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工作時代,特別是隨著知識工作和遠程工作的增加,很少有嚴格的指導方針來規定一天要做什么。 我們大多數人面臨的并不是明確的交付成果,而是協作、溝通和環境切換。
總是有另一封電子郵件要回復,有另一個想法要探索,還有另一個會議要參加。 難怪許多人感覺自己無法停止工作,即使是在晚上和周末。 我們怎么知道我們什么時候已經做得“足夠”了?
然而,我們不能脫離工作。 這不僅讓我們疲憊不堪,還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幸福感、生產力,甚至創造力。
那么,如何停止生產力恥辱的循環并學會做得“足夠”呢?
1.我們如何沉迷于忙碌
如果您擁有一家工廠或農場,您很可能將生產力定義為在不增加時間或資源的情況下增加產量。 雖然當您在生產線上沖壓小部件時這可能有意義,但在信息時代,這是一種思考個人效率的有缺陷的方式。 不幸的是,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
相反,我們關注的是一天內可以完成的工作數量,而不是質量。 我們癡迷于將收件箱清零、參加每次會議、每天從待辦事項清單上劃掉 50 項。
這種專注于完成盡可能多的工作的做法會帶來一些危險的后果。 首先,我們開始將我們作為一個人的價值與我們把事情從清單上劃掉的能力聯系起來。 這就產生了心理學家所說的“完成偏差”,即你的大腦開始傾向于完成小任務,而不是更大、更復雜(通常更有意義)的任務。
生產力恥辱會讓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 這就是為什么當你可以做一些更有成效的事情時,你卻在看電視甚至遛狗時感到內疚。
這不僅意味著我們專注于忙碌的工作而不是更有意義的任務,而且正如我之前在一篇關于“忙碌悖論”的文章中所寫的:
如果受歡迎是你工作出色的證明,那么很容易將忙碌誤認為是一種認可。
然而,也許更糟糕的是我們模糊了工作和生活之間的所有界限。 突然之間,我們一天中的每一分鐘都值得爭奪,應該有效利用。
正如《不知所措》() 的作者布里吉德·舒爾特 ( ) 所說:
我們整天忙著救火,忙著參加會議,忙著處理電子郵件,到了下午五六點,我們病態地意識到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還沒有開始。
到最后,我們感覺自己一直在忙碌,卻一事無成。 作家 K. Glei 稱之為“效率恥辱”:
生產力恥辱是指為自己設定完全不切實際的目標或時間表,然后在未能實現目標時責備自己的行為。
生產力恥辱讓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 這就是為什么當你可以做一些更有成效的事情時,你卻在看電視甚至遛狗時感到內疚。 這是一種可怕的感覺,會阻礙我們的快樂和幸福。
2. 打破效率-恥辱循環的 5 種方法
當你不斷地感覺自己一天內完成的工作不夠多時,這種感覺很快就會變成壓力、不知所措,并最終導致倦怠。 提高“生產力”不再是一種幫助你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任務或項目上的技能,而是一種催促你繼續前進的無情的鼓點。
幸運的是,你不必讓“效率低下”的恥辱占據你的生活。
您可以通過以下五種方法來識別生產力恥辱的跡象,并開始每天為自己設定更好、更現實的期望,以真正獲得更多重要的東西。
1.改變你對生產力的看法
從本質上講,生產力恥辱是一種錯誤的生產力思維方式。
當您將工作日視為生產產品的工廠時,很容易認為您的工作效率更高,而實際上您只是在回復無數多余的電子郵件。 然而,這就是我們大多數人度過每一天的方式。
我們分析了 50,000 多名用戶的數據,發現知識型員工平均每 6 分鐘或更短時間檢查一次電子郵件或聊天應用程序。 發表在《人機交互》(Human- )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人們平均每 20 秒切換一次應用程序和活動,很少會在一項活動上不間斷地花費超過 20 分鐘。
像這樣不斷切換環境會對你專注于完成工作的能力產生巨大影響。 那么我們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呢? 問題是我們訓練自己接受這種工作方式。 忙碌(無論你在做什么)意味著你被重視和被需要。
正如布里吉德·舒爾特 ( ) 在《哈佛商業評論》中所寫:
與一個世紀前美國人利用閑暇時間展示身份不同,忙碌已成為新的榮譽徽章。
擺脫效率帶來的恥辱首先要改變你對生產力含義的理解。 你需要將“高效”理解為“忙著做正確的事情”,而不僅僅是“忙”。
正如《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 James Clear 所解釋的那樣:
我們常常認為高效意味著每天完成更多工作。 這是錯誤的。 生產力就是持續地完成重要的事情。
克里爾還在書中提出了另一個重要觀點。 改變您對生產力的看法意味著對如何度過自己的時間保持果斷和自信。 因此效率指的是什么,這種思維轉變會對您專注于重要事情的能力產生巨大影響。 在《超人崛起》一書中,作者史蒂文·科特勒 ( ) 發現,當高層管理人員處于高度專注或心流狀態時,他們的工作效率比心煩意亂、心不在焉時更高,或者在不專注時高出 500%。
.co 創始人兼內容營銷顧問 每天都會抽出時間來評估她的生產力以及推動她業務發展的因素:
“當你試圖同時使用每一種生產力技巧并陷入忙碌的心態時,很容易忽視真正讓你與眾不同的東西。 為了幫助自己克服困惑和不知所措效率指的是什么,我嘗試真正研究自己以及不同工作方式的影響。 例如,我喜歡跟蹤我全天的精力、生產力和情緒——“更好地工作”三重奏。 這不僅讓我能夠清楚地看到什么有效,什么無效,還迫使我在工作休息期間放慢速度并記錄這些信息。 你工作得慢一點,但更用心,這使它更加平衡。
每當你開始感到忙碌時,退一步問問自己:這是你應該做的嗎?
2.運用進步原則
你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你每天都沒有看到足夠的進步。
人類的大腦生來就想把事情做好(還記得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完成偏差”嗎?)如果你總是追逐大目標,你就會一直感覺自己沒有把事情做好。
然而,阻礙你前進的不僅僅是目標的龐大,還在于我們不善于估計完成任務需要多長時間。 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另一種認知偏差,即計劃謬誤。
問問自己每周工作多少小時? 四十小時? 五十個小時? 六十小時? 或者更多?
根據我們對超過 2.25 億小時的工作時間的分析,每周真正高效的工作時間接近 12.5 小時。 如果您計劃每周工作 50 小時,但只完成了其中的五分之一,難怪您會為自己的工作效率感到羞愧。
然而,答案并不是停止設定宏偉、大膽的目標。 相反,您需要將這些目標分解為可管理的塊。 這樣做有很多好處。
首先,它允許您利用完成偏差,但這次您要勾選列表中有意義的任務(而不僅僅是感覺緊急的任務,例如電子郵件和聊天)。 但更重要的是,完成小任務可以為你的工作日增添動力和意義。
正如哈佛大學教授 ( ) 所寫:
在工作日所有可以提升情緒、動力和感知的事情中,最重要的是在有意義的工作中取得進展。
阿馬比爾和她的同事將此稱為“進步原則”。 簡而言之,當我們回顧這一天并看到我們在最有意義的工作上取得的進展時,我們會感到更有動力和滿足。 不僅如此,跟蹤目標的進展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估計完成任務通常需要多長時間。 這樣,您的期望就不會偏離太遠,而且您將來也不太可能成為計劃謬誤的受害者。
3. 使用工具構建支持系統
我們中有太多人設定了崇高的目標,然后期望最初的興奮和承諾能帶我們沖過終點線。 然而,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當我們最需要動力時,動力會以一種有趣的方式消失。 我們對自己的動機和興奮缺乏控制是生產力恥辱的另一個根源。
正如《歡樂合唱團》在她的播客中解釋的那樣,當你在沒有建立任何支持系統的情況下為自己設定一個非常困難的目標(然后將失敗歸咎于缺乏個人意志力和動力)時,生產力恥辱就會發生。
動機的悖論在于,我們常常覺得在開始項目之前需要獲得動力。 然而,動力實際上只有在我們開始采取行動之后才會出現。
心理學家稱之為“動機陷阱”:動機不是發生在行動之前,而是發生在行動之后。
那么,當您感覺沒有動力實現大目標時,如何開始采取行動呢?
關鍵是利用你的激勵時刻來創建系統并設置工具來支持你,即使你“不喜歡”。 斯坦福大學行為設計實驗室創始人兼主任 BJ Fogg 將其稱為“能量波”。 換句話說,利用項目啟動的興奮感來為自己的長期成功做好準備。
4. 學會在工作日結束時與外界隔絕
除了日常任務之外,您可能會因為無法將工作生活與其他生活分開而感到工作效率低下。
隨著智能手機、遠程工作和其他工作場所的變化,我們經常把工作帶回家(以及生活中的其他地方)。 然而,當你無法脫離工作時,總感覺還有更多事情要做。
心理學家花了數年時間研究人們如何擺脫工作,并發現你需要在下班后的日?;顒又邪膫€要素:
脫離:使自己脫離工作環境。
放松:花點時間獨自思考這一天。
掌握:發展自己的愛好或興趣。
掌控一切:制定一個每天晚上都要遵循的“關機儀式”。
通過專注于這些行動而不是工作,您可以讓自己的身心有機會休息,而不是總是感覺自己無能為力。
5. 留出時間來理解“足夠”的真正含義
最后,陷入生產力恥辱的最簡單原因之一是你從一開始就不知道“足夠”意味著什么。
這個問題并不像乍看起來那么簡單。 我們都想在工作中表現出色,所以我們不要設定小目標,而是強迫自己超越它們。 不幸的是,人們很少能達到他們的期望。
找到“足夠”的“最佳點”是一種微妙的平衡。 然而,谷歌的 OKR 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OKR(目標和關鍵結果的縮寫)是一個目標設定框架,它將工作目標與衡量成功的方法結合起來。 這個系統的美妙之處在于,它允許你設置一個“成功閾值”,而不是讓目標成為“全有或全無”的情況。
例如,在谷歌,他們的所有目標都是現實中無人能實現的目標。 他們把“成功門檻”設定在60%-70%,這足以挑戰和激勵你,而不會讓你覺得自己一直在失敗。
利用你的“成功門檻”找到你的“最佳點”,并全天自我感覺良好。
3.效率恥辱并不能提供動力
最終,我在郵局并沒有呆多久。 事實上,由于工會糾紛,整個郵局很快就關閉了。 但這并不意味著教訓的力量就減弱了。 如果說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就是當今辦公環境的轉變使得定義“足夠”變得更加重要。
你可以卸下一卡車的貨物,但總是有另一封電子郵件要發送,另一個會議要參加,另一個電話要打,另一個文件要寫。 實體郵件和電子郵件都會不斷收到。 當你覺得“夠了”就夠了,當你感到快樂、滿足并有動力明天繼續工作時,一切都取決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