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選題模式
受訪者是一名全文學生,位于廣東省,3+1+2模式意味著可以選擇物理或歷史。 其實和老高考文科沒有太大區別。
選擇科目時考慮的方向(按重要性排列) 1. 身體條件(身高/視力/是否色盲或色弱等)
軍警院校對身高、視力都有要求。 不符合要求的學生無需考慮此要求。
建議色盲、色弱的學生讀文科,以后只能讀文科專業。 由于理科專業大多要求色覺正常,而文科專業為理科生預留的名額較少高中物理單獨講題,入學競爭較大,所以最好選擇文科專業。
2. 家庭背景/資源
首先考慮你的父母是做什么的,是否能夠支持你就業。 文科生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如果你想往金融方向發展,確實需要人脈。
如果你父母提供的資源是面向理工科的,那么即使你不擅長理科,最好還是選擇理科。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 即使他因為理科不好而未能通過985或211考試,但憑借家庭背景,他在就業上仍然可以達到同等水平。
3.您所在省份的高考政策
如果你所在省的文科和理科分數相差很大(相差幾十分甚至上百分),請仔細考慮你的論文選擇。
如果有鄉村醫生/定向醫生招生計劃,建議選課前查看選課要求。 今年我省東方中醫醫師選拔的對象是歷史考生,但強制選拔化學考生。 有些學校的護理專業還需要化學考生。 所以我個人建議,如果你實在不想選物理,至少應該帶上化學或者生物,因為有更多的選擇。
4、自身各方面素質
建議參考高一年級各門考試的排名。 請注意,這是排名,而不是分數。
例如,如果你物理得了60分,那么你在班級和年級中處于中等水平; 如果你歷史得分70分,那你也是中等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你選擇物理,因為如果兩科水平差不多的話,選擇物理你會有更多的選擇。
想想你的數學成績。 到了高三,你會發現,對于大多數文科生來說,大家的文科成績都差不多,最后只能靠數學來拉開差距。 而且,文科班的數學學習氛圍肯定不如理科班。 如果你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請考慮仔細選擇你的論文。
智商可以通過后天學習來提高,但情商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方面。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天生有自我意識,不擅長社交,喜歡宅在家里,甚至討厭社交,我建議你不要選擇文科。
為什么? 在上大學之前,也許社交和人脈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未來? 對于大多數文科專業來說,強大的社交能力是基本要求。
一個我這樣的人在文科課上確實顯得格格不入。 我遇到的文科生個個情商都很高,而且很活躍。 作為一個有嚴重社交焦慮的人,與他們交談時我感到有點不知所措。 即使我在大學的時候,在社團面試的時候,文科專業也常常有優勢。 當然好處是我從文科同學那里學到了很多社交技巧。 現在我在新的環境(文科生很少的環境)依靠這些技能結識了很多新朋友。 這可能是我兩年半的文科生涯中最大的收獲。
5. 學校教師
從我兩年半的文科生涯來看,文科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求非常高。
對于理科題,即使老師聽不懂,你通過看參考答案和教具也能稍微搞清楚。 然而,文科問題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即使是選擇題這樣的所謂“客觀題”,光看分析也不一定能理解。 看完市面上大部分教具的分析,最后的結論是“聽你的話就像聽你的話”。 這時候如果有一位講課水平高的老師,你的學習就會事半功倍。
但如果你學校的文科教師水平一般,或者優質教師往往在理科課,你應該盡量選擇理科。
6.回來的路
避免選擇不受歡迎的科目! 麗華
而且從今年我市民辦學校復讀班招生規定來看,太冷門的課程是不開班的。 如果你想重復,你必須改變你的路線。 你需要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7. 個人理想
為什么要把個人理想放在最后呢? 每當你經歷過高考的嚴厲打擊,每當你填寫了申請表,你就會知道,你的理想在現實面前不值一提。
比如你對文史哲感興趣,想讀文史哲專業,但是你考慮過就業嗎? 即使你能找到工作,你考慮過薪資問題嗎? 對你來說,文學、歷史和哲學真的可以作為職業嗎? 還是讓它們成為一種調整生活節奏的愛好更好?
8.科目選擇
選擇政治的好處是分配的分數比原來的分數高很多; 大多數軍警學校甚至有的學校在法律和思想政治教育中都要求選政治。
但隨著新教材的改革,政治內容增加到7冊,每冊內容龐大復雜,需要大量記憶。 現在邏輯思維、規律、人生的章節多了,可以說是包羅萬象。 如果您選擇的其他兩個科目本身就有壓力,請謹慎選擇政治。
我建議首先選擇生物。 地理太主觀了,很多選擇題(尤其是人文地理)都很靈活。 幾乎沒有老師能夠講解地理選擇題的一般技巧。 我省高考地理題的答題標準很不正常。 每個關鍵詞都要打準,多一字、少一字都不行; 并且對答案中各點的順序也有要求。 因此,我發現很多學生的地理成績總是上下波動。 高考失敗的概率非常高,所以要慎重選擇。
9. 大學學習
如果你以后有志向學醫的話,一定要選擇化學! ! !就我和我的同學在大學學習而言,不學化學的后果是我們在課堂上一路困惑,課后不知道從哪里開始。 好在我省從24級開始規定理化捆綁。 未來,不選化學的醫學生將不再遭受選課制度的迫害! ! !
10.個人傾向(僅供參考)
1.盡量選擇物理+化學
因為我們本學期之后的大多數科學專業都需要物化捆綁。 我們同班的許多復讀生(那些選擇物理而不是化學的學生)暫時改變了他們的科目。 盡量確保您有廣泛的專業選擇。
2.對于物理和歷史分數線相差很大的省份(例如相差500分),你應該選擇物理!
3. 對于剩下的科目,選擇你最擅長的一門/選擇符合你志向的一門
對于有志于學醫的學生來說,一般化學和生物就足夠了。 這取決于你是否擅長生物。
全文學習心得(供有興趣選擇全文的同學參考) 1、各科目
歷史:歷史是我最好的科目。 高中歷史學習的內容與初中相似,但主題與初中略有不同。 初中歷史考試基本上是要求你背內容,但是高中幾乎不需要背歷史。 從我和同學們的成績來看,政治、歷史、地理三科中,歷史是最容易拿分的學科。
政治:政治是我擅長的學科。 我個人認為學起來并不難,而且是政史地三科中主觀性最差、答案最確定的一科。
地理:我個人不建議你盲目選擇地理,除非你的地理真的很頂尖。 (原因見上文第8點)
與理科比較:確實,學文科比學理科舒服多了,但是考試的不確定性很高。 比如我高一考試的時候,有半個學期沒有學化學。 我只是在考前兩個月看了基礎知識,過了幾套題,就取得了92/100(A級)的成績。 我還認真學習了一個學期的地理。 考試時我自我感覺良好,但只得到了78/100分。 雖然也是A,但是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科學確實可以給人可靠的方向感。 與文科一樣形而上學。
2. 課堂氛圍
我不是批評全文的學生。 說實話,權文班的學習氛圍確實是全校最差的。
首先,大多數藝術生都會選擇全文,所以全文課上總有那么幾個人顯得比其他人更悠閑,而且大部分都是藝術生。 藝術類學生普遍對文化課重視不夠,很容易偏離課堂的學習節奏。 (此說法并不針對所有藝術生,僅描述我在高中時的所見所聞。)
其次,即使不是藝術生,真正認真學習的人也是屈指可數。 認真學習的人似乎有點奇怪,學習氛圍也相當一般。
3.師資
重點高中的主要師資力量基本都集中在綜合課,所以想要選擇綜合課的學生一定要有遇到教學水平較差的老師的心理準備。
而且政治、歷史、地理這三門科目更考驗老師的教學能力。 我很明白這一點。 高中時,我有一位歷史老師和一位政治老師。 改變前后的經歷簡直太棒了……尤其是歷史。 換老師之前,我只有60、70級,換老師之后,我只跟老師學了一半。 本學期穩定在80以上。
優秀的老師往往能傳授一些高效的方法。 聽了他們的話,你真的會有一種恍然大悟、恍然大悟的感覺。 而且,文科的多項選擇題主觀性很強。 無論是看教具還是自己揣摩,都很難得到完全正確的解釋,更不用說總結成做題的規則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文科確實很難理解。 需要一位偉大的老師。
如今網絡發達,但你顯然找不到理科那么多優秀的文科老師,而且聽網紅老師上課的學習效果顯然不如你的教學效果。學校老師。 網課面向全國開放,每個省份的高考評分標準也不同,所以網紅老師的方法可能并不適合所有人。 這也體現了科學的優勢:即使你身邊沒有優秀的老師,你仍然可以通過助教和在線課程了解你所學到的知識。
個人經歷(勸阻勸文學生再次退學)
我選擇了全文。 至于當時為什么選擇全文,聽起來很神奇。
首先,我小時候從未真正學過科學。 我小學時對奧數一無所知,數學最低分是83分(對于小學生來說,如果你的成績低于85分,就說明你的水平一般)。
初中的理科科目也有好有壞。 高考數學考試,我只考了90分(滿分120分)。 物理化學一直在85左右,幸好中考前更加努力,成績在90以上,表現異常出色。他文科的學習成績比較頂尖,英語、政治、歷史成績滿分。
以我高中之前的水平來看,只能說我的理科成績相當一般。 進入高中后,我的理科科目確實被打垮了。 高一學期,我的理科成績一直在班級中下游(即使我努力學習)。 至于文科,我高一的時候學得不多。 我幾乎處于班上的中間位置,離頂尖還差得很遠。
高一剛結束我們就分科了,當時這個消息有點突然。 另外,我實在是很討厭這些我永遠學不到的理科科目,而且對自己的文科水平抱有一定的幻想,所以我不顧家人的勸阻,頂著眾人的意見選擇了全文課——這個專業是最少的。覆蓋范圍和最大的風險。 的主題選擇。
高考、填寫申請表的那段日子,確實是我一生中最絕望的時刻。 當我打開專業目錄時,只有中文的法律、金融、會計,一堆垃圾管理,還有我不知道如何找到工作的文學、歷史、哲學。我原本以為我可以報考中醫或者一些針對性鄉村醫生,但是這些一般都要求你選生物! 那么如果你選擇生物學呢? 文科生的名額所剩無幾。 經過深思熟慮,我在家人和朋友的建議下決定報考護理專業。 這可能是少數不限制全文學生的醫學專業之一。 然而,我當時申請的大學只預留了5個文科生名額。 幸運的是,我后來沖破了界限,進入了這所大學。
至于我為什么不重考高中物理單獨講題,一方面是因為我是個膽小鬼,我怕重考后會比現在考得更差; 另一方面,我們城市的復讀學校很少,最好的甚至將全文學生安置在非常偏遠的校園。 (由此可見全文學生的處境是多么的悲慘)。
總之,我奉勸各位高中生盡量從實際出發。 當然,選擇了就不要猶豫,沖上去就可以了!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