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理科中比較難的一門學科,而對于物理題,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計算題”,很多學生一看就沒有概念。 以下是百度網小編整理的2017年高考物理題。 試題的答題規范和技巧僅供參考和學習。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繼續關注我們的應屆畢業生考試網站!
從功能上來說,計算題可以綜合考察學生的能力。 它不僅可以檢驗學生對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的理解,而且可以檢驗學生根據已知條件和物理事實進行邏輯推理和證明物理問題的能力。 能力,也能更有效地考驗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應用數學方法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 因此,計算題難度較大,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高。 要想解決好計算問題,除了扎實的物理基礎知識外,還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解題方法。
答案規范
每年高考成績出來的時候,總有一些考生的成績與自己的預估成績相差很大高中物理代入數據帶單位么,有的甚至相差甚遠。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問題的答案不規范。 表達方式沒有標準化。 寫得不準確不完整,寫得不規范不清晰,論文不整齊不美觀,必然會導致你得不到應得的分數,丟掉不該得到的分數,導致你答卷無法展現出你的最高水平。 因此,要想提高得分率,取得好的成績,在復習過程中,除了掌握基礎知識、訓練解題能力外,還必須強調答題的標準化,培養良好的答題習慣,形成標準化的答題習慣。回答行為。
高考《考試大綱》對考生書面表達能力的要求已明確:“理解能力”中的“理解所學自然科學知識的含義及其應用條件,能夠使用適當的形式(例如文字、公式、圖表或表格)”; “推理能力”中有“并能正確表達推理過程”。 這些都是考試大綱對考生書面表達能力的要求。
高考試卷中對物理題的書寫和答案格式有明確的說明:答案應包括必要的文字描述、方程和重要的計算步驟。 只寫下答案的不予評分; 對于有數值計算的問題,答案中應包含答案。 數值和單位必須寫清楚。 評分標準中也有這樣的解釋:只有最終答案而沒有計算過程的,不予評分; 解答僅僅列出了與解答無關的文字公式,或者雖然列出了公式,但文字符號卻與題目中給出的不同,則不予得分。
事實上,標準化答案反映了考生的物理基礎素養。 然而,令廣大教育工作者擔憂的是,這些基本素養正在逐漸缺失。 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這種現象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關注。 注意力。 本模塊擬與大家共同探討考生答題的現狀及原因、標準答題的具體要求以及培養良好素養的方法。
1.必要的文字說明
必要的文字解釋的目的是解釋物理過程和回答問題的依據。 有些學生不知所措,常常把物理求解過程變成數學求解過程。 回答問題時應該說什么? 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考慮:
1.說明研究對象(個體或系統,特別是需要整體法和孤立法相結合解決的問題。一定要注意研究對象的轉移和轉化)。
2、畫出受力分析圖、電路圖、光路圖或運動過程示意圖。
3.解釋字母組的物理意義。
4.解釋指定的正方向和零電位點(面)。
5. 解釋問題中的隱含條件和關鍵條件。
6.解釋所列方程的依據、名稱和相應的物理過程或物理狀態。
7.解釋所需結果的物理意義(有時需要討論和分析)。
2.必須有必要的方程
物理方程是表達的主體。 如何寫,要注意以下幾點。
1、寫出來的方程(這是評分的基礎)必須是最基本的,不能用變形的結果代替方程(這一點被很多考生忽略)。 例如,當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應該有qvB=mv2/R,而不是其變形結果R=mv/qB。
2、用字母表示方程,不要將方程與數字混合使用,也不要在方程中使用方程。
3、用原來的方程組同時求解,不要用連續方程,繼續“繼續”一些內容。
4、若有多個方程,應按分數形式排列(逐級評分)。 不要將一個方程寫在一起,以免犯一錯而導致全部錯誤。 最好對每個方程進行編號。
3、要有必要的計算過程和明確的結果。
1、在進行計算時,我們一般先進行字面計算,從列出的一系列方程中推導出結果的計算公式,最后代入數據并寫出結果。 這不僅有助于減輕計算負擔,而且有利于發現一般規則,同時可以改變將數值計算代入每一個列出的方程的壞習慣。
2. 數據應以科學計數法書寫。
3、計算結果的有效位數應根據題意確定。 一般來說,它應該接近問題中列出的數據。 兩三個數字就夠了。 如有特殊要求,應按要求選用。
4. 如果計算結果是數據,則必須有單位。 最好不要使用無理數或分數作為計算結果(字面公式的系數也可以)。 如果計算結果是字母符號,則不需要單位。
4. 注意使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方式
1.“代入數據”,求解方程的具體過程不需要寫。
2、涉及到的幾何關系,只需寫出判斷結果即可,無需證明。
3.寫出重要中間結論的文字表述。
4. 如果你要找的方程有多個解,把它們寫下來,然后通過討論舍棄那些應該舍棄的解。
5. 數字相乘時,不要使用“?” 數字之間,但用“×”連接; 除數時不要用“÷”,而要用“/”。
5、規范使用各種字母符號
1、字母符號書寫必須清晰、規范,避免字跡潦草。 標記時,不區分“v、r、ν”,不區分大小寫“M、m”或“L、l”,草書“G”看起來像“a”,這對于希臘語來說并不少見字母“ρ、μ、β、η”因筆順或形狀不正確而被扣除。
2. 尊重問題中給出的符號。 如果問題中給出了該符號,請勿創建另一個符號。 例如,題目中給出的半徑是r,如果寫成R,就會出錯。
3、一題中一個字母只能代表一個物理量。 避免使用多個字母; 一個物理量在同一問題中不能有多個符號,以免造成混淆。
4. 尊重習慣用法。 例如,使用 F 表示拉力,使用 f 表示摩擦力。 標記者一看就明白。 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引起誤解。
5. 注意角標。 角標的位置應該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得多。 角標的選擇也要慎重。 例如,vA通過A點的速度比v1要好; 對于通過某個同一點的速度,按時間順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時間順序就很清楚了。 如果顛倒過來,難免會引起誤解。
6、物理量單位的符號是由人名的單位推導出來的。 單個字母代表的單位應大寫,如 C、Henry H; 由兩個字母組成的單位,一般第一個字母大寫,后面的字母小寫,如Hz、Wb。
6、學科語言必須規范,具有學科特色。
1.學科術語應規范。 “規律”、“定理”、“公式”、“關系”、“規則”等詞語的使用要準確。 批改試卷時,經常可以看到“牛頓運動定理”、“動能定律”、“四邊形公式”、“油表卡尺”等不正確的表述。
2、語言要富有學科特色。 在用圖表示的坐標系中,將電場方向表述為“西南”、“西南45°”、“左下”等,是不規則的。 應該說“與x軸正方向的夾角為135°”或者“如圖所示”等。
7、清晰準確地繪制圖形、圖像
1、必須使用鉛筆(方便修改)、圓規、尺子、三角尺來畫。 反對隨意手繪。
2、所畫的原理圖(受力分析圖、電路圖、光路圖、運動過程圖等)應大致反映相關量之間的關系,且圖文對應。
3、繪制函數圖時,在坐標軸上畫出坐標原點和箭頭,并在坐標軸上標出物理量和數據的符號和單位。
4、圖形、線條應清晰、準確,虛實線應清晰、有區別。
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中物理各種試題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整體法、孤立法、正交分解法、等效類比法、圖像法、極限法等,這些方法和技巧在大學的分析中當然會用到。入學考試計算題。 也是一個重要的手段,但是這些方法和技巧涉及面很廣。 本模塊提供了一些討論和實例,說明面對各種討論和計算問題時如何快速準確地找到分析的“突破口”。
討論計算題一般包括對象、條件、過程、狀態四個要素。
物體是物理現象的載體。 這種載體可以是物體(粒子)、系統,也可以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固體、液體、氣體,也可以是電荷、電場、磁場、電路、載流導體,或光或光子。 以及光學元素,也可以是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
條件是對物理現象和物理事實(物體)的一些限制。 解決問題時要“明確”顯性條件,“挖掘”隱性條件,“理解”模糊條件。 明確的條件容易被感知和理解; 隱性條件不易被感知,往往隱藏在概念、規律、現象、過程、狀態、圖形圖像中; 模糊條件往往存在于一些模糊的語言中,并且一般只規定一個粗略的范圍。
過程是指研究對象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變化和發展的程序。 解決問題時要注意過程的多樣性。 整個流程可以分解為多個子流程,也可以將多個子流程合并為一個完整的流程。 狀態是指研究對象在每個時刻的特征。
方法通常表示為解決問題的過程。 解決物理問題通常涉及幾個步驟:分析問題、尋求解決方案、評估和執行解決方案,而分析問題(即回顧問題)是解決物理問題的關鍵。
1、抓住關鍵詞,挖掘隱藏條件
讀題時不僅要注意給出具體數字或字母的顯性條件,還要掌握其他敘述性語言,尤其是一些關鍵詞。 所謂關鍵詞,是指問題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語言。 ,它們要么是問題所涉及的物理變化的描述,要么是變化過程的定義等。
高考物理計算題之所以難,不僅是因為物理過程復雜多變,更是因為底層條件隱蔽、不易發現,往往讓考生感覺條件不足。并陷入麻煩。 這也考驗了考生的深刻思考。 程度。 在審題過程中,必須充分挖掘隱含條件,這往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有些隱性條件隱藏得并不深,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 發掘它們很容易。 例如,題說“光滑平面”,意思是“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計”;題說“只是不滑出板子”,意思是小物體“只是滑到板子邊緣,具有但也有一些隱藏條件隱藏得很深或者很少見,很難挖掘出來。
2.注重基本流程的分析(畫出情況示意圖)
高中物理中,力學部分涉及的運動過程有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圓周運動、簡諧振動等。除了這些運動過程外高中物理代入數據帶單位么,還有兩類重要的過程:一種是另一種碰撞過程,是先轉為加速運動,最后勻速運動的過程(如恒功率啟動汽車的問題)。 熱科學中的變化過程主要有等溫變化、等壓變化、等容變化、絕熱變化等(這些過程在一些省份高考中不再要求定量計算)。 電的變化過程主要有電容器的充放電、電磁振蕩、電磁感應中的導體棒先加速后勻速運動等,并畫出這些物理過程的示意圖或受力分析示意圖關鍵情況是分析計算問題的常規方法。
繪制分析草圖是復習該主題的重要步驟。 它有助于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過程,建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它可以具體化和形象化問題。 分析圖可以是運動過程圖、受力分析圖、狀態變化圖,也可以是通過投影法、等效法等得到的示意圖。在復習題過程中,一定要養成畫示意圖的習慣。 解決物理問題,會畫畫的人就應該嘗試畫畫。 圖片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問題的含義和分析過程。 以及討論過程中各種物理量的變化。 幾乎沒有物理問題不使用圖表來增強理解,而畫圖迫使我們審視問題的細節以及細節之間的關系。
3、小心謹慎,謹防刻板思維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物理題故意提供過多的已知條件,或者在描述物理情況時精心設置一些陷阱,安排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斷,從而形成干擾因素,考驗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這些因素的混亂程度就越大。 ,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更容易犯錯誤。 在復習問題的過程中,只有有效地消除這些干擾因素,才能快速、正確地得到答案。 有些問題的物理過程是隱藏的,需要結合已知條件,運用相關概念和規律進行具體分析。 分析前不要急于寫出方程,以免用虛假的過程模型代替實際的物理過程,防止固定思維的負遷移。
4.善于從復雜情況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
【2017年高考物理題答題規范及技巧】相關文章:
2017年高考政治重大題答題技巧匯總10-29
2017年高考化學題答題技巧06-08
回答大問題的技巧09-14
2017年高考物理題答題技巧11-12
2017年成人高考重大政治題答題技巧09-07
成人高考重大政治題答題技巧09-11
2017年成人高考物理答題技巧10-03
2017年成人高考五大類題答題技巧10-03
2017年高考各類數學題答案模板11-12
2017年高考各科答題標準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