擇,世界航天活動蓬勃發展。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對航天夢想的不懈追求。” 未來五年和下一個時期,中國將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和空間應用全面發展,為服務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國家整體發展和人類福祉改善。
2016年4月6日零時38分,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由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
2016年8月16日,中國科學家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正式命名為“墨子號”。
9月25日,FAST正式投入使用,探索深空奧秘。 這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位于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都鎮,被譽為中國的“天眼”。
10月17日7時30分28秒,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載著兩名宇航員升入太空。 進入太空后,它將與天宮二號在高對接軌道上進行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 測試。
2016年,我國航天事業迎來新突破。 另外,新高考改革后,要求高中物理選修3-5門。 本書四章分別是:《動量與動量定理》、《波粒二》、《象性》、《原子結構》、《原子物理》! 綜上所述,這類題應該是必做題!
大概分數是10~30分+/-
涉及天體力學、原子物理學、動量關系、能量關系、微觀流體計算、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偏轉等知識。
如何將天體力學、原子物理、動量關系、能量關系、微觀流體計算、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偏轉等知識點結合起來的題寫成壓軸題或倒數第二題,或者分解分為天體選擇+綜合計算題。
樣題鑒賞
【例1】太空中的“天宮二號”上有一個裝置。 它利用電場力加速帶電粒子,形成向外發射的高速粒子流,從而對“天宮二號”產生反沖擊力,使其獲得加速度。 已知“天宮二號”的質量為M,發射二價氧離子。 發射離子的功率為常數P,加速電壓為U,每個氧離子的質量為m,單位電荷為e,不包括發射的氧。 天宮二號電離后質量的變化。 求:
噴射氧離子的速度;
若將空間中存在的磁場近似視為磁感應強度為B的均勻磁場,求出噴出的氧離子作圓周運動的周期和半徑;
每秒噴射的氧離子數量;
天宮二號噴射氧離子后運動加速。
【例2】我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于2016年10月17日發射升空,進入軌道兩天后,將與“天宮二號”對接。 假設對接前,“天宮二號”如圖所示在軌道3上繞地球勻速圓周運動,“神舟十一號”如圖所示在軌道1上繞地球勻速圓周運動。 兩者都在圖中。 表示平面內順時針旋轉。 如果“神舟十一號”在軌道1上的P點瞬間改變速度,其軌道將變成橢圓軌道2,并在橢圓2與軌道3的切點處與“天宮二號”相撞。對接時,三者圖中的P、Q、K點在同一條直線上。但是
“神舟十一號”應該在P點瞬間加速,將軌道從1變到2
如果“天宮二號”在K點,“神舟十一號”在P點變速,則兩者先到達Q點即可對接。
為了在對接時保持兩者速度相同,“蘄州十一號”在到達Q點時應略微加速。
“神舟十一號”沿橢圓軌道2從P點飛向Q點的過程中,機械能不斷增加。
【例3】“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于2016年10月17日發射,進入軌道兩天后,將與“天宮二號”對接。如圖所示,圓形軌道1號為運行軌道“天宮二號”,而圓形軌道2號就是“神舟十一號”的運行軌道。 在實現交會對接之前,“神舟十一號”將經歷多次變軌。 。但
“神舟十一號”在圓軌道2號運行速度大于7.9公里/秒
“天宮二號”運行速度小于“神舟十一號”在軌道二號的運行速度
“神舟十一號”必須先從軌道二號減速,才能與“天宮二號”對接
“天宮二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十一號”在二號軌道上的向心加速度
考慮原因:近年來“霧霾”越來越嚴重。 國家大力倡導綠色出行,也支持和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為了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國家在2016年出臺了多項政策,制定了全球最全面、最系統的政策體系。 無論是稅收、促銷套餐、長期驗證,還是促銷管理,我們都在大力推動。 所以~新能源汽車題也將成為必考題型!
大約值 25 分 +/-
涉及機車起動(恒功率起動、恒加速起動的能量和功率問題)、直流電路、含電機、交流電、變壓器的電路、人工核反應、氫原子能級躍遷等知識。
怎么提問可以是純粹的選擇題,但是出大題的概率是最高的,包括機車啟動(恒功率啟動、恒加速啟動的能量與功率問題)、直流電路、電機電路、交流電、變壓器、人工核反應、氫原子能級躍遷……等知識點綜合。
樣題鑒賞
【舉例】新能源汽車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環保汽車。 在某一次試運行中,一輛純電動汽車有四個電動發動機。 每臺電動機可提供Pe=50kW的額定功率。 汽車的質量m=1t。 試運行開始時,小車先以恒定加速度a=0.5m/s2開始直線運動,達到額定功率后,再進行變加速度直線運動。 總共加速550秒后,汽車開始勻速行駛,最高速度Vm=270km/h。 假設行駛過程中每個電動機的功率相同,并且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所經歷的阻力是恒定的。 求:
勻加速階段轎廂的牽引力;
汽車整個加速過程中每個電動發動機的平均功率;
整個加速過程中汽車行駛的距離(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當電動汽車勻速行駛時,其內部電路可以簡化為直流電路。 已知有4節電動勢E=30V、內阻r=4Ω的電池并聯,向外提供能量。 電機內阻為10Ω,電流檢測器指示為2A,求電機的輸出效率;
某公司計劃推出一款以鈾核裂變為能源的新能源汽車。 據了解,試驗前鈾原子核的總質量為10g。 經過一定測試,檢測到質量為9.98g。 本次測試消耗的總能量是多少? 。
高考物理備考計劃
高三物理復習從今年8月開始,到次年6月結束。 持續8個多月,大約35周。 根據復習指導思想和學生現狀,高三物理復習分為三個部分。 階段。
(一)第一輪評審
第一輪審查稱為基礎審查階段,計劃于明年8月開始,于明年3月結束。 這一階段要全面閱讀教材,查漏補缺,排除理解障礙。 在此基礎上對各種知識進行整理、總結,使知識系統化。 本輪復習的主要對象是基礎知識,主要強調“全面”和“系統”。
學生復習的主要障礙是:概念不清楚、不會使用公式、計算不準確、原理模糊等。因此,無論你對教材多么熟悉,都不能省略復習教材的步驟。 一定要一章一章、一章一章、一段一段、甚至一句一句地復習,不能漏掉任何一個內容。
(1)綜合閱讀有助于整體掌握知識。 以前的知識往往是零碎的、不系統的。
(2)綜合閱讀可以發現一些被忽視的環節或盲點。
(3)完整閱讀有助于深入理解教材內容。 你理解的不一定代表你理解的很深。 如果你帶著疑問去讀,你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 讓學生避免浮躁、浮躁。 他們一定知道“高樓平地起”。 只有循序漸進,夯實基礎,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只有此時重溫一切棱枝,日后才能夠取得好的成績。 節省更多的時間來解決一些綜合性的、疑難的問題。
學生必須完整閱讀課本。 只有通過讀透,才能理清知識點,了解各學科的內在聯系,才能將所學知識形成體系。 當然,復習的時候最好做學習筆記。 這樣的筆記不僅將復雜的知識系統化高中物理大題以及答案,而且提高了記憶的效率,更容易使用。 做筆記并要求學生不要照搬書上的原話,而是用自己的話寫出來。 如果自己的話和書上的話有出入,請指正。 這有點像記憶中的心理排練或試圖回憶。
(二)第二輪評審
第二輪審查階段稱為專項審查階段,歷時約1個月(2011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
1、整個知識必須網絡化、系統化,所有知識都要連成線、鋪成面、織成網。梳理知識結構,把握知識模塊,將知識組織成專題
2. 有效彌補你可能遇到的問題。
3、總結考試中出現的錯誤和試題中的常見問題,集中整理問題,進行集中訓練和糾正。
4、總結解題方法和題型。
5、訓練如何分析物理過程,如何在不熟悉的問題中尋找突破口,如何提高解決熟悉問題的準確性。
6、態度堅決,基礎并重,熟悉知識、題型、方法
7. 積累解題和應試經驗,并為每次考試寫出書面總結和分析。
(三)第三輪評審
綜合模擬。 這一階段主要練習知識的綜合和相對復雜問題的分析方法。 它將整個物理知識分為幾個重要的主題,重點練習一些重要定律或一些重要解決問題方法的應用。 如:動能定理及其在問題求解中的應用、變力功問題的分析方法、利用圖像求解各種物理量的方法、極值問題的分析方法、臨界問題的分析方法、假設法、類比推導法、逆向思維、等價思維等解決問題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