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 A、D、E、H、I (2) E、H、I (3) F、JB、C 分析 (1) 本題給出的選項中,物理量包括密度、加速度、質量、長度、時間,所以用“A、D、E、H、I”填空。 (2)本題給出的選項中,在國際單位制中,選取的基本量是質量、長度、時間,故填空為“E、H、I”。 (3)本題給出的選項中,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是千克和秒,導出單位是米/秒和牛頓。 因此,第一個空格填入“F、J”,后兩個空格填入“B、C”。 1.介紹單位制的理解。 探索運動員的最快速度可達10m/s,騎輕便摩托車的速度為35km/h。 (1) 學生只能依賴給定的兩個速度的數值。 你能判斷運動員的最快速度和輕便摩托車的速度之間的關系嗎? (2) 以上兩個速度哪個較大? 答案(1)否。(2)10 m/s=36 km/h>35 km/h,因此運動員的最快速度較大。 知識深化 1、單位制:基本單位和派生單位共同構成單位制。 2、國際單位制 (1)不同的單位制容易出現換算錯誤,這對于國際科技交流和商業交易極為不便。 因此,有必要在國際上實行統一的單位標準。 1960年第11屆國際度量衡會議制定了國際公認的涵蓋所有計量領域的單位制,稱為國際單位制,簡稱SI。 (二)國際單位制中的七個基本量及相應的基本單位 物理量名稱 物理量符號 單位名稱 單位符號 長度 l 米 m 質量 m 千克(千克) kg 時間 t 秒 s 電流 I 安培 [安培] A熱力學溫度 T open [irvin] K 物質的量 n, (ν) 摩爾 [mol] mol 發光強度 I, (Iv) Can [dela] cd 表示厘米 (cm)、公里 (km)、小時 (h)、分鐘(min)是基本量的單位,但它們不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 (多選)下列關于單位制及其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基本單位和派生單位共同構成單位制 B. 選用的基本單位不同,形成的單位制也不同不同 C. 在物理計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用同一單位制的單位表示,只要公式應用正確,結果的單位也一定用該單位制的單位表示 D. 一般來說,物理公式主要確定各種物理量之間的數量關系,但不一定確定單位關系。 回答ABC
()A.rice
尺子、彈簧測力計、秒表 B. 米尺、彈簧測力計、量筒 C. 數量
量筒、天平、秒表D.米尺、刻度答案、秒表D2、單位制應用指導學習,如
,圖1所示圓錐體的高度為h,底半徑為r。 同學背的乘積錐圓公式是V=πr3h。 圖 1 (1) 錐體
h 的高度和半徑 r 的 SI 單位是什么? SI 體積單位是什么? (2) 將h和r的單位代入
輸入,計算出的V公式πr3h=體積V的單位是什么? 這是否意味著該公式是正確的? 答案(1)是錯誤的。 米 (m) 米 (m)
蓋 (m3)(2) 由平方米 V=πr3h 可得
V的單位是m4,與國際體積單位m3不一致,說明公式錯誤。知識深化單位制
四 1.簡化計算過程的單一主要應用表達式:解決問題和計算時,已知量都是
采用國際單位制,計算過程中無需寫入。
要找出每個數量的單位,只需在公式末尾寫下您要查找的數量的單位即可。 2.物理量單位的推導:物理公式決定了各物理量的數量關系,也決定了各物理量的單位關系,所以
我們可以根據物理公式中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推導出物理量的單位。 3.判斷
比例系數的單位:根據示例公式中物理量的公式位置關系,可以判斷比例系數中是否有數字。 例如,公式F=kx中k的單位為N/m,Ff=μFN中μ中沒有數字。
無 F = k 單位為 kma,單位。 4.單位制可以
檢查單個物理量關系式的正確性:根據物理量的級別,如果發現單元中某個公式有問題,
或者所得結果的單位與采用的單位制中的數量單位不一致,則公式或計算結果一定是錯誤的。為了安全起見
安全,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高速公路的最高速度限制是已知的
,=120 km/hv 假設前方車輛突然停下,駕駛員注意到這種情況并控制剎車,直到汽車啟動
開始減速所需的時間(即反應時間)t = 0.50 s。 汽車制動時受到的阻力f為F力0.40乘以汽車重量。
,那么高速公路上車與車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x是多少? (力加速度g取10m/s2,結果保留
三個有效答案)號碼156 m
解析基本單位和導出單位共同構成單位制。 選項A是正確的。 選擇的基本單位不同,形成的單位制也不同。 選項B正確。 在物理計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以同一單位制單位表示。 只要公式應用正確,結果的單位一定是該單位制中的單位。 選項C正確; 物理公式可以確定各種物理量之間的數量關系,也可以確定單位關系。 選項D錯誤。訓練一(2019·岷縣一中、高中期末考試)“國際單位制力學的三個基本物理量”可以用哪套儀器測量?
= 120 km/h = m/s, v 反應時間,小車勻速運動,1 運動距離 x 距離 =.tv 假設小車正在剎車
小車的加速度為a,小車的質量為m,則
有a===0.40g=4m/s2從動制動器
當汽車停下來時,汽車移動的距離為x2=,所需安全距離=x1+x2=
vt+×=0.50m+m≈156m。 用于訓練2個1個對象
在2N的外力作用下,求10cm產生的加速度s2/物體的質量是多少?下列量
另一種求法,其中單位使用正確、簡潔、規范() A. m==kg=0.2 kgB. m===20=20kgC. m==kg=20kgD. m===20 kg 答案C 公式應用分析
進行定量計算時,還必須將單位代入計算中。 用單位進行計算時,單位換算必須準確。可以
如果問題中已知量的單位用國際單位表示,則計算結果的單位也用國際單位表示。 這是
這樣,統一已知量的單位后,就不需要將每個量的單位一一寫出來了。 只需在數字后面寫上正確的單位即可。
那已經消失了。 選項 A 正確 = 10 cm/s2a 有不同的單位。 B項的解題過程是正確的,但D項的數據很簡單。
最后沒有單位,只有C項的操作正確、簡潔、規范。 (2019·廈門市
高中第一學期結束)一滴雨滴落在空中。 當速度較大時,它受到的空氣動力阻力與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其比值與其截面積成正比,S為f=kFv2,則比值系數k的單位為()A。 kg/m4 示例 B. kg/m3C. kg/m2 D. kg/m 答案 B 分析將 Ff = kS
v2變形為k=,采用國際單位制,其中Ff的單位為N,,kg·m,即/s2S的單位為m2,二次速度的單位為
將(m/s)寫為2。將這些單位代入比率系數k,單位為kg/m3。 B 是正確的。 1.(單位制的認識)(2019·江門市
高中第一學期末),下列關于單位制的說法正確的是()A.在國際單位制中,力學的三個基本單位分為
另外,時間單位m是長度單位s,力單位是NB。 長度是一個基本量,其單位m、cm、mm都是國際單位制C中的基本單位。在公式F=ma中,各量的單位可以為
隨意選擇FD,取=ma即可獲得
求出N1,得到力的單位=1 kg·m/s2 答案D 分析 在國際單位制中,力學的三個基本量分為:
長度、質量的單位分別為gm、k、s、時間,故A錯誤; 長度是一個基本量,其單位m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 厘米和毫米不一樣。
解析
采用國際單位制的單位,故C錯誤; 常見的F=ma中,各物理量的單位都是
使用SI單位,我們可以得到力的單位1 N = 1 kg·m到s2,因此D是正確的。 2.(單位制的應用)(多選)使用國際單位制
對于下面的表達式,可能正確的是 x=at (x 是位
位移 a 是加速度,t 是時間)B。 ,a=μg(a為加速度,μ為動摩擦力
摩擦系數,g 為重 F)C。 力加速度 = m(F 是力,m 是質量,
v 是速度,R 是半徑)D.
=(v為速度,R為半徑,g為重量BD)答案力加速度分析x為位置
shift,m,a是加速度,國際單位是m/,國際單位2st是時間,國際單位是s高中物理單位x,所以
at的國際單位是m/s,所以x=at是錯誤的,A是錯誤的; a為加速度,國際單位為m/s2,μ為動摩擦力
摩擦因數,無,單位g為重加速度高中物理單位x,國際單位為m/s2力,所以a=μg可能是正確的,B是正確的; F是力,國際單位是N,
,1 N=1 kg·m/s2,m為質量,SI單位為kg,v為速度,SI單位為m/s,R為
半徑; 國際單位是,國家,所以F=m是錯誤的,C錯誤mv是速度,國際單位是m/s,g是
重量是加速度,力的國際單位是m/s2,R是半徑的國際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