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項選擇題
1、在寒冷的冬天,下列例子中,屬于升華的是()
A. 樹枝上形成的“霧凇” B. 戶外人們呼出的“白色氣息” C. 堆好的雪人逐漸變小 D. 雪花在臉上變成了水
2.下列哪種物理狀態變化現象是正確的? ()
A.冬季樹木和地面上的霜是凝固現象 B.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C.冬天,掛在戶外結冰的衣服會直接晾干,這是一種蒸發現象。
D.冬天,放在室外冷凍的衣服會直接晾干。 這是一種升華現象。
3、干冰(固體二氧化碳)用于運輸過程中對食品進行冷卻,防止食品腐爛變質。 這是一個應用程序 ( )
A. 干冰融化并吸收熱量 B. 干冰升華并吸收熱量 C. 干冰液化熱量 D. 干冰升華釋放熱量
4、初冬的早晨,樹枝上常常掛滿了霜花。 這種現象的物理狀態的變化屬于()
A. 液化 B. 崇高 C. 融化 D. 升華
5.下列物理狀態變化屬于升華的是()
A. 灑在地上的水很快就干了 B. 河面上形成大霧 C. 水慢慢結冰 D. 燈泡使用一段時間后,燈絲變細
6. 舞臺上經常噴灑干冰,產生白色霧氣,增強氣氛。 發生的物理變化是()
A.干冰升華然后液化 B.干冰升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
C。 干冰蒸發,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 D.干冰液化,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
7、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常常出現“窗花”。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窗花在玻璃內表面,這是升華現象 B.窗花在玻璃內表面,這是凝結現象
C。 窗花在玻璃外表面,這是升華現象 D.窗花在玻璃外表面,這是凝華現象
8、如圖1所示,在標準大氣壓下,小明將冰塊放入空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 他用筷子攪拌了大約半分鐘。 測量罐內冰和鹽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 實驗過程中,罐底有白色霜形成。 對此實驗及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A.鹽使冰的熔點低于0℃,白霜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B.鹽使冰的熔點高于0℃,白霜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C。 鹽使冰的熔點低于0℃,形成白霜是凝固現象 D.鹽使冰的熔點高于0℃,形成白霜是凝固現象。
9、針對干旱,開展“人工增雨”行動,收到良好效果。 在空氣中噴灑干冰(固體二氧化碳)是“人工增雨”的常用方法。 噴出的干冰可以使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小冰晶,冰晶落下時變成雨滴。 在“人工增雨”作業中,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雨時發生的物理狀態變化包括()
A. 升華和熔化 B. 升華和液化 C. 凝固和熔化 D. 凝固和液化
10、寒冷的冬天,住宅樓的玻璃窗會“出汗”或形成“冰花”。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玻璃窗上的“汗水”是水蒸氣液化造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氣凝結產生的
C。 玻璃窗內表面肯定形成“冰花” D.玻璃窗外表面出現“汗水”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嚴冬,冰凍的衣服會變干,因為冰會升華成水蒸氣。 B、早春時節,江湖上的白霧是水汽。
C、初冬早晨經常看到的霜是水蒸氣凝結而成的。 D、夏天你看到的冰棒中冒出的“白色氣體”是冰棒融化后蒸發的水蒸氣。
12、燈泡用久了玻璃殼會變黑。 這是由以下物理狀態變化引起的( )
① 熔化 ② 凝固 ③ 汽化 ④ 液化 ⑤ 升華 ⑥ 升華
A. 首先是鎢絲 ①,然后是 ④ B. 先是鎢絲 ⑤,然后是 ⑥ C. 先是鎢絲 ③,然后是 ④ D. 先是鎢絲 ⑥,然后是 ⑤
13、運輸過程中使用干冰(固體二氧化碳)對食品進行冷卻,防止食品腐爛變質。 這是一個應用程序 ( )
A. 干冰融化并吸收熱量 B. 干冰液化放出熱量 C. 干冰升華并吸熱 D. 干冰升華放出熱量
14、天津一年四季分明,冬天寒冷的早晨,窗玻璃上會出現“冰花”。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冰花主要由水凝固形成 B. 冰花主要由水蒸氣液化形成 C. 冰花出現在車窗玻璃內側 D. 冰花出現在車窗玻璃外側
15、當物質從有固定體積的狀態轉變為無固定體積的狀態時,發生的狀態變化是或_____;
2. 填空
1、2011年春季,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發生大面積干旱。 抗旱指揮部利用人工降雨緩解旱情。 在人工降雨期間,飛機將干冰撒入高空的冷云中。 干冰迅速從固態轉變為氣態,并從周圍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熱量(可選“吸收”或“釋放”),因此高空的部分水蒸氣變成小冰粒融化成雨滴當它們在下降過程中遇到暖空氣并落到地面時。 (請在第一個和第三個空格中填寫物態變化的名稱)。
2.用油煎油條和雞翅; 用水煮紅薯和玉米。 由于油和水之間的差異,這使您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提供不同的烹飪方法(可選“熱量”或“溫度”)。
3、小新打開冰箱門,發現冷凍室側壁上有很多霜,是水蒸氣形成的(填充物狀態變化的名稱)。 當他拿起濕抹布擦拭時,抹布粘在了側壁上。 這是因為(填寫物質狀態變化的名稱)現象發生了。 使用高壓鍋加熱食物可以使食物煮得更快。 這就是高壓鍋的使用原理。
4、俗話說:“霜前寒,雪后寒”。 從物理角度來看,只有氣溫急劇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才能結霜; 融雪過程需要從周圍空氣中提取,導致空氣溫度下降,使人感到寒冷(請填寫“吸熱”或“放熱”)。
5、熱升華技術是一種特殊的印刷類型,是對傳統印刷技術的突破。 熱升華打印的圖像色彩鮮艷、層次豐富,效果可與印刷品相媲美。 熱升華打印將色帶上的墨水(顏料)高溫加熱并滲透到物體表面。 當溫度降低時,會形成色彩鮮艷的圖像。 熱升華圖像經久耐用,圖像不會剝落、破裂或褪色。
3、綜合性
1、據《北京晚報》報道:2001年5月10日,陰天,氣溫-15℃左右。 新疆羅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蓋著約5厘米至10厘米的積雪。 然而,大約20分鐘后,雪就消失了。 ,但腳下卻是干沙。 這一現象讓在場的科考隊員們驚呆了。 請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 對于雪的消失,你有何猜測? (2)簡述你的猜想的依據。
2、深秋霜凍季節,農作物常受凍害。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霜。 事實上,農作物并不是因為霜凍而結冰的。 0°C以下的低溫才是真正的殺手。 當空氣干燥時,即使氣溫降到-20℃~-10℃,也不會出現霜凍,但此時農作物已經被凍住了。 農民把這種情況稱為“黑霜”。
(1)霜是直接變成小冰晶而形成的,其物理狀態變化的相應名稱是。
(2)請根據短文,對“霜”的形成條件做出猜想,并在短文中找出支持該猜想的句子。
(3)為了驗證上述猜想,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從冰箱中取出一些-10℃的冰塊,放入不銹鋼杯中。 一段時間后,可以看到杯底出現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 )。 你認為這個實驗可以驗證上述猜想嗎? 請簡要說明你的理由。
3. 大廳里的雪花。 1779年一個寒冷的夜晚,俄羅斯首都彼得堡市中心的一座大廳燈火通明。 六千支巨大的燃燒蠟燭讓大廳里的舞會氣氛變得熱氣騰騰。 悠揚的音樂聲中,名媛貴婦、名流雅士擠滿了大廳,翩翩起舞汽化和液化,有的還大汗淋漓。 就在大家瘋狂跳舞的時候,一名年輕女子突然暈倒了,旁邊的人都不知所措。 有人喊道:“快把窗戶打開。” 打開窗戶后,刺骨的寒風灌入大廳,突然發生了奇怪的現象:大廳里竟然飄起了雪花,落在人們的頭發和衣服上。 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面面相覷。 這時,一位紳士趕緊將小姐姐扶到了門口,給大家科學的解釋了事情的經過。
(1) 大廳內出現雪花的原因是; (2) 這位女士在舞會上暈倒的原因是; (3)讀完這篇文章,你對物理與生活、物理與自然的理解是。
1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我們經常在玻璃窗的內墻上看到美麗的冰花,而在外墻上看不到呢?
(1)冰花的形成屬于哪種物理狀態變化? (2)冰花是由什么物質制成的? (3)冰花是附著在房間玻璃的內表面還是外表面? (4) 為什么冰花只在房間玻璃的內表面形成? 屋外沒有水蒸氣嗎?
2、天氣較冷時,有時會看到車窗玻璃上有一層小水滴,有時會看到一層冰花。 (1)玻璃內側或外側是否出現水滴或冰花? (2)分別解釋這兩種現象。 (3)這兩種現象發生的條件有何不同?
3.解釋一下“霜前寒,雪后寒”?
4、白熾燈泡為什么用久了會變黑?
5. 為什么向云中扔干冰會導致降雨? 為什么舞臺上撒干冰會出現白霧?
6、霜凍形成的條件是氣溫在0℃以下,對農作物有害。 如何預防呢? 冰箱里的霜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方法可以減少霜的形成?
7、升華吸熱和冷凝放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8.如果你想冷卻食物,你想到過什么方法?
參考答案
1. 1、C 2、D 3、B 4、B 5、D 6、B 7、B 8、A 9、A 10、D 11、A
2. 1. 升華、吸收和冷凝 2. 溫度、沸點 3. 升華和凝固 氣壓越高,沸點越高 4. 放熱和吸收 5. 升華和冷凝
3.1.(1)猜想:雪已經升華了,即直接從固態的雪變成了氣態的水蒸氣跑掉了。 (2)依據:當時氣溫較低(-15℃左右),達不到雪的熔點,所以雪不會融化。 “但腳下有干沙”也證明雪還沒有變成水。
2、(1)水蒸氣; 縮合。 (2)空氣潮濕; 溫度低于 0°C。 (3)不會,因為沒有空氣干燥和加濕的對比實驗,無法證明空氣干燥時是否會形成。
3、(1)水蒸氣遇到凝結; (2)缺氧; (3)物理與生活、自然緊密相連(善于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
1、(1)冰花的形成屬于凝結。 (2)冰花是水蒸氣凝結而成的。 (3)房間內玻璃內表面附著冰花。 (4)發生凝結的條件是放熱。 由于溫度較高,室內的水蒸氣與溫度較低的玻璃接觸時放出熱量物理資源網,凝結成冰花; 而室外的水蒸氣因溫度低而無法釋放熱量。 因此,房間玻璃的內表面會形成冰花。 室外空氣中雖然存在大量的水蒸氣,但其溫度與玻璃的溫度相同,不具備凝結的條件,因此玻璃窗內壁上會出現冰花。
2(1)玻璃內側出現水滴或冰花。 (2)水滴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玻璃而放熱液化時形成的小水滴; 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冰冷的玻璃放熱凝結,冰花粘附在玻璃上就形成了冰花。 內表面。 (3)這兩種變化中,水蒸氣減少的溫度不同。 在凝華過程中,水蒸氣降低的溫度較低,低于 0 攝氏度。
3、霜前冷:只有當外界溫度足夠低時,空氣中的水蒸氣才能放出熱量,凝結成霜,故有“霜前冷”。 雪后冷:融雪是融化的過程,會吸收熱量,所以“雪后冷”。 因為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而成的小冰粒,只有當溫度足夠低時,水蒸氣才會凝結成霜。 因此,霜降時氣溫較低,人們常常感到寒冷。 下雪的時候,氣溫已經很低了。 下雪后,雪融化、汽化或升華吸熱時會吸收周圍空氣的熱量,使原本較低的溫度進一步下降,所以雪后寒冷。
4、用久了的燈泡會變黑,是因為燈泡內的鎢絲在高溫下升華成鎢蒸氣,然后在冰冷的玻璃燈泡上凝結成鎢。 燈泡使用時間長了,燈絲會變細,玻璃燈泡會呈現黑色。 這是因為鎢絲受熱升華,形成鎢蒸氣汽化和液化,體積減小。 鎢蒸氣在燈泡壁上凝結成一層極薄的固體鎢; 白熾燈發光時溫度很高,鎢絲受熱升華成鎢蒸氣。 當燈泡不發光時,溫度下降,鎢蒸氣凝結成固態鎢,粘附在燈泡內壁上。 此時,燈泡變黑。 因此,燈泡的燈絲用久了會變細,這是鎢絲的升華,又會變黑,這是鎢蒸氣的凝結。 日光燈管使用時間長了,兩端會變黑,這也是鎢絲先升華后冷凝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