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的力學問題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壓力”問題,一類是“浮力”問題。 最難的是綜合題,把兩者結合起來,然后和簡單的機器聯系起來。
今天我們用五道“壓”題來突破中考物理題中的一些難點和易錯點。 希望對處于中考沖刺階段的初中生和處于期末復習期的二年級學生有所幫助。
問題一:【壓力公式! p=ρgh】
根據壓力定義公式p=F/s,推導出均勻實心圓柱體的壓力公式p=ρgh。 這個公式既適用于液體圓柱體,也適用于均勻固體圓柱體! 在這道題中使用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立即得出結論:p 與 h 成正比,與任何其他量無關! 因此本題答案選A。
但很多同學錯誤地選了C,他們認為A對地面的壓力比B對地面的壓力大,而且A的底部面積也更大,所以理所當然地認為A對地面的壓力比B對地面的壓力大。兩者是平等的!
這種毫無根據的“想當然”,是中考做物理題時的大忌! 一定要記住,任何結論都必須有根據! 所謂基礎就是物理公式、物理定理、定律等等!
第二個問題:
在這道題中,我們知道兩個容器的質量相等,即重力相等。 由于桌面上的容器壓力相等,根據p=F/s,當受力面積也相同時,兩個容器對地面的壓力一定相等!
這個壓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和液體的重力之和。 可以得出結論,兩種液體的重力一定相等,即兩種液體的質量一定相等。 根據m=ρv,可以看出,由于液體A的體積較小,因此液體A的密度更大!
因此,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可以用p=ρgh立即斷定液體A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更大! 故選A。
問題三:【托里拆利實驗中h的真正含義】
一看到這道題,你應該立刻就知道這個檢驗是關于托里拆利實驗中h的含義。 h的含義不是指斜管內水銀柱的長度,而是指“管內外水銀表面的垂直高度差”。 ! 因此,無論玻璃管如何傾斜,本實驗中水銀柱的垂直高度差是不變的。 因此,這個地方的大氣壓值并不是760mm。
另外初三物理計算題及答案,玻璃管進入水銀罐的深度對大氣壓值沒有影響。 當管口向上或向下壓時,“管內外垂直高度差”不會改變!
很多初中生都會先入為主地認為標準大氣壓下測得的760mm是不變的,所以沒有經過思考甚至沒有仔細看圖就錯誤地選擇了A。
問題4:
本題中,如果使用液體壓力公式p=ρgh,則無法確定AB點之間的壓力關系。 因此,我們只能用另一個公式p=F/s來解決問題。
已知兩種液體的質量相等。 A液體體積小,因此密度高。 我們以兩點AB以下的液體為研究對象。 由于兩種液體的體積相等且液體A的質量較大,因此兩種液體的總質量必定相等。 ,那么 A 點上方液體 A 的質量一定小于 B 點上方液體 B 的質量!
使用p=F/s,可以看出B點的壓力更大。
同理我們可以得出第二個填空題。
問題5:
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好的綜合性問題。
這類題往往考查兩個知識點:
1、“液體壓力、壓力”和“固體壓力、壓力”的計算方法。
2、決定“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僅取決于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度。 比如這道題,這兩個因素都沒有改變,所以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 由于勻速運動,力是平衡的。 所以水平拉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所以水平拉力相等!
在這道題中,由于兩種液體的體積左側較小,右側較大,而它們的質量相等,所以液體的密度左側較大,右側較小。 根據液體壓力公式初三物理計算題及答案,在h相同的前提下,液體壓力左邊大,右邊小! 因此本題答案選B。
臨近中考的初三應屆生,請大家總結總結錯題! 只有錯題才是最有價值的題,只有研究錯題才能最快提高物理成績!
《中考學子物理八套錯題》欄目總結了幾乎所有中考物理知識點、常見錯誤和易出題、各種必考方法和技巧,以及各種必須得出的結論! 是初中生快速提高物理成績、查漏補缺、取長補短最實用的資料!
需要全套錯題的朋友請點擊下面欄目鏈接:
您也可以點擊我的頭像,然后點擊專欄查看相關物理知識匯總!
中學生朋友們,養成總結總結的習慣,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