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能是物質內部能量的總和,即物質的內能=熱力學能(熱能)+化學能+核能+電磁能+……可見,熱能(準確地說是熱力學能)只是內能的一部分。從內能的定義我們可以知道,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有三個:1、溫度是指物體在宏觀意義上熱或冷的程度,溫度越高,分子不規則運動的速度就越大。溫度會影響分子運動的速度,從而改變分子的動能,所以物體的內能和溫度有關。2、物體內部還有與分子間距離有關的分子勢能,物體狀態的改變引起分子間距離的改變,從而改變分子勢能。例如:一塊0℃的冰,融化成0℃的水,雖然溫度沒有升高,但分子間距離的改變也使其內能增加。 因此,物體的內能也與狀態有關。 3. 溫度相同的物體內能不一定相等內能與什么有關,因為物體的內能還與分子個數有關。由于物體的內能不是指單個分子或分子的一部分的能量,而是指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的能量,所以物體的內能與它的質量有關。例如,相同溫度的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更多的分子。雖然其他條件相同內能與什么有關,但一桶水的內能要比一杯水的內能大得多。教科書上說的“溫度越高,物體的內能越大”是不準確的。準確的說應該是:“當質量和狀態相同時,溫度越高,物體的內能越大”。因此,不能說“溫度相同的物體內能一定相等”,也不能說“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 不過在初中我們只是比較同一個物體的內能,所以課本上的這個說法也可以算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