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新高考模式的出現,讓不少學生有機會避開自己的弱科,把時間用在更適合自己的學習領域,但要想在高考中取得更有利的成績,選科就成了重中之重。
從傳統高考模式向新高考模式的轉變并非一蹴而就,一些地區此前實行的是3+3高考模式,但迫于高考報名條件的限制,開始用“1”來約束學生在物理和歷史之間的選擇。
新高考科目選擇中,哪些科目更受學生歡迎?
新高考3+1+2模式中,3毫無疑問指的是語文、數學、外語,1指的是在物理和歷史中二選一,2指的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科目中二選一。
如果問1+2中哪個科目比較難,估計大部分學生會選擇物理和化學。但由于填表限制,我們了解到選擇物理的學生人數明顯多于化學。雖然選擇化學的學生人數沒有生物和地理多,但還是比政治多很多。
但并不是選的人越多的科目就越適合,在高考計分的情況下,競爭越激烈的科目越容易拉低最終的綜合成績,這時有人指出,傳統的高考科目物理、化學、生物才是最佳搭配。
提出這個建議的人認為,理科結合已經存在這么多年了,師資隊伍建設可圈可點,而且各學科之間的關聯性比較高,更有利于學生的日常學習和高考拿高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新高考神秘科目組合:物理、化學、生物不太搭調
在高中階段,物理、化學、生物三門課被放在一起,有一個有趣的綽號叫“神秘組合”。對于理科生來說,這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因為以他們的能力,在傳統高考中,綜合科學科目可以接近滿分。
但筆者認為,物理、化學、生物三者并列并不是一個很好的搭配,學生越學越難學,所以不建議學生選這門課,除非他們特別有天賦,或者對專業選擇有嚴格的要求。
第一,物理、化學、生物三門科目都是很燒腦的科目,學生的精力是有限的。雖然都說用腦越多越聰明,但也要考慮時間和精力。學生需要選一門相對容易的科目來緩解學習壓力,或者也可以選一門自己比較感興趣的科目。
第二個原因是,選擇物理、化學、生物的學生大多是“專家”,加分后很容易拉低綜合分數。學生拼的是高考分數,但真正影響你能不能被錄取的是綜合排名,所以要考慮不同學科選擇下的競爭壓力。
原因三:要求同時修讀三門科目的專業并不多,而且在填寫申請表時不會給你帶來優勢。幾乎所有理工科專業都需要物理,少數會增加化學,醫學專業可能會考慮生物學,所以沒必要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壓力。
理由四:大學生應該學一些文科,為考研或考公務員做準備。高中的基礎對大學成績乃至將來的升學就業都有影響,所以適當學習文科對長遠發展有利。
這兩個科目組合比較適合中學生,同學們可以先了解一下。
第一類,物理化學和地理
對于未來想讀理工科的學生來說,物理、化學是熱門的選擇,而地理這門學科也涉及到一些科學知識,這樣不僅在學習思路上沒有障礙,還能給學生帶來新鮮感。
不過這門學科也有個小缺點,就是對地理有要求的理工科專業比較少,所以學地理對以后上大學沒什么幫助,大學生只能當做興趣愛好來培養。
第二類,歷史政治與生物學
雖然文科生未來的發展選擇沒有理科生多,但是對于喜歡文科或者藝術的學生來說高中物理地理哪個更難教,文科是最好的選擇。歷史、政治是純文科,再加上生物高中物理地理哪個更難教,會考驗學生的記憶力和分析能力。
這種選科的缺點是,如果你已經學了半年,就別想著換物理了,因為半年基本沒精力把落下的補回來。但如果從物理換到歷史,就容易多了。
作者寄語:
學生一生中會面臨很多次選擇物理資源網,而高考選科更是影響未來大方向選擇的轉折點。不過,選科雖然重要,卻并不是影響學生最終高考成績的主要因素,主要還是要看學生自身的努力。
建議同學們無論選擇了什么科目,都不要隨意轉科,不要為學習成績沒有提高而尋找客觀原因,而要多注意節省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認真積累知識。
今日主題:你選擇了哪種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