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每個滑輪重50N。 使用該滑輪可在2s內將45kg的重物勻速提升2m。 排除繩子的重量和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10N/kg) (A.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為125NB。2s內所做的有用功為900JC。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90% D.如果懸掛物體較重,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會較小 11.如圖所示,一個動滑輪在垂直方向上以勻速拉動用手控制方向,使下面懸掛的重體慢慢上升,動滑輪的重力不可忽略,現在改變物體的重力G,則動滑輪的機械效率η等于物體的重力G關系可能符合下圖(12)如圖所示,拉力F=80N,物體的重力G=120N,不包括摩擦力和繩子重量。如果物體在恒定的情況下增加lm速度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拉力為 有用功為 8OJB。 動滑輪重力為20NC。 拉力所做的總功為120JD。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 13、若將某滑輪改為動滑輪,則其機械效率為(忽略繩重和摩擦力)( A. 必須增加 B. 必須減少 C. 必須保持不變 D. 無法判斷 3. 計算 14.如圖所示,用40N的拉力,使物體勻速上升,不管繩子重量和摩擦力如何,此時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為75%。求:(1 ) 物體的重力是多少? (2) 如果物體的重力變為150N,則繩子的張力是多少? (3) 機械效率是多少?參考答案1。
答案:小于小于 【答案】由于摩擦力、重力等因素,有用功一定小于總功; 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與總功的比率。 由于有用功必須小于總功,因此機械效率必須小于1。 【分析】機械效率特性的測試點。 答:提高80% 【答】既然是水平勻速直線運動,則有用功為物體與地面的摩擦力h,總功為拉力Fnh,則滑輪組的機械速率η =拉伸摩擦力100%=80% 【分析】測試點為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答】利用斜坡提升物體時,克服物體所做的有用功就是有用功。 人的推力所做的功就是總功,在克服傾斜時進行計算。 盒子上的摩擦力不等于人的推力。 只有當物體在水平面上受推力并以勻速直線運動時,摩擦力才等于推力。 它只能根據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額外工作來計算。 從題意可知,額外功W extra = W有用= 1200J-840J = 360J,W extra =“f”S,可以計算出摩擦力等于120N。 【分析】測試點:斜面機械效率。 答案:80400 【答】可以計算斜面的機械效率。 【分析】本題考點與問題3相同。答案:70% 【答案】η = % = 70% 【分析】有用功、總功、機械效率。 答案:% 【答案】W 有 == 1800J,W 總計 == 2400J,% = 75% 【分析】同問題 5。答案:180 【答案】/kg=180N 【分析】無。
答案:B 【答案】兩臺起重機的作用是將相同質量的物體以恒定的速度提升到相同的高度。 根據公式=Gh=mgh,兩臺起重機的電機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故A錯誤; 問題告訴我們,起重機A的機械效率比起重機B高。根據機械效率公式的變形可以看出,在做相同的有用功時,機械效率越大,機械效率越小。總做功,所以起重機A做的總功大于起重機B做的總功。做功少,所以有C、D,所以起重機B的電機做的額外功多。 正確答案是B。 【分析】考點是有用功、額外功、總功、機械效率的綜合運用。 答案:D 【答案】功率是表示做功速度的物理量。 功率大的做功快,即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越多。 機械效率反映了機器所做的有用功占總功的百分比。 機械效率越高,有用功與總功的比率越大。 功率和機械效率是兩個不相關的物理量,功率對機械效率沒有影響。 【分析】選項A機械效率越高,說明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例越大,快功指的是功率; 選項B做更多的功,但沒有表明有用功的量; 選項C中,大功率的機械做功速度很快,做功的多少也取決于時間。 答案:CD 【答案】A、物體所施加的重力為G=mg=/kg=450N; 由圖可知:有三段繩子承受物體的重量,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 F=Yes=Gh==900J . 此選項正確; =%=90%。 此選項正確; D、無論繩子重量和摩擦力如何,動滑輪的重力都是恒定的。 滑輪組提升物體的重量越大,有用功越多,但額外功保持不變,因此機械效率越高。 這個選項是錯誤的。 【解析】本題考查滑輪組的特性、機械效率的計算以及影響因素和功率的計算。 這是一個關于力學的綜合性問題,包括力學的主要公式或定律。 正確確定承受物體重量的繩段數量是解決滑輪組問題的關鍵。 第一步。
11、答案:B 【答案】由于動滑輪的重力不可忽略,克服其重力的功是附加功; 假設物體上升的高度為h,動滑輪的重力為G運動,其高度也為h斜面的機械效率w有用等于,則動滑輪上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 可以看出,當物體權重G增大時,由于G運動恒定,當其較大時,出現GG+G運動,即eta無限接近1,圖像趨于平直、正確。 【分析】測試點為提升物體時,移動滑輪的策略是額外做功 12.答案:D 【答案】問題分析:A.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是錯誤的; B、動滑輪重力:錯誤; D、動滑輪機械效率正確。 【解析】這道題是關于機械效率的。 您需要準確地找到有用功和額外功,找到總功,然后計算機械效率。 13.答案:B 【答案】定滑輪改為動滑輪后,將相同的重物提升到相同的高度時,不僅要提升重物,還要將滑輪一起提升,增加了額外的工作量斜面的機械效率w有用等于,但有用的工作保持不變。 判斷機械效率變小,B 【分析】機械效率容易與功率混淆。 14、【答】解:(1)從題中可以看出,物體承受物體重量的繩段數為3,則拉力=375% 40N=90N (2)如果繩子不包括重量和摩擦力,F = 運動 = nF 拉力 1 - G 物體 1 = 340N - 90N = 30N。 當舉起 150N 的重量時,Gh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