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帕斯卡裂桶實驗”激發(fā)了我校物理興趣小組學生對“探索影響液體壓力的因素”的興趣。 他們進行了以下實驗研究:
(1)實驗前發(fā)現(xiàn),用手指輕壓或重壓U型管壓力表的橡膠膜時帕斯卡裂桶實驗,U型管總是出現(xiàn)如圖1所示的現(xiàn)象,正確的調整方法是:乙
A.將U型管內的液體倒出B部分.拆下軟管并重新安裝
(2) 圖2A、B、D中的金屬盒在液體中的深度相同。 在幾種情況下,壓力表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的關系為h4>h1=h2>h3。 從圖A和圖C兩個實驗數(shù)據(jù)的對比可以看出,液體的壓力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3) 對比圖A和圖B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對于相同的液體和相同的深度,液體在各個方向上的壓力是相等的。
(4)從圖A和圖D的實驗數(shù)據(jù)對比可以看出物理資源網(wǎng),在不同液體的相同深度下,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力越大。
(5)聰明的小明想知道圖D中鹽水的密度是多少? 于是我找到了一個秤、一根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一張橡膠膜和水來測量鹽水的密度。 步驟如下:
A。 用刻度尺測量玻璃管內水柱的高度為h1(如圖3A所示)。
b. 將玻璃管慢慢插入盛有鹽水的燒杯中,直至橡膠膜表面與水平面齊平。 測量從管底部到鹽水水平面的高度為h2(如圖3B所示)。 由小明測量的物理量推導出鹵水密度的表達式為: ρ brine = $frac{{h}_{1}}{{h}_{2}}?{ρ}_{water}$ (水密度用ρ水表示)
(6)好奇的學生小亮想知道此時我們學校的大氣壓是否是標準大氣壓,于是她找來設備,在一根長約1米、一端封閉了水銀的玻璃管中,將管口堵住。用她的手指管子。 ,然后將其倒置插入水銀罐中,松開手指,管內水銀液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停止下降,如圖4所示。已知水銀的密度為13.6×103kg/ m3帕斯卡裂桶實驗,她通過數(shù)據(jù)計算出大氣壓值為9.52×104Pa。
(7)小楊還用這個裝置測量了我們當?shù)氐拇髿鈮褐怠?他用水代替了水銀。 當他將玻璃管裝滿水并將其倒置插入水槽時,他發(fā)現(xiàn)管內的水柱不會下降。 如果你測量并且能測量的話,玻璃管的長度可以小于10m(填寫“必須大于10m”或“可以小于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