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公布的《專業選擇指南》3.0中,物理和化學基本是捆綁在一起的。在高校92個專業類別中,65個專業要求選物理,56個專業要求選化學,55個專業要求“物理+化學”。尤其是理工農醫四個學科領域的61個專業類型中,有55個專業要求“物理+化學”。也就是說,如果不同時選擇“物理+化學”,就報考不了理工農醫大部分專業,甚至連報考計算機等熱門專業的機會都沒有,所以大家都叫它“物理化學捆綁”。
數理化捆綁對于原本打算選擇“物理+化學”組合的學生來說是個好消息,但對于打算選擇“物理+非化學”組合的學生來說卻是個壞消息,意味著必須同時學好物理和化學,增加了學習難度。
對于尖子生來說,他們在選科方面有很大的主動權,但他們更傾向于物理、化學和生物的純理科組合。對于想要攻讀理工農醫的普通學生來說,物理、化學和生物很難取得高分,因此他們經常選擇“物理、化學+一門文科”的組合。在物理、化學、地理、物理、化學和政治、物理、化學和歷史(3+3模式)中,最受歡迎的組合是物理、化學和地理。
數化地合一,對于普通學生來說,是不是一個“福音”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1、選擇實體土地有什么優勢?
從專業選擇上看,選擇理化地理組合的學生基本不受專業限制,可選專業也基本與理化生組合一致,理工科熱門專業不會受到限制;從學習難度上看,生物學常被稱為“理科中的文科”,地??理學常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二者是相對“中性”的學科,生物學學習難度低于理化,但高于地理,多數學不會理化的學生會選擇政治、歷史和地理,而不會選擇生物學;從分數上看,由于多數成績優秀的學生會選擇生物學,很少選擇地理,成績較差的學生多數會選擇地理而不選擇生物學,因此,成績一般的學生更有可能選擇分數高于生物學的地理。
2. 選擇實體店面有哪些缺點?
地理似乎是比生物更好的選擇,但為什么優等生很少選擇地理而選擇生物呢?這是因為地理與物理和化學的關聯性很小。自然地理更偏向理科,這對具有良好理性思維的學生有幫助,但人文地理更偏向文科,需要用文科思維來解決問題。這導致很多理科優等生在地理考試中沒有信心,他們的分數可能會波動,而不像生物學那樣穩定。
從專業選擇上來看,有些專業,比如醫學專業,需要物理、化學、生物三科相結合,所以選擇地理之后,專業選擇范圍會變窄一些。
3. 什么樣的學生適合這個組合?
數理化地理的結合,確實更適合普通學生,對于普通學生來說,選地理可以緩解壓力。但是,數理化地理的結合,并不是普通學生的唯一選擇。對于普通學生來說,數理化加地理,數理化加政治,數理化加歷史,其實都差不多。關鍵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組合,找到適合自己的組合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哪些學生適合數理化地理呢?
1. 對地理感興趣的學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一門學科,只要學生喜歡,就能在這門學科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就有可能學好這門學科。對地理感興趣的學生,學好地理并不難,這樣的學生可以大膽地選擇物理、化學、地理三門學科的組合。但要分清真興趣和假興趣。有些學生只是因為某位老師講課有趣,就喜歡這門學科,但選好這門學科后就換老師了,換老師后,對新老師不適應,產生排斥心理,導致地理成績快速下降,這種現象也存在。
2. 具有綜合思維能力的學生
在學生分文理科的時候物理資源網,地理老師常常感嘆:“原來地理好的學生,大部分都去學理科了。”要學好地理高中物理地理哪個重要,需要有很好的科學思維。但同時高中物理地理哪個重要,即使是理科好的學生,也會覺得地理是一門“玄學”,很多答案似是而非,老師講完自己也很難理解,更別說能想出答案了。這是因為人文地理要求有文科思維,單憑理科邏輯思維很難過關。因此,文理科思維全面的學生,可以考慮選修地理。
#家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