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年化學冬令營成績分析
不同年份各省隊的數量有所不同,但每年產生的金牌總數基本相同,因此通過每年的金牌數可以大致觀察到各省的變化趨勢。
近三年化學冬令營金牌數超過15人(平均每年5人以上)的省份有10個。 主要趨勢如下,供您參考:
1、湖南繼續強勢:
繼2016年湖南省隊在主場奪得18枚金牌后,此次在深圳奪得16枚金牌,連續兩年包攬全部金牌。 這與其獨特的競爭機制有很大關系。 省內有湖南名校四所,還有廬山國際中學。 除了在校內學習外,他們每周還去湖南師范大學聽大學老師的講座。 學校之間的比賽在預賽前開始。 這些早期的內部比賽無疑增強了湖南省隊的實力。 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只要保證自己的成績在湖南省隊中排名第一,基本上就可以進入國家隊。
2、四川異軍突起,陜西穩步崛起
近年來,四川省化學競賽成績逐年好轉,此次奪得13枚金牌。 這與四川、陜西近年來加大比賽投入、引進比賽教練、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比賽環境有很大關系。 其中,成都七中在剛剛獲得一枚IChO金牌后,在本次冬令營中收獲了9枚金牌,在所有參賽中學中排名第一。
3、河北、浙江、山東、湖北表現穩定
繼2016年湖南冬令營實驗出問題后,今年河北省獲得11枚金牌,在30支參賽隊伍中排名第三。 傳統強省的實力顯露無疑。 其中,衡水學校獲得8枚金牌,在所有參賽中學中排名第二。 近三年來,2015年冬令營的成績不佳。 近兩年,每年獲得10枚金牌,其中杭州二中獲得4枚金牌。 考慮到浙江在其他學科比賽中取得的優異成績,本次比賽仍然具有很大的優勢。 今年山東省和湖北省的成績略有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廣饒一中的五名參賽者全部獲得金牌。 湖北省作為“兩湖”之一,近年來化學競賽逐漸下滑,但物理、數學依然表現出色。 近年來,與湖南師大附中爭奪國際金牌排名的華師一附中,在化學冬令營中僅獲得一枚金牌。
4、安徽、吉林、北京遭遇滑鐵盧
自2015年安徽冬令營以來,安徽省成績連續兩年低迷分析化學排名,下滑明顯。 但以中國科大為首的安徽實力卻不容小覷。 吉林和北京本次在深圳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綜合以上情況我們可以發現,除了湖南省的四所名校外,其他省份一般只有一兩所超級中學占據絕對領先地位。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1、生源:優秀的學生總是想上更好的學校。 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與同樣優秀的同學一起學習,讓他們相互競爭、共同進步,進一步為學校帶來效益。 更好的成績和更好的學生。 這對學生和學校來說都是一個良性循環。
2. 經費資助:比賽與課堂比賽不同。 除數學競賽外,其他物理、化學、生物、信息競賽均須設立單獨的實驗室。 以我們的化學為例。 我們不僅需要各種實驗儀器,還需要各種藥品。 另外,我們還需要建設實驗室通風柜等安全設施。 為了達到冬令營實驗室的水平,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 。 還有大學教材的購買、上學的費用等等,只有少數中學為學生投入如此多的資源。
3、師資:學生和資金到位后,就少不了經驗豐富、能力強的競賽老師。 一般來說,學校的競賽教練負責指導學生高一入門,為學生的競賽打下良好的基礎。 另外分析化學排名,邀請大學教授來學校授課,讓學生深入學習大學教材,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4、關注程度:冬令營之前,比賽會和高中文化課有較大的沖突,所以存在平衡問題。 只有學校對比賽足夠重視,才會將寶貴的高中三年的一部分時間分配給比賽。 這也是能否產生成果的關鍵。 不同學校對不同學科的側重點不同,每個省的優勢學科也不同。 比如,人大附中今年數學冬令營獲得了14枚金牌,但其他學科的優勢并不那么明顯。
隨附的
2017年中學五大學科競賽金牌各省市分布情況
隨附的
2017年五大學科競賽金牌總數學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