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會呼吸,在室內待的時間也比較長。無論是夏天炎熱還是冬天寒冷,我們都知道溫度對人體的影響是很大的。但其實除了溫度之外,室內相對濕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呼吸質量。室內相對濕度對呼吸有什么影響呢?
空氣中的相對濕度是指空氣中水的蒸氣壓與同溫同壓下水的飽和蒸氣壓之比,是濕空氣的絕對濕度與同溫度下所能達到的最大絕對濕度之比,也可以表示為濕空氣中水蒸氣的分壓與同溫度下水的飽和壓力之比。
我們知道,室內溫度對人體體溫調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散熱不良,就會導致體溫升高,血管擴張,脈搏加快,心率加快。但這樣的影響往往不是單一的,其實還有一個共同的因素——相對濕度。
我們在室內感覺是潮濕還是干燥,與相對濕度有很大關系。人體對濕度的感知,無論是干燥還是潮濕,都來自于相對濕度,而不是絕對濕度。如果杯子容量很大,但里面的水很少,相對濕度就低,人就會感覺干燥。
冬季,室內相對濕度較大時,會加速熱傳導,使人感到寒冷、壓抑。室內相對濕度過低時,由于上呼吸道黏膜水分大量丟失,人會感到口舌干燥,甚至咽痛、聲音嘶啞、鼻出血,容易患上感冒。國家《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 19961.2)明確規定,適宜的室內相對濕度為:冬季采暖時為30%~60%;夏季空調時為40%~80%。在此范圍內,人一般感覺舒適。經驗表明,如果家庭中有老人或小孩,室內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5%~50%。
室內相對濕度直接影響人體呼吸。此外,我們常常忽略的是空氣相對濕度,它還影響室內空氣污染物的釋放,同樣會危害人體健康。(當然,一定是溫度和濕度的共同作用)
早在2006年就有科研人員針對環境溫度對甲醛釋放量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空氣相對濕度,高溫直接導致室內甲醛釋放量比平時高出20%~30%;室溫每上升1℃,木質家具、地板等揮發的甲醛,會使室內空氣中甲醛濃度升高0.15~0.37倍。當室溫升至30℃,室內相對濕度為45%時,空氣中甲醛釋放濃度為0.223mg/m3,超出國家《室內空氣質量標準》2.23倍;當室溫升至34℃,相對濕度為50%時,甲醛釋放濃度超標5.53倍。室內溫度每升高10℃,甲醛濃度增加約1倍,甲醛釋放速度也相應增加1倍; 當室內溫度由18℃升至38℃時,甲醛釋放量由原來的0.08mg/㎡·h上升至0.4mg/㎡·h,在這種環境下,人就好比處在一個被噴了殺蟲劑的密閉房間里,眼睛刺痛、喉嚨發癢,對身體健康極為有害。
空氣濕度是保證室內環境熱舒適水平的重要指標,其對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人的一生有90%以上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無論是室內溫度還是相對濕度,都會對室內空氣產生很大的影響,我們的呼吸質量也和室內空氣息息相關,要提高呼吸質量,也要注意室內的相對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