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機械、函數、內能知識點總結。 放假的時候也可以讀一下。
更多初高中知識和資料,可以在物理大師app中查看和獲取~
力與運動知識總結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始終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牛頓第一定律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推廣出來的,所以不能用實驗來證明這個定律)。
2.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的性質稱為慣性。 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
3、物體的平衡狀態:當一個物體受到多種力的作用時,如果它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些力是平衡的。 當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達到平衡時,稱為二力平衡。
4、兩個力平衡的條件:如果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條直線上,那么當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時,兩個力的合力為零。均衡。
5. 物體不受任何力或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簡單機械及工作知識總結
1、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桿稱為杠桿。
2.什么是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1) 支點:杠桿圍繞其旋轉的點 (o)
(2)功率:使杠桿轉動的力(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4)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L1)的距離。
(5)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3、杠桿平衡的條件:功率×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寫為:F1L1 = F2L2 或寫為。 這個平衡條件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杠桿原理。
4. 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平衡時L1>L2、F1
(2) 輕松操縱桿:L1F2。 特點是費力但省距離。 (如釣魚竿、理發剪刀等)
(3)等臂杠桿:平衡時L1=L2,F1=F2。 特點是既不節省勞動力,又不屬于勞動力密集型。 (例如:余額)
5、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動力方向。 (本質上是等臂杠桿)
6、動滑輪的特點:節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需要距離。 (本質上,動力臂是一個長度是阻力臂兩倍的杠桿)
7、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初中物理運動和力知識點,滑輪組利用幾段繩子來懸掛物體。 用于提升物體的力是物體重量的一小部分。
1、做功有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另一個是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的距離。
2、功的計算:功(W)等于力(F)與物體沿力方向移動的距離(s)的乘積。 (功=力×距離)
3、功的公式:W=Fs; 單位:W→焦耳; F→牛頓; s→米。 (1 J = 1 N·m)。
4、工作原理:使用機械時,人所做的工作等于不使用機械直接用手完成的工作。 換句話說初中物理運動和力知識點,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節省工作量。
5、斜面:FL=Gh 斜面的長度是斜面高度的幾倍,推力是物體重量的幾分之一。 (螺絲和蜿蜒的道路也是斜坡)
6、機械效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稱為機械效率。
計算公式:Phas/W=η
7、功率(P):單位時間(t)內完成的功(W)稱為功率。
計算公式:。 單位:P→瓦; W→焦耳; t→秒。 (1 瓦 = 1 焦耳/秒。1 千瓦 = 1000 瓦)
機械能和內能知識總結
1、如果一個物體能夠做功,那么這個物體就有能量(能量)。
2、動能:物體因運動而具有的能量稱為動能。
3、運動物體的速度和質量越大,其動能就越大。
4、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5. 重力勢能:物體因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
6、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起的高度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
7. 彈性勢能:物體因彈性變形而具有的能量。
8、物體的彈性變形越大,其彈性勢能就越大。
9、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 (機械能=動能+勢能)單位是:焦耳
10、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換。
方法有:動能、重力勢能; 動能、彈性勢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類大量利用的機械能有風能和水能。
1、內能:物體內部做不規則運動的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稱為內能。 (內能也稱為熱能)
2、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內能越大。
3.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不規則運動。
4、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兩種:做功和傳熱。 這兩種方法相當于改變了物體的內能。
5、物體對外做功時,物體的內能減少;
當外界對物體做功時,物體的內能就會增加。
6.物體吸收熱量。 當溫度升高時,物體的內能增加;
物體會放出熱量,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部的能量就會減少。
7. 所有能量的單位是:焦耳。
8、熱量(Q):在熱量傳遞過程中,傳遞的能量稱為熱量。 (關于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
9、比熱(c):當某種物質每單位質量的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釋放)的熱量稱為該物質的比熱。
10. 比熱是物質的一個屬性。 它不隨物質的體積、質量、形狀、位置、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只要物質相同,比熱就相同。
11、比熱的單位為:焦耳/(kg·℃),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12、水的比熱為:C=4.2×103焦耳/(kg·℃)。 其物理意義是:每公斤水的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釋放)的熱量為4.2×103焦耳。
坐等三連擊~
您的支持是小編持續更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