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常見問題類型 1:并聯力的平衡
02
常見問題類型 2:熱力學定律
分析:高考常常把物體內能的變化與熱力學第一定律結合起來,特別是把氣體狀態變化過程中內能的變化分析作為考試熱點。
03
常見問題類型3:分子動力學理論、氣體實驗定律
分析:高考分子動論考試內容包括:分子動論的基本觀點和實驗基礎、阿伏伽德羅常數、氣體分子運動速率的統計分布、溫度作為分子平均動能的表征、內能等。分子動論試題為選擇題,難度為中等或易。
分析:高考通常考查該知識點關于狀態變化過程中狀態參數p、V或T中某一個保持不變的情況。因此處理此類問題時要注意選擇研究對象,明確狀態變化過程。
04
常見問題類型4:電磁感應
分析:電磁感應常涉及磁感應強度、磁通量、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等隨時間(或位移)變化的圖形。答題基本方法是:根據題目描述的電磁感應物理過程或磁通量(磁感應強度)的變化,利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和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則),確定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隨時間或位移的變化,并得出圖形。高考電磁感應及圖形題難度為中等偏難。
05
常見問題類型5:電磁感應
分析:圖形依然是該類題型的重點。高考物理題經常用圖表或圖像來反映物理信息和物理規律,從不同角度考察考生對圖形的識別、分析和運用能力,也考察學生還原物理過程和正確推斷圖形的能力。考試難度進一步加大,形式也比較新穎。其中,vt圖是高考中最常見的題型。試題通常把圖形問題與物體的追趕、相遇問題聯系起來,或與運動學基本規律聯系起來解決物體運動問題。特別需要注意的是,vt圖只能描述直線運動。
分析:拋物運動和圓周運動是高中學習的兩種重要運動形式,是歷年高考的重點考查內容之一,有時以選擇題形式出現,有時以計算題形式出現。
重點考查內容包括:水平拋射運動規律及其研究方法,圓周運動的角度、線速度、向心加速度,物體做圓周運動時力與運動的關系;同時還可以結合帶電粒子電磁場運動的知識進行綜合考查。重點考查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方法,掌握垂直平面內圓周運動最高點與最低點的處理方法。
06
常見問題類型6:現代物理學簡介
分析:該題型以選擇題為主,近幾年高考試卷中幾乎每年都會考。重點包括光電效應及方程、能級及光譜、核反應方程及規律(衰變、裂變和聚變等)、質能方程及核能、相關物理史等。部分題目還以現代物理為背景進行考查,與現代科技密切相關。原子物理重點知識涵蓋面廣,但由于內容較少,“考教材”和“不避舊題”是該主題知識考查的主要特點。另外,該主題知識可以與其他部分知識相結合,這樣結合的選擇題或計算題具有一定的難度,也可以與生產、生活、前沿科技相關(如反物質、中微子、介子等)。出題人會考慮創新場景考查該部分內容,因此應高度重視該部分內容。
07
常見問題類型7:交流電
分析:本考點是電磁感應的應用與延伸。本章知識的考查主要體現在“三個突出”:一是突出交流電的產生過程;二是突出交流電的圖形和四個值;三是突出變壓器。一般考題難度不大,多以選擇題形式出現。本考點知識容易與力學、電工知識結合,如帶電粒子在帶交變電壓的平行金屬板之間的運動、交流電路的分析計算等。同時,本考點知識也容易與現代科技、信息技術產生聯系,如“電動自行車”、“磁懸浮列車”等。另外,長距離輸電也應重視。尤其是不同情況下有效值的計算,是高考的主要內容;在了解變壓器原理的同時,還要掌握變壓器的靜態計算和動態分析。
08
常見問題類型8: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
分析:萬有引力定律與天體問題在往年高考中都是必考內容,多以選擇題形式出現。這部分內容往往以天體問題(如雙星、黑洞、恒星演化等)或載人航天(如衛星發射、空間站、探測器著陸等)為題材,考查向心力、萬有引力、圓周運動等知識。這類以天體運動為主的題型是近年來高考的熱點題型,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我國在航天領域的快速發展,各類天體運動的題型會越來越多。
09
常見問題類型 9:電場
分析:該考試主要考察考生對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基本定律的應用高中物理地球衛星題及答案,重點考查庫侖定律、電場、電場強度、電場線、均勻電場、電場強度的疊加、均勻電場中電位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電容器的電容等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定律的綜合運用。計算題依然以高分高難的形式出現,重點考查電場力、勢能、電位差、電勢等概念及其與力學的結合。
10
常見問題類型10:物理學史
11
常見問題類型11:牛頓運動定律
分析:牛頓運動定律是必考點,也是分數較高的點。預測高考試卷仍將以選擇題和計算題的形式出現,主要考查力學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大部分是牛頓運動定律和勻速加速直線運動的結合。除考查整體法、分離法、鏡像法外,力與運動的關系仍會出現在計算題中,尤其是力與運動的關系,利用已知的力學定律高中物理地球衛星題及答案,對物體的運動參數做出明確的預測。這是物理和技術上正確分析和設計的基礎,例如將人造衛星發射到預定軌道,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加速后獲得速度。
01
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