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金屬絲的電阻率為ρ,電阻為R。現在將其均勻拉伸至原來直徑的一半。 那么導線的電阻率和電阻分別變為
( )
A。 4ρ 和 4R B. ρ 和 4R
C。 16ρ 和 16R D. ρ 和 16R
分析:選D。導體的電阻率反映了材料的導電性能。 當溫度恒定時,電阻率保持不變。 線材被拉伸后,直徑變為原來的一半,截面積變為原來的1/4。 由于總體積不變,長度變為原來的4倍。 根據電阻定律計算,電阻變為原來的16倍。 .
2、(2010年杭州市七校聯考)如圖2-6-7所示,厚度均勻的矩形金屬片的邊長ab=2bc。 當A、B接入電壓為U(V)的電路時,電流為I; 如果C和D連接到電壓為U(V)的電路,則電流為
( )
圖2-6-7
A。 4I B.2I
C.12I D.14I
分析:選A,設AB方向截面積為S1,CD方向截面積為S2,則S1S2=12。當AB接入電路時,電阻為R1,CD為連接到電路中,電阻為R2。 那么就有R1R2=ρlabS1ρlbcS2=41高中物理導體電阻題型,電流比I1I2=R2R1=14,I2=4I1=4I。
3.如圖2-6-8所示,一根長為a、寬為b、高為c的導體(a>b>c),當兩端接入電路時,其最大電阻為R,則最小電阻為
( )
圖2-6-8
A.c2Ra2 B.c2Rab
C.a2Rbc D.R
分析:選擇A。最大電阻對應的連接方式應為截面積最小、長度最大的連接方式,即S1=bc,L1=a,此時R=ρabc; 最小的電阻對應于最大的橫截面積和最小的長度。 ,即S2=ab高中物理導體電阻題型,L2=c,此時R'=ρcab,則ρ=Rbca=R'abc,R'=c2a2R。
4、白熾燈的燈絲采用鎢絲制成。 當燈絲燒壞時,一部分會脫落,剩下的燈絲正好可以重疊使用。 如果燈泡的功率原來是60W,觀察重疊燈絲的長度約為34,那么現在燈泡的功率約為34。
( )
A。 30 世界銀行。 45W
C。 60 輪距。 80W
分析:選D。根據電阻定律,燈絲長度減少為原來的34,電阻變為原來的34,點燈電路中的電壓保持220V不變,則由P=U2R,功率變為原來的43倍,即80選項W和D正確。
5、(2010年深圳調查)如圖2-6-9所示,a、b分別表示相同材料、相同長度、均勻粗細的兩根電阻絲的伏安特性曲線。 以下哪個判斷是正確的?
( )
圖2-6-9
A。 a代表的電阻絲較粗
B. b代表的電阻絲較粗
C。 電阻絲a的阻值小于電阻絲b的阻值
D.圖中表示的電阻絲的電阻與電壓成正比。
分析:如果Bb線的斜率大,則說明阻力小。 根據電阻定律,R=ρlS,b的導線粗,B正確,A、C錯誤。 電阻是導體本身的特性,與電阻器兩端的電壓無關。 D 是錯誤的。
6、如圖2-6-10所示,a、b、c、d為滑動壓敏電阻的四個端子。 現在壓敏電阻串聯到電路中,并且要求滑塊P移動到端子c。 如果電路中的電流減小,則連接到電路的端子可能會被損壞。
( )
圖2-6-10
A。 a 和 b B. a 和 c
C。 b 和 c D. b 和 d
答案:光盤
7.金屬鉑的電阻對溫度非常敏感。 在圖2-6-11所示的UI圖中,可以表示金屬鉑電阻的UI圖。
( )
圖2-6-11
答案:C
8、現有的半球形導體材料有A、B兩種連接形式,如圖2-6-12所示。 兩種連接方式的電阻比RA:RB為
( )
圖2-6-12
A。 1:1 B.1:2
C。 2:1 D. 1:4
答案:D
9、圖2-6-13是某熱敏電阻的IU關系曲線(阻值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對溫度非常敏感)。
圖2-6-13
(1)為了通過測量得到圖2-6-13所示的IU關系的完整曲線,應在圖2-6-14中的A、B兩個電路中選擇____圖。 簡單說明一下原因:(電源電動勢為9V,不計內阻,滑動變阻器阻值為0~100Ω。)
圖2-6-14
(2) 在圖C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恒定為9V,電流表讀數為70mA,定值電阻R1=250Ω。 從熱敏電阻的IU關系曲線可以看出,熱敏電阻兩端的電壓為 ,電阻R2的阻值為Ω。
分析:(1)為了獲得更多的實驗數據,常采用圖B的測量電路。 測量時,電壓可從0調整到最大值,調整范圍大。
(2)流經R1的電流I1=UR1=9V250Ω=36mA,則流經R2和熱敏電阻I2的電流=I-I1=34mA。 從IU曲線上可以讀出相應的時間。熱敏電阻上的電壓UR=5.2V,則R2=U-URI2≈111.8Ω。
答:(1)測量B時,電壓可以從0調節到最大值,調節范圍大(2)5.2 111.8
10. (福州2010年高二期末考試)長度l=3.2m、截面積S=1.6×10-3m2的銅棒,施加電壓U=7.0×10-2V到兩端。 銅的電阻率ρ=1.75×10-8Ωm,求:
(1)通過銅棒的電流;
(2)銅棒內的電場強度。
分析: (1) 由 R=ρlS 和 I=UR,可得 I=USρl=
7.0×10-2×1.6×10-31.75×10-8×3.2A=2×103A。
(2)E=Ud=7.0×10-23.2V/m=2.2×10-2V/m。
答案:(1)2×103A (2)2.2×10-2V/m
11. 如圖2-6-15所示,厚度均勻的金屬環上有A、B、C三點。 已知弧長AC是圓周長的13倍,兩點A、B平分圓的周長。 如果將A、B兩點接入電路,則直線中的電流為6A,金屬環上消耗的功率為108W。現在保持直線中的電流不變,切換到A、B兩點C、那么金屬環消耗了多少電功率?
圖2-6-15
分析:根據題意,BC是16圈,BC的電阻為R。當A、B兩點接入電路時,兩個半圓環并聯的總電阻為R1= 3R2,金屬環消耗的功率P1=I2R1,即108=62×32R,解為R=2Ω; 當A、C點接入電路時,金屬環的總電阻R2=+2R=43R=83Ω,則金屬環消耗的電功率P2=I2R2=62×83W=96W。
答案:96W
12. 在圖2-6-16中英語作文,滑動變阻器用作分壓器。 負載電阻R的一端連接變阻器的固定端AC,另一端連接滑動端P。當滑動端P在AB之間移動時,R上得到不同的電壓。
圖2-6-16
(1)當滑動端子從A移動到B時,R上的電壓如何變化?
(2) 如果電壓U=6V,則壓敏電阻的電阻RAB=50Ω。 負載電阻R=100Ω。 當滑動端子P在A點和B點時,R上的電壓是多少?
(3) 當P在AB中點時,R上的電壓是否為3V? 流經壓敏電阻各部分的電流是否相等?
分析:(1)當滑動端子P在端子A時,R短路,UR=0; 當滑動端子P位于A、B之間時,R與RPA并聯,再與RPB串聯,分擔部分電壓。 并且P越向右滑動,RPA越大,并聯部分的總電阻越大,RPB越小,因此R兩端的電壓越大; 當滑動終端在B端時,UR=U。即當滑動終端P從A向B滑動時,UR從0逐漸增大到U。
(2)當滑動終點在A點時,UR=0; 當滑動端位于B點時,UR=6V。
(3)當P在AB中點時,等效電路如圖所示。 顯然,R兩端的電壓不是3V,并且通過變阻器兩部分的電流也不相等。
答案:(1)從0逐漸增加到U
(2)0 6V
(3) 不是3V,不等于
【高中物理阻力定律練習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歐姆定律練習題07-04
物理歐姆定律練習題及答案04-02
高中物理競賽練習題及答案01-22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經典習題訓練附答案01-22
高中物理電動勢練習題及答案 04-15
高中物理自感與互感練習題及答案01-24
高中物理電磁感應練習題及答案04-15
歐姆定律是高中物理復習的核心06-08
九年級物理《焦耳定律》練習題及答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