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文科(地理部分)
防范措施:
1. 本試卷分為兩部分:試卷一(選擇題)和試卷二(非選擇題)。 回答問題前,考生必須在答題卡上填寫姓名和考生編號。
2、答卷Ⅰ時,選定每道題的答案后,用鉛筆將答卷上相應題的答案編號涂黑。 如果需要更改,請用橡皮擦擦掉,然后選擇其他答案號碼。 在試卷上書寫無效。
3、答卷二時,將答卷上的答案取出,寫在試卷上。
4. 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紙一并交回。
第一卷
本卷共有 11 個問題。 每題滿分4分,共44分。 每個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1-4題。
天津市南部地區發現的貝殼堤,是由潮汐搬運的貝殼和碎屑,長期堆積在海邊形成的山脊。 它們可以作為當時海岸線的標志。
1、圖1所示古海岸線分布區地形總體變化趨勢為
A. 由東北向西南傾斜 B. 由西向東傾斜
C. 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D. 由北向南傾斜
2. 近5000年來該地區海岸線位置的變化反映了
A. 海平面間歇性下降 B. 氣候持續變暖
C. 海岸沉積物的不斷堆積 D. 地殼的階段性沉降
3、與天津市其他地區相比,北部地區降水較多的主要原因是
A. 鋒線頻繁經過
B.位于迎風坡上
C、空氣對流強
D.多次旋風活動
4、如圖2所示,A處溫度高于周圍區域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低 B. 降水量少 C. 人口密度大 D. 遠離大海
【答案】1.C2.A3.B4.C
測試點:海岸線變化、降水和氣溫的成因。
閱讀圖3,回答問題5。
5、下列四幅圖中,與全省人口增長率變化過程基本一致的是
【答案】5.D
測試點:人口數量變化。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6-7題。
土地租金是城市各種環境因素的綜合經濟表現。 圖4顯示了中心城市土地租金從中心到邊緣遞減的趨勢。 由于環境質量、基礎設施等因素的差異,城市不同方向的土地租金變化程度存在差異。
6、圖中符合市區實際情況的表述為
A、北方地區地租梯度普遍大于南方地區
B、同等地租下,西南方向距離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線稀疏,表明該方向交通設施較好。
D、東南方向地租等值線密集,表明該方向空氣質量較好。
7、本市擬在A地塊建設工業園區,最合適的是
A. 電子信息產業園 B. 鋼鐵產業園 C. 航空航天產業園 D. 汽車產業園
【答案】6.C7.A
考點:城市地租與城市產業布局。
2011年7月17日,我國南極中山站(南緯69°22′,東經76°22′)冬季科考隊員迎來了極夜后的第一個日出。 根據材料回答8-9題。
8、中山站“第一日出”時,如果在天津觀測太陽,太陽將位于觀測者一側
A. 西南 B. 東南 C. 西北 D. 西南
9.中山站極夜持續時間為
A. 約 30 天 B. 約 50 天 C. 約 70 天 D. 約 90 天
【答案】8.D9.B
【分析】
試題分析:
8、中山站位于南極圈。 7月17日,當中山站極夜后出現“第一次日出”時,當天的晝長由前一天的0小時變為大于0小時,即日出的晝長。 當地時間(76°22′E)是12點之前的一小段時間。 太陽直射北半球河北高考試題,直射點經度約為東經76°,因此太陽位于天津觀測者的西南方向。
9、根據對稱原理,6月22日至7月17日極夜發生的天數為25天,因此6月22日之前也有25天,即中山站極夜的持續時間是50天。
測試點: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1951年黃河入海量約為500億立方米,2010年約為140億立方米,總體呈下降趨勢。 根據材料回答10-11題。
十、導致入黃水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游水電站增多 B. 中游水土流失加劇
C. 下游降水減少 D. 流域耗水量增加
11、黃河入海量減少的主要影響是
A. 減少三角洲土壤鹽堿化
B. 達美擴張放緩
C、河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河口地區氣候變干燥。
【答案】10.D11.B
測試點:河流水位特征及河流堆積地貌。
第二卷
12.(18分)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漢唐時期,北方“絲綢之路”主要經過水草豐美的歐亞草原。 沿途有許多古代文明中心。 它是東西方物質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后來逐漸衰落。
(一)從地理環境變化的角度,解釋北方古代“絲綢之路”衰落的原因。 (6分)
(2)由高速鐵路和公路運輸、管道運輸、海上運輸、航空運輸、光纜信息傳輸等組成的新“絲綢之路”體現了哪些區域互聯互通的發展趨勢? (6分)
(三)隨著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我國西部部分城市作為新“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將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 這些城市應該如何適應這種變化? (6分)
【回答】
(一)自然環境惡化; 沿線古文明中心衰落。
(2) 聯網; 一體化(立體化;多元化); 高速; 專業化; 大規模(scale)(只回答3分)
(三)發展外向型經濟; 完善對外服務功能;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只回答2分)
(三)從標題來看河北高考試題,核心信息是“對外開放的前沿”。 因此,我們需要從外向型經濟發展、服務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等角度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