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剖析中學數學新教材文本,研磨教學設計,提升班主任的課堂教學和設計能力,2021年5月20日至21日高中物理實驗創新教具,溫州市中學數學新教材新教學“星火計劃”項目第3次培訓分別在溫州市永強中學和溫州市教師教育院洞頭分院舉辦。
5月20日上午,項目組學員聚首溫州市永強中學微格教室,聆聽由吳怡、蘇椋老師帶來的兩堂精彩的同課異構研討課——《機械能守恒定律》。
溫州市第五十八中學吳怡老師充分運用了“擺”:從吊床擺球引入,到機械能守恒定律表達式的得出,再到借助擺球與光電門的結合,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并提出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最后用公仔實驗與中學生的認知產生沖突,加深了中學生對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其使用條件的認知。
泰順城關中學的蘇椋老師則以“一個草莓的擺動是否會遇到眼睛”的實驗導出新課,選材新穎,趣味橫生。蘇老師的課堂偏向于知識基礎,對于概念的提出、規律的獲得、知識的總結都有十分嚴謹的推理過程,在重難點方面,通過穿插小實驗,創設情境,設計問題來加以突破。蘇老師為中學生展示的解題步驟“很接地氣”,切實地為中學生做題提供了指引和方向。
隨后,溫州市教師教育院中學數學師訓員孔興隆老師和特級教師徐海龍老師對兩節課進行了點評。孔老師充分肯定了兩位老師的課堂教學,一是用“問題鏈”來驅動課堂,切實培養中學生的思維品質,符合新課程培養中學生核心素質的本質要求。二是創設情景進行教學,幫助中學生構建和解釋化學圖景,符合新教材的核心理念。同時,孔老師還強調了課堂與技術深度融合的必要性,以及降低中學生對學習過程體驗的重要性。
徐老師首先從課程結構的角度出發,闡明了老師在教學前對于中學生的前知識經驗的把握的重要性。備課須要備中學生,從中學生的角度想問題,以提升課堂效率。他客觀剖析了本節課在中考教材中的地位,認為思想方式、物理觀念比知識的運用本身更重要,指出本節課的難點在于守恒的條件是否創立,以及初末狀態的選擇。之后,徐老師針對開課老師容易緊張的問題,分享了自己的一些開課心得,使在座的老師受益匪淺。最后,他針對兩位開課老師試講時侯存在的問題,提出衷心的期望。
20日下午,溫州市永強中學的教導處書記王浙偉老師為學員們作專題講堂——《高中數學實驗創新與制做》。王老師強調眾多中學數學實驗不好做的現況和緣由,從直觀性、探究性、互動參與、重難突破與學具化幾個方面來探討怎樣優化和推動中學數學實驗教學。王老師覺得有效實驗教學的舉辦途徑是——合適的教法、合適的教具和實驗教學理念指引。通過部份實驗的視頻,學員們便能窺探永強中學在教具制做、實驗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感嘆該校數學老師強悍的思維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最后,在永強中學張銀榮老師的率領下,學員們視察了該校的自制教具展覽室。各位學員被實驗室琳瑯滿目的實驗成果和自制教具所驚訝,紛紛闡述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在此次展示活動中,學員們討論熱烈,收獲滿滿,不虛此行。
5月21日上午,在溫州市教師教育院象山分院傾聽了浙江省化學特級教師彭志杰老師的《談基于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專題講堂。彭老師探討了數學核心素質的具體內涵,即數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心態與責任。他指導學員們數學核心素質實現的具體路徑:從課標、教材、學生等方面確定教學目標;創設具體情境,提出問題和任務;設置學習活動,進行評價。他指引學員怎樣去探究每一節新課、復習課,習題課,如何去落實核心素質。
學員們通過對浙江省優質課銀獎《質點 參考系》課堂實錄的觀摩和教學設計的學習,深入了解了數學核心素質的具體內涵。思維的火花不斷被照亮。彭老師的講堂深入淺出,環環相扣,學員們或共鳴,或深思,或發出喝采之聲。彭老師更勉勵學員們多通讀教材、多思索、多上公開課。
正如校長孔興隆老師的總結:彭老師的講堂指引著每位學員怎樣去上好一節課高中物理實驗創新教具,上好一節課不容易,我們都應抱著崇敬之心去對待每一節課!(文成中學 戴東旭 柳市中學 吳秋志 溫州市教師教育院 孔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