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河南省為例。 河南省作為高考大省,歷來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2017年,河南高考有89所高校錄取分數超過理科一級標準,49所高校錄取分數超過文科一級標準。 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 我們先來看看大學。
科學與工程:
文學和歷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不止一級的大學有金融、外語、醫學、師范大學。 一般綜合性大學所占比例較小。 這與第二大學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模式有很大關系。 很多考生認為,既然考不上一流大學,那就干脆選擇熱門專業二本院校錄取分數線,以便將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目前金融、外語工作比較輕松,薪資也不錯。 這應該是一個比較冷靜的選擇。
這種情況不僅存在于河南,也存在于中部省份安徽。 根據安徽省兩所高校錄取結果,上海立信會計學院、上海商學院、重慶郵電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蘇州科技大學等理工類院校錄取科技大學、溫州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廣東財經大學的分數線比第一線分數487分高出20多分。 其中,重慶郵電大學錄取分數線達到516分,比一線高出近30分。 廣東財經大學、北京聯合大學、重慶工商大學、北京子午大學、東北交通大學工學院等高校文史類錄取分數線均為515分或高出10分以上一流大學。 海南大學、重慶科技大學、重慶師范大學等高校的錄取分數線也超過了這一線。
湖南省的情況也是如此。 南京審計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文史類錄取分數線均高于一級錄取分數線20分; 理工科方面,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審計大學、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均超出一級錄取分數線15分以上。 。
以上三個省份只是全國二線大學招生的一個縮影。 在各個省份,都會出現二線大學錄取分數超過一線大學的情況。 這僅取決于數量。 那么,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減少1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二本院校錄取分數線,2017年各省的一線都比往年低了不少。 許多省份的一線與往年的二線相同。 隨著大部分省份二、三校合并,一校錄取分數線大幅降低。 但隨之而來的是,很多高校尤其是重點高校的錄取分數線波動不大,這使得很多高校需要分數超過100分才能被錄取。 事實上,一些二線大學實力雄厚的大學的分數線并沒有太大變化,但由于一線大學的減少,已經超過了一線大學。
(二)熱門區域
還有一點我剛才沒有提到,那就是這些分數超過一流分數的院校所在的地區。 地域對現代大學發展的影響幾乎是決定性的。 為什么北京的大學能夠取得很高的錄取分數? 即使大學實力一般,但因為地處北京,機會多,薪資福利也高。 大量學生報名參加考試。 深圳大學也是如此。 為何近年來發展如此迅速,與它所在的城市有很大關系。
(三)熱門專業
除了地理原因外,還有專業的原因。 一級考試成績超過20分、30分的幾乎都是金融、外語專業。 這些專業給大家的印象還是很熱門。 盡管目前的金融人才庫已經飽和,但仍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
(四)學校特色
還有一個原因適用于某些高校,那就是高校的獨特性。 例如,這兩所大學中,南京審計大學和北京物資學院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 這些大學在各自領域具有壟斷優勢,對就業有很大幫助。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里了。 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討論。
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我一個人很開心,但和每個人在一起就不開心了! 大家的分享和鼓勵,
這將是我工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