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函數轉換公式
1、功:W=Fscosα(定義公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與s之間的角度}
2、重力所做的功:Wab=mghab{m:物體的質量,g=9.8m/s2≈10m/s2高中物理單位換算,hab:a、b之間的高度差(hab=ha-hb)}
3、電場力所做的功:Wab=qUab{q:電荷(C),Uab:a、b之間的電位差(V),即Uab=φa-φb}
4、電功率:W=UIt(通用公式){U:電壓(V),I:電流(A),t:通電時間(s)}
5、功率:P=W/t(定義公式){P:功率[瓦(W)],W:t時間內所做的功(J),t:做功所花費的時間(s)}
6、轎廂牽引功率:P=Fv; P level = Fv level {P:瞬時功率,P level:平均功率}
7、汽車恒功率啟動,恒加速度啟動,汽車最大行駛速度(vmax=P/f)
8、電功率:P=UI(通用公式){U:電路電壓(V),I:電路電流(A)}
9、焦耳定律:Q=I2Rt {Q:電熱(J),I:電流強度(A),R: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10、純電阻電路 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動能:Ek=mv2/2{Ek:動能(J),m:物體質量(kg),v:物體瞬時速度(m/s)}
12、重力勢能:EP=mgh{EP:重力勢能(J),g:重力加速度,h:垂直高度(m)(距零勢能面)}
13、電勢能:EA=qφA {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從零勢能表面)}
14、動能定理(當物體做正功時,物體的動能增加):W sum = mvt2/2-mvo2/2 或 W sum = ΔEK {W sum: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物體ΔEK:動能變化ΔEK = ( mvt2/2-mvo2/2)}
15、機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或mv12/2+mgh1=mv22/2+mgh2
16、引力功和引力勢能的變化(引力功等于物體引力勢能增量的負值)WG=-ΔEP
筆記:
(1)功率的大小表示做功的速度有多快,做功的大小表示轉換成能量的多少;
(2)O0≤α
(3)重力(彈性、電場力、分子力)做正功時,重力(彈性、電、分子)的勢能減小
(4)重力做功和電場力做功都與路徑無關。
(5)機械能守恒的條件:除重力(彈力)外,其他力不做功,只是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換;
(6)其他能量單位換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
(7)彈簧的彈性勢能E=kx2/2與剛度系數和變形量有關。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可以理解
高中生要積極聽課,認真聽老師說的每一句話,熟記高中物理概念的定義。 這就是“知其所以然”,老師講解的過程就是“知其所以然”和理解。 , 將會被使用。
牢牢記住
尤其是基本概念。 定義、規律、結論等等,不把這些當作能不能記住的知識。 如果低估了,高中生對物理問題的理解和應用就會受到阻礙,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會因為概念不清而失分。 、掌握三個基本:明確基本概念、熟悉基本規則、了解基本方法。 這些都是需要記住的類別。 只有這樣,高中生學物理才會游刃有余,各種問題才會迎刃而解。
將使用
能應用是提高績效的基礎。 就是對概念、公式等要靈活掌握,靈活學習、靈活應用高中物理單位換算,而不是死記硬背。 不同的題型采用不同的解題方法,公式的運用也應靈活多變,從而達到正確解題的目的。 比如,牛頓運動三定律、什么是動量、為什么動量守恒等動力學的基本概念,如果只停留在文字上,是很枯燥甚至難以理解的。 這些知識會影響整個機制。 學習過程。 因此,在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盡量將這些概念性內容融入到各種題型中,內化為高中生的基礎知識,并尋找新的思路。 學習起來會容易很多。 學習的好處將會成倍增加。
練得好
高中物理知識分為幾個部分,每個內容既相互聯系又有所不同。 因此,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實踐是非常必要的。 俗話說,熟能生巧。 你練習得越多,你就會越熟悉。 每個知識點之間都可以形成一定的類比,高中生可以將前前后后的知識融會貫通,由點到面地綜合運用。
看過《高中物理函數換算公式匯總》的人還看過:
1.高中物理作業總結及能量換算公式
2.高中物理作業總結及能量換算公式
3.高中物理和機械能知識點總結
4.高中物理基礎知識總結
五、高中物理教學總結與體會
6.大二物理選修課3-2《傳感器的應用》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