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斜坡高度為1m,長度為3m。 工人沿斜坡方向用400牛的力將重840牛的箱子推到車上。 工人在這個過程中所做的有用功是,機械效率是。
斜面的長度為L,高度為h。 將重量為 G 的物體沿斜面從斜面底部以恒定速度拉至斜面頂部所需的拉力為 F。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 ]
圖中是一個實驗組用來探索“斜面機械效率與斜面傾斜程度之間的關(guān)系”的實驗裝置。 實驗過程中物理資源網(wǎng),他們用彈簧測力計將同一個木塊沿著粗糙度相同的斜面向上拉動,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 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1)第一個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指示如圖所示,此時的拉力為。
(2) 在第二次實驗中,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
(3)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我們還可以得出結(jié)論:當(dāng)坡度粗糙度相同時,坡度越陡,機械效率越高(填寫“高”或“低”)。
(4)從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還可以推斷出,當(dāng)高度相同時,坡度越長(填“省力”或“省力”)。
物理活動課上,學(xué)生們騎自行車穿過斜坡。 小明直線跑到坡頂,小紅則沿著“S”形路線騎行到坡頂。 當(dāng)他們到達坡頂時,兩人進行了一次充滿感情的交談。 對話,如圖所示。
(1)為了驗證小明的說法,他們設(shè)計了一個測量斜面機械效率的實驗:
①如圖所示,使用的設(shè)備是一塊長木板,一塊木塊1,一塊木塊2。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一把尺子和一個
②實驗時,需拉動木塊1移動。
③他們進行了三個操作:A、B、C:
A:用長木板和木塊2形成如圖所示的斜面。 將木塊1從斜面底部拉至圖中所示位置。 機械效率測量為 η。
B:保持長木板和木塊2不動,將木塊1從斜坡的底部拉到頂部。 機械效率以 eta 來衡量。
C:將木塊2向右移動一定距離,然后將木塊1從斜坡的底部拉到頂部。 機械效率以 eta 來衡量。
在上述三個操作中,能夠驗證小明說法的兩個操作是。
④如果小明的說法正確,則兩次作業(yè)的機械效率之間存在關(guān)系。
(2) 如果小紅方法所依據(jù)的物理知識還有其他實際應(yīng)用,請舉例: 。
小明用600N的拉力F,在30秒內(nèi)將900N的重物沿斜坡向右上方勻速拉動3m。 在此過程中,重物的高度上升了1.5m。 拉力F的功率為,該過程中斜坡的機械效率為。
假設(shè)斜面上的長高比為5:2。 如果以勻速向上推重600N的物體,則沿斜面使用的推力至少為N。如果實際使用的推力為300N,則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物體所受的重力為G斜面越長機械效率越低,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從斜面的底部以勻速拉向頂部。 斜面的長度為L,高度為h,受到的阻力為f。 則斜面的機械力為 效率為
[ ]
A。
B.
C。
D .
在湛江港碼頭,小華看到工人用斜面將貨物推上車。 想起物理課上老師所講授的知識,小華想探究一下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小華提出如下猜想:
A.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與物體的重力有關(guān)。
B.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與斜面的傾斜度有關(guān)。 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小華用同樣的木板組成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并進行了實驗。 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1)實驗操作時,應(yīng)將木塊沿斜面向上拉; 實驗時為了增大木板的傾斜角度斜面越長機械效率越低,應(yīng)將木板下方的木塊向前移動(填“左”或“右”)。
(2)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第一個實驗中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第二個實驗中的總功為 。
(3)通過對比實驗一和實驗二的數(shù)據(jù),可以驗證小華的猜想(填寫字母); 通過對比實驗2和實驗3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4)本實驗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5)除了小華的猜想外,請猜測斜面的機械效率也可能與(寫一)有關(guān)。
小剛設(shè)計了一種高度可調(diào)的斜面,探討斜面的省力性、斜面的機械效率和斜面的傾斜度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 她首先測量了汽車的重量,然后用彈簧測力計將汽車沿著斜坡拉動,調(diào)整斜坡的傾斜角度θ并進行了多次測量,得到了下表所示的數(shù)據(jù):
(1) 上表中①、②、③空格對應(yīng)的數(shù)據(jù)為: 、 、 。
(2)分析上表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jié)論是:斜面的傾斜角度θ越大(可選:大或小),斜面越小(可選:省力或省力) ),斜面的機械效率為(可選:高)或低)。
(3)實驗時拉力的方向應(yīng)與斜面一致。
(4)如果要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與物體重量之間的關(guān)系,則需要保持不變,只改變斜面的光滑度。
如圖所示,利用平行于斜坡的力,將質(zhì)量為100kg的木箱從斜坡的底部勻速拉至斜坡的頂部。 斜面長5m,高1.6m。 此過程中斜面的機械效率為80%。 那么拉力所做的功就是。 拉力所做的額外功是。 (克=10牛/公斤)
0 24124 24132 24138 24142 24148 24150 24154 24160 24162 24168 24174 24178 24180 24184 24190 24192 24198 24202 24204 24208 24210 24214 24216 24218 24219 24220 24222 24223 24224 24226 24228 24232 24234 24238 24240 24244 24250 24252 24258 24262 2426 4 24268 24274 24280 24282 24288 24292 24294 24300 24304 24310 2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