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們,我會利用一些空閑時間來分析一下我們南京工業大學機械考研的重點和難點。 我希望它能幫助你。
1.復習參考書
1.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第一卷)(第二版)。 范元勛、張青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9
2.機械原理(第八版)。 孫歡、陳作模、葛文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復習要點第一章簡介(未測試)
1.機械原理、機械、機器、機構的研究對象
2.機械原理課程內容
三、機械原理課程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平面機械結構分析(難度:2星)
一、研究組織結構分析的目的
2.平面運動副及其分類
3.平面機構運動簡圖
4.平面機構的自由度
焦點: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真題舉例: 1.計算下列機構的自由度。 如有復合鉸鏈、局部自由度、虛約束等,應明確指出; 并表明該機構具有確定的運動條件。 (2005年真題第一題)
第三章 平面機構運動分析(難度:3星)
一、制度運動分析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2.速度瞬時中心法及其在機構速度分析中的應用
3.采用相對運動圖法(基點法、重合點法)分析機構的運動
要點:利用瞬時中心法和相對運動圖法(擴展分量法)進行機構運動分析
真題類型:2、如圖所示機構中斜面機械效率特點,已知lAB=30mm,lAC=70mm,lCD=15mm,勻速角速度ω1=10rad/s,轉向方向如圖所示,Φ1=45°。
1、取μ1=1mm/mm,畫出機構的簡單運動圖;
2.用相對運動圖法求構件3的角速度ω3和角加速度ε3。(20分)(2005年第2題)
第四章 平面連桿機構及其設計(難度:三顆半)
1.平面連桿機構的應用及其設計中的基本問題
2.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及演化
3、平面四桿機構主要工作特性:行程速度變化系數、壓力角、傳動角、死點
4、曲柄存在的條件
5.平面四桿機構圖形化設計
重點:平面四桿機構的類型和工作特性(壓力角、傳動角、行程速度變化系數)、曲柄存在條件、平面連桿機構圖形設計。
真題型:3、如圖所示連桿機構中,已知lAB=15mm,lBC=45mm斜面機械效率特點,lCD=35mm,lAD=40mm,lCE=40mm,e=15mm,構件1為原動件部分。
1、畫出Φ1=60°時機構的運動示意圖,并標出曲柄搖桿機構ABCD的極角θ和滑塊的行程H。
2、如果要求滑塊6從左向右快速移動,試確定曲柄1的轉向方向(20分)。 (2005年問題3)
第五章 凸輪機構及其設計(難度:三顆星)
1.凸輪機構的應用及分類
2.被驅動部件的常見運動規律及運動特性
3.根據給定的運動規律——圖解法設計凸輪輪廓
4.凸輪機構基本尺寸的確定、壓力角與基圓半徑的關系、滾子半徑的選擇
要點:反演法設計凸輪輪廓的原理及應用、凸輪機構的運動特性、從動件的運動規律與凸輪參數(壓力角、基蝸桿圓半徑、滾子半徑)的關系
真題舉例: 4、凸輪機構如圖所示。 凸輪為偏心輪,轉向如圖所示。 已知:R=32mm,lOA=10mm,e=15mm,試在圖上標出:(20分) (1)凸輪基圓半徑ro; (2)圖中所示位置處從動件的壓力角ɑ; (3)在從動件最大行程時,用反轉法確定從動件與凸輪的相對位置,并在圖上標出最大位移Smax。
4、凸輪機構如圖所示。 凸輪為偏心輪,轉向如圖所示。 已知:R=32mm,lOA=10mm,e=15mm,試在圖上標出:(20分) (1)凸輪基圓半徑ro; (2)圖中所示位置處從動件的壓力角ɑ; (3)在從動件最大行程時,用反轉法確定從動件與凸輪的相對位置,并在圖上標出最大位移Smax。
第六章齒輪機構及其設計(難度:三顆星)
一、齒輪機構的應用及分類
2.平面齒輪機構齒形嚙合的基本規律
3.漸開線及其性質
4.漸開線齒形的嚙合及特點
5.漸開線標準正齒輪基本參數及幾何尺寸
6.漸開線直齒輪傳動、齒輪安裝的嚙合過程及正確的嚙合條件
7.漸開線齒輪傳動的重合度
8.漸開線齒輪傳動的無齒隙嚙合
9.漸開線齒形切削原理
10.漸開線齒廓的根切、標準齒輪不根切的條件、齒輪位移
11.變速齒輪傳動、無齒隙嚙合方程、位移齒輪傳動參數計算
12.平行軸斜齒圓柱齒輪
13.蝸輪傳動
14.錐齒輪機構
要點:傳動原理、直齒、斜齒圓柱齒輪的特點及傳動參數計算、重合度計算、變位齒輪原理及參數計算
真題舉例: 5、一對正嚙合的漸開線標準外嚙合正齒輪機構,齒數z1=30,傳動比i12=2.5,壓力角ɑ=20°,模數m =10mm,試求下列量的值:(1)齒輪2的節圓、基圓和齒根圓半徑r2、rb2、rf2; (2)齒厚s、基節距pb和標準中心距a; (3) 當安裝中心距a'比標準中心距a大2mm時,嚙合角a'和節圓半徑r1'、r2'。 (20分)
第七章齒輪系統及其設計(難度:2星)
1.齒輪系及其分類
2.定軸輪系傳動比計算及應用
3.行星輪系傳動比計算及應用
4.復合輪系的傳動比及應用
焦點:行星齒輪系和復合齒輪系的傳動比計算
真題類型:如圖所示的齒輪系中,已知每個輪的齒數為z1=60,z2=40,z2'=z3=20,z4=20,z5=40,z5' =z6,z7=60,蝸桿為z6'=1,旋轉方向如圖所示。 若輪1按圖中所示方向轉動,求出i17的尺寸,并在圖中標出蝸輪7的轉動方向。 (20分)
第八章 其他常用機構(少量測試)(難度:一星)
1、萬向聯軸器機構和螺桿機構
2.間歇運動機構
3.非圓齒輪機構
聚焦:常用間歇運動機構及其特點
第九章 平面機構受力分析(難度:3星半)
1.運動副摩擦力和反作用力的測定
2.平面機構動靜力分析
3.速度多邊形杠桿法
4、機構的機械效率和自鎖性
重點:考慮摩擦的運動副反作用力的確定、機構的動靜力分析方法、機械效率的分析計算。
真題類型: 7.如圖所示為斜面機構。 滑塊在垂直力Q(包括重力)和平行斜面力F的作用下作勻速運動。 滑塊與斜面之間的摩擦系數為f。 試推導: (1)滑塊 滑塊勻速上升時機構的效率; (2)滑塊勻速下降時機構的效率和自鎖條件。 (15分)(2005年真題)
第10章機械系統動力學(難度:2星)
1.作用于機械的驅動力和阻力的類型
2.單自由度機械等效動力學模型
3.運動類型的機器方程及其解
4、機械速度波動及其調整
5.機械運轉平均速度及不均勻系數、飛輪設計
研究方向:單自由度機械等效動力學模型及等效參數計算、機械周期運動速度波動的調節方法
真題類型:機器一個運行周期內的Fr如圖所示。 圖中的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有效質量Mb=10kg,Lab=100mm,部件1的平均轉速Wm=25rad/s,δ=0.05,飛輪安裝在構件11上,飛輪的轉動慣量最小2.求最大角速度和最小角速度(2019真題)
第十一章 平面機構的平衡(難度:2星)
1.平衡目的和分類
2.剛性旋轉部件的平衡:靜、動平衡的條件和方法
3、平面機構的平衡
焦點:剛性轉子平衡計算
真題類型:圖中為圓盤形旋轉零件,圓盤半徑R=40mm。 質量分布在三個質量塊上。 質量為M1=100g,M2=140g,M3=160g。 M1和M3的質心位于水平軸上。 ,M2的質心在縱軸上,質量塊質心的矢量直徑為r1=50mm,r2=100mm,r3=75mm。 試求出需要添加的平衡質量Mb的質量和位置rb。 (2006年真題)
歡迎22名同學加入我們,共同探討專業課程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