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回顧】
工作原理告訴我們:使用任何機器都不能節省工作。 那么,當人們使用機器時,他們會做更多的工作嗎?
回顧之前的實驗,當我們用杠桿和動滑輪提升鉤碼時,拉力必須對杠桿和動滑輪做功,杠桿和動滑輪才能對鉤碼做功。
?如下圖:利用杠桿做功
實驗場景
彈簧測力計需要完成兩項工作。 一種是克服杠桿本身重力做功W杠桿=G桿h,另一種是克服鉤碼重力做功W鉤碼=Gh。
利用杠桿做事的示意圖
彈簧測力計拉力W彈簧所做的功=FS,比杠桿克服鉤碼重力所做的功W鉤碼=Gh。
?如下圖:利用動滑輪做功
實驗場景
彈簧測力計需要完成兩項工作。 一種是克服動滑輪重力做功W輪=G輪h,另一種是克服吊鉤碼重力做功W吊鉤碼=Gh。
使用動滑輪做功示意圖
彈簧測力計的拉力W彈簧所做的功=FS,比動滑輪克服鉤碼重力所做的功W鉤碼=Gh多。
?其他復雜機械的使用原理與簡單機械相同。
例如,在建筑工地上,用挖掘機挖土、用塔吊吊運建筑材料等時,機器上的動力所做的功大于機器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
挖掘機
塔式起重機
【舉手提問】
1. 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2.什么是機械效率?
3、機械效率如何計算?
4、為什么機械效率總是小于1?
【新課學習】
1. 有用的工作、額外的工作、總的工作
在使用滑輪組提升鉤碼的實驗中,目的是將鉤碼提升到一定的高度,這是必須要做的工作。
要提高鉤碼,必須提升動滑輪。 動力在動滑輪上所做的功并不是人們所需要的。 若動滑輪不提升,則吊鉤碼無法提升。
動滑輪對鉤碼做工作,動滑輪對鉤碼做工作。 實驗場景圖
與滑輪組類似斜坡的機械效率怎么求,機械是用來完成生活中的一個項目的。 比如用挖掘機挖一個泥塘,目的就是把塘里的泥挖出來。 那么,挖掘機在泥漿上所做的工作就是必須要做的工作。
如果不使用機械臂和鏟斗就無法挖泥,則機械臂和鏟斗上的動力所做的工作就不需要但必須完成。 在物理學中,這部分工作稱為額外工作。
●有用的工作
在物理學中,必須做的功稱為有用功。
●額外動力
人們不需要但必須做的工作稱為額外工作。
在利用滑輪組提升鉤碼的過程中,動力不僅對動滑輪做額外的功,而且還要克服滑輪輪與軸、繩索與輪之間的摩擦力以及繩索自身的重力,以達到提升吊鉤碼的目的。做額外的工作。
加班
3.總工作量
無論是有用的工作還是額外的工作,動力都是通過機械來完成的,所以,
人們把驅動力所做的功稱為總功。
即:W總計=FS
換句話說,總功等于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
即:W總計=W有用+W額外
[想討論]
在學校里,當學生背著書包爬樓梯時,所做的功是有用的功,所做的功是額外的功,所做的功是全功。 (請留言參與討論)
2、機械效率
一、定義
在物理學中,有用功與總功的比率稱為機械效率。
2.公式
如果代表總功,Wused代表有用功,eta代表機械效率物理資源網,則
機械效率公式為:
由于 W 總計 = W 有用 + W 額外,因此機械效率也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計算:
3、表達方法
機械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例如,總功為W總計=500J,有用功為W有用=400J,附加功為
W量=500J-400J=100J。
機械效率計算方法:
或者
3.機械效率的計算
例子:
如果讓你把100N的沙子運到三樓,下圖中的三種方法你會選擇哪一種?
(已知沙子重100N,桶重20N,人體重400N,袋子重5N,動滑輪重10N。)
實例分析及解題過程:
我們的目的是把沙子運到三樓,所以把G=100N的沙子舉升h=6m是必須要做的工作。
W有用=Gh=100N×6m=600J
三種方法的附加功、總功和機械效率分別為:
?方法一。
如果一個人提著一個桶到三樓,那么人和桶都需要上三樓才能把沙子運到三樓。
人們完成的額外工作:
W量=(G人+G桶)h=(400N+20N)×6m=2520J。
總功:W 總計 = W 有用 + W 額外 = 600J + 2520J = 3120J。
機械效率為:
?方法2。
使用滑輪和桶來提升沙子。
動滑輪和鏟斗上的人所做的額外工作:
W量=(G運動+G鏟斗)h=(10N+20N)×6m=180J。
總功:W 總計 = W 有用 + W 額外 = 600J + 180J = 780J。
機械效率為:
?方法3。
使用滑輪和袋子來提升沙子。
動滑輪和袋子上的人所做的額外工作:
W量=(G移動+G鏟斗)h=(10N+5N)×6m=90J
總功:W總計 = W有用 + W額外 = 600J + 90J = 690J
機械效率為: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做同樣的有用功時斜坡的機械效率怎么求,額外的功越小,機械效率就越高。
因此,三種方法中最可行的是利用動滑輪和袋子來運沙,既省力又機械高效。
[想討論]
仔細觀察下圖。 兩臺挖掘機 A 和 B 正在施工。 如果他們做同樣的額外工作,他們會做同樣有用的工作嗎? 它們的機械效率高嗎? (請留言參與討論)
第一的
第二
4、機械效率始終小于1。
1、使用任何機器時,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額外的工作。 有用功總是小于總功。 因此,機械效率始終小于1。
日常生活中,起重機的機械效率一般為40%~50%
大起重機
門式起重機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一般為50%~70%。
滑輪組
水泵的機械效率一般為60%~80%。
泵
2、摩擦力是影響機械效率的重要因素。
機械在使用過程中,機械與物體、機械零件之間發生相對運動,產生摩擦。 因此,在影響機械效率的眾多因素中,摩擦是影響機械效率的重要因素。
例如,運動員在山上騎行和汽車在斜坡上行駛時,必須克服車輪與地面和機械部件之間的摩擦力做額外的工作,從而影響其機械效率。
騎術
車
此外,不同的機器還有一些其他因素會做額外的工作,也會影響機械效率。
【中考真題同步訓練】
1.(2020聊城)
如圖所示,用同一個滑輪安裝兩個裝置A、B,將兩個物體A、B分別勻速向上提升。 如果所用的拉力相等,則繩端在同一時間內移動相同的距離。 無論繩子的重量和摩擦力如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物體以相同的速度上升
B.兩種裝置的機械效率相等
C.舉起物體兩次所做的有用功相等
D、兩個裝置的拉力大小相等
2.(2020丹東)
如圖所示,將重15N的物體在斜坡上以恒定速度從斜坡的底部拉到頂部。 沿斜坡向上的拉力為F=6N,斜坡長度s=1.2m,斜坡高度h=0.3m。 以下哪項陳述是正確的? 是的( )
A.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 7.2J
B. 額外的工作是18J
C、物體上的摩擦力為2.25N
D、斜面機械效率37.5%
3.(2019百色)
如圖所示,由同一個滑輪組成的兩個滑輪組A、B分別將同一物體在同一時間內以勻速提升到同一高度,而與繩索重量和摩擦力無關。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 A = FB
B. 繩索 A 和 B 的自由端以相同的速度移動。
C、兩個拉力A、B的功率相同
D、滑輪組B的額外功較多
4.(2019鄂州)
如圖所示,利用動滑輪在5秒內將重力為100N的物體以等速垂直提升。 拉力F為60N。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2m。 不考慮繩索的重量和摩擦力。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運動速度為0.4m/s
B. 所做的有用功是200J
C、動滑輪機械效率60%
D、拉力F的功率為24W
5.(2019濟寧)
兩個滑輪組合起來如圖所示。 以5N的拉力F拉動繩索末端,使物體在5s內向左水平滑動1m。 物體與地面的摩擦力為9N。 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A為定滑輪,B為動滑輪
B、拉力F所做的功為5J
C、拉力F的功率為1.8W
D、滑輪組機械效率90%
6.(2019常州)
如圖所示,斜面高2m,長4m。 小明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將一個重400N的物體從斜面的底部拉到頂部。 已知拉力F=250N。 對于此過程,以下結果是正確的。 是的( )
A、有用功為1000J
B.總做功1600J
C、額外做功200J
D、機械效率60%
7.(2019濰坊)(7分)
一輛質量為1.5×10kg的汽車陷入泥濘路段。 駕駛員利用滑輪組和周圍條件組裝成如圖所示的拖車裝置。 已知汽車通過泥濘路段需要移動8m距離,汽車在泥濘路段上受到作用力。 阻力為車輛重量的0.1倍,滑輪的機械效率為80%,g為10N/kg。 在將車輛勻速拖離泥濘路段的過程中,發現:
(1) 所做的有用工作;
(2)作用在繩索自由端的拉力。
8.(2019攀枝花)(6分)
如圖所示,一輛行駛在平路上的汽車通過滑輪組牽引重量為G=9×104N的貨物A沿斜坡勻速向上移動。 貨物A的速度=2m/s。 t=10s后,貨物A垂直上升。 高度h=10m。 已知汽車對繩索的拉力F的功率P為120kW。 忽略繩索和滑輪的質量和摩擦力,求:
(1) t時間內小車對繩索張力所做的功;
(2)轎廂對繩索的拉力;
(3)斜面的機械效率。
9.(2019張家界)(7分)
圖A是工人利用滑輪組打撈意外落水的圓柱石M的示意圖。 整個打撈過程中,石塊以勻速v=0.1m/s上升。 石子離開水面后,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F=2000N。 圖B是鋼絲繩張力T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 t=0 時,石頭剛剛離開河底。 g為10N/kg,水的密度為ρ=1.0×103kg/m3。
(1)畫出圖A中石頭M離開水面后所受的力示意圖。
(2)石子完全浸入水中所受到的浮力為N,石子的質量為Kg。
(3) 河底水的壓力是多少?
(4)石子離開水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10.(2020宜賓)(12分)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小馬設計了一款如圖所示的設備,用于物品的“無接觸轉運”。 現有的木箱,質量M=25kg,長度L=5m,高h=3m,固定傾斜度,用F=100N的力拉動繩子,使木箱從沿斜坡從底部到頂部,速度為V=0.2m/s。 由于繩索和滑輪之間的摩擦,這個過程涉及額外的工作。 沃=20J。 已知動滑輪的質量為m=1kg。 連接動滑輪的繩索拉直并與斜面平行。 忽略繩索的質量、木箱的尺寸以及繩索從木箱到動滑輪的長度,g為10N/kg。
求:
(1)木箱從坡底上升到坡頂所需的時間;
(2)小馬的拉力;
(3)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
(4)斜坡對木箱的摩擦力。
參
測試
回答
案件
存在
向下
邊
嘗試去找
哦
!
參考答案:
1.D 2.C 3.C 4.D 5.D 6.C
7. (1)W=1.2×104J
(2)拉力F=625N。
8.(1)1.2×106J
(2) 2×104N (3) 75%
9. (1)答案如下
(2)
(3) 5×104Pa (4) 80%
10.【分析】
(1)木箱從坡底上升到坡頂所需時間:
t=L/v=5m/0.2m/s=25s。
(2)小馬拉繩子的速度為:
V拉力=2V=2×0.2m/s=0.4m/s。
牽引力為:
P=W/t=FS/t=Fv 拉力=100N×0.4m/s=40W。
(3) 有用功是:
W=Gh=mgh=25kg×10N/kg×3m=750J
總工作量為:
總W=Fx2L=100N×2×5m=1000J
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
=75%
(4) 動滑輪重力所做的附加功為:
W移動=m移動gh=1kg×10N/kg×3m=30J。
斜面對木箱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為:
Wf=-Whave--Wo=
1000J-750J-30J-20J=200J。
斜面與木箱之間的摩擦力:
f=Wf/L=200J/5m=4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