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專題12 春季問題解決策略 返回導航下一頁 上一頁 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卷 關鍵能力 協作探索 課堂測試與鞏固演練 課堂作業 成績標準 返回導航 下一頁 上一頁 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冊1 在中學階段,所有涉及到的彈簧都不考慮其質量,稱為“輕彈簧”,這是常見的理想化物理模型。 春季題多為綜合題,涉及知識面廣,要求能力強。 他們是高考的難點之一。 返回導航 下一頁 上一頁 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卷如圖A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放在兩條長度分別為l1和l2的細線上。 l1的一端懸掛在天花板上并與垂直線相連。 直線方向之間的夾角為θ,l2水平拉直,物體處于平衡狀態。 現在切斷l2并求物體在切斷瞬間的加速度。 返回導航 下一頁 上一頁 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冊(一) 下面是一位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解法:假設線l1上的拉力為T1,線l2上的拉力為T2,重力為mg,物體在三個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T1cos θ=mg,T1sin θ=T2,T2=mg tan θ。 線被切斷的瞬間,T2突然消失高中物理彈簧質量,物體獲得與T2相反方向的加速度。 因為mg tan θ=ma,所以加速度a=g tan θ,方向與T2的方向相反。 你認為這個結果正確嗎? 請對此解決方案發表評論并解釋原因。 返回導航 下一頁 上一頁 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卷 【解答】(1)結果不正確。 由于l2被切斷的瞬間,l1上的拉力大小突然發生變化。 此時,T1=mg cos θ,a=gsin θ。
返回導航 下一頁 上一頁 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卷(2)如果將圖A中的細線l1改為長度相同、沒有質量的輕彈簧,如圖B所示高中物理彈簧質量,其他條件不變,求解步驟與(1)完全相同,即a=g tan θ。 你認為這個結果正確嗎? 請解釋原因。 【答案】(2)結果正確。 由于力矩l2被切斷,彈簧l1的長度不會突然改變,T1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變。 返回導航下一頁 上一頁 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卷 C 返回導航 下一頁 上一頁 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卷 返回導航 下一頁 上一頁 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冊 返回導航下一頁頁 上一頁 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冊:兩塊木塊A、B疊放在一根垂直的輕彈簧上。 如圖所示,已知木塊A和B的質量分別為0.42千克和0.40千克。 彈簧的剛度系數k=100N/m。 ,如果一個垂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塊A上,A將從靜止開始以0.5m/s2的加速度垂直勻速運動(g為10m/s2)。 當木塊A做勻速垂直運動時,求力F的最大值。 返回導航 下一頁 上一頁 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冊【思路提示】通過對這個物理過程的分析,求出兩者分離的臨界點物體確定,即當兩個物體在彈簧作用下的加速度和速度相同且相互作用的彈力恰好分開時,FN=0。 【答案】4.41 N 返回導航 下一頁 上一頁 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卷 【解析】當F=0時(即不加垂直向上的力F時),假設A、B疊在一個彈簧上,處于平衡狀態。 彈簧的壓縮量為輕量化彈簧,k1>k2; a和b代表質量分別為ma和mb的兩個小塊,ma>mb。 彈簧和塊如圖所示懸掛。
現在要求兩個彈簧的總長度最大,則()A。 S1 在頂部,a 在頂部 B. S1 在頂部,b 在頂部 C. S2 在頂部,a 在頂部 D. S2 在頂部,b 在頂部 D 返回導航 下一頁 上一頁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卷 返回導航 下一頁 上一頁 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冊 返回導航 下一頁 上一頁 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卷 2、如圖所示,木塊A和由輕彈簧連接的B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勻速向右運動。已知A、B的質量分別為m1=7kg、m2=6kg ,與水平地面的動摩擦系數均為0.20,彈簧剛度系數為400 N/m。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為g,取10m/s2,求:返回導航,下一頁,上一頁,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冊(1)拉力F的大小; 答案:(1)26 N,返回導航,下一頁,上一頁,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卷(2)彈簧的伸長量x。 答案:(2)3.5×10-2 m 返回導航 下一頁 上一頁 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卷 1、如圖所示,輕彈簧上固定一塊沒有質量的薄板,重物被放置在薄板上。 手向下壓縮重物到一定程度后,突然松開手,重物就會被彈簧彈出。 彈射過程中(重物與彈簧分離之前)重物的運動為() A. 保持加速 B. 勻加速運動 C. 先加速后減速 D. 先減速運動再加速運動 C返回導航 下一頁 上一頁 人民教育物理必修課第一冊 分析: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取決于所受的外力。 因此,對物體進行精確的受力分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受到重力和彈簧力的作用。當你第一次放手時,彈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物體加速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