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365
2021年1月20日
一個商業體驗設計顧問的日記
1.
每當我的團隊試圖用數據驅動的方法來提高效率時,每當我們修改策略以期降低成本、增加利潤時,我都會問:這樣做的意義何在?
比如磨刀砍柴是手段和目標,但忘記砍柴而專注于提高磨刀效率,自然會越來越偏離目標。
無論意義如何,效率要么會導致系統失衡、行動分散,要么透支資源。 總之,效率并不是一個好的系統的唯一追求。
2.
其實很簡單,就像讀書一樣。 我知道聽別人總結書籍的效率很高,但是這種高效率可能在書的某些方面是有意義的,但在某些方面,你真的會失去最初的目的,比如《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這段描述:
我轉身看著我的表弟,她開始用她低沉而興奮的聲音問我問題。 這是一種讓人聽上去就好像每個句子都是一組永遠不會再被演奏的音符的聲音。 她的臉憂郁而美麗,眼神明亮,兩只明亮的眼睛,還有一張明亮而熱情的嘴巴,但她的聲音卻有一種讓所有愛上她的男人都能感受到的激動人心的品質。 令人難忘:一種悠揚的魅力,一聲低聲的“聽”,暗示她剛才做了一些令人愉快的事情,接下來的一個小時還會有更多令人愉快的事情發生。
如果你只聽概括的書,你可能會錯過這段對聲音的描述。 可見小說還是要自己看,所以我們在追求效率的同時,也要問一下這樣做的意義。
3.
商業上也是如此。 如果有時候為了效率,我們忘記了進入真實環境,看看現實世界正在發生什么,那么我們自然就忘記了快速賺錢并不是我們唯一的目的。 我們的任務仍然是用產品和服務帶來幸福和美麗。 ,賺錢只是結果。
如果你不能把數據還原到真實的場景,有一天你會因為效率而扭曲人性,這是幾乎可以肯定的。
我經歷過太多這樣的例子。
4.
我們似乎也沉迷于過去的某些行為,而沒有思考我們為什么這樣做,并且忘記了這樣做的意義。 因此,無論你的這個動作做得多么高效,都很難創造出真正的價值。
圍繞目標和意義重新思考手段才是正確的道路。
就像老板告訴我,我要把APP的日活用戶增加到1000萬。 這是我的關鍵績效指標。 我不禁要問,用戶為什么需要這個APP,不做可以嗎? 如果你用各種方法做到了1000萬,卻不能想清楚其中的價值,自然不會長久,而且會造成財力的浪費。
5.
蔡志忠老師說,等他賺夠了錢,他就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很好,因為他有想做的事,很可能就是他想修煉的事。 賺錢無止境,自己定義的生活方式才是每個人的意義。
我一直覺得人生有意義,就是有實踐自己人生的可能性。
如果我們想不清楚效率結果是什么意思,我們就只能去實踐別人的生活設計。 當然,這也是一個意思。 總之,賺錢的效率絕不能是唯一的。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除了生活,明白一些道理效率結果是什么意思,獲得尊嚴,嘗試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可能就是他們的目標。
6.
有人總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那你真是太低估人類了。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人不以利益為目的來實踐意義。 人類因純粹利益而團結在一起的組織很容易破裂。 當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必須明白為什么我們會爭吵。
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也是類似的解釋。 如果換成東方的,那自然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了。
我們做什么、為什么活著、為什么一起奮斗,是人們一直在問的問題。 只有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才能安心。 只有自己安心了,才能憑良心選擇方法。
我不相信純粹利益的凝聚會永遠如此強烈。
因為相同價值觀的意義感,賦予了不同時空的人們背靠背的勇氣和跨時空信任的可能性。
這就是為什么產品的品牌看似空洞卻又堅實的原因。
(開心,我終于再次思考品牌的價值了//:)))
7.
就像有時候我們創業的時候,突然出現爆發式的增長,但是我們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新手會盲目樂觀,而老手則會充滿恐懼,因為很明顯,你不理解的增長將無法持續。 而一旦你還想利用過去的運氣繼續實現爆發式增長,那自然就是白費力氣了。 提高你的嘗試效率自然是沒有意義的。
8.
我記得很多公司的交互團隊在產品經理是否應該是同一個人的問題上一直爭論不休。 事實上,這意味著忘記了這兩個位置的含義,從而忘記了我們為什么要設置它。
9.
“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這是每個隊長首先要回答的問題。 如果腦子是空的,那么自然就沒有為這支球隊做好準備。
百夫長的技能與領袖的技能有著本質的不同,甚至是兩個不同的能力維度。
但我堅信,一旦每個人開始思考追問意義,就會幫助他進入新的可能性。
就像前幾天看小牛的Token采訪時,他們說創業很難,但是在最難的時候,你想想自己為什么這么做,于是你就明白了艱難的意義,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創業之路。行動起來,你自然會更加成功。 堅持的動力和方法。
10.
從大佛到我們每個人,求義都是一種心靈的禁欲主義。
但慶幸的是,禁欲也有它的快樂,而且一旦實現了,內心的成就感遠比肉體的快樂和不假思索的快樂大得多。
提高效率的同時,開始思考。
也許你不需要一直向前奔跑,你只需要抬頭仰望星空,答案就在那里。
多于。
- 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