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開拓思維,交流匯聚智慧。疫情防控期間,為加強物理組教研經驗交流學習,促進教研水平同步提升與教師專業成長,保障師生高效學習,進一步提升線上教育教學質量,寶九中學物理組舉辦了一系列線上教研活動。這些活動緊湊、務實、高效,符合我校以集體備課、集體打磨課件、集體命題為核心的教研活動模式。特別是在環節操作上,難能可貴的是教研組能以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改革方案為指導,有針對性地研究規劃教學實施的流程和策略,有力地促進了教研組在學科改革、專業發展、教學技能等方面邁上新臺階,值得各學科教研組學習借鑒。
1.“大單元教學視角下的復習課教學設計分享”主題教學研討會
沒有研究的教學是淺顯的一輪復習之靜電場大集備課件.ppt,沒有教學的研究是空洞的。為了提升教師的教學育人能力,物理教研組吳偉主任分享了大單元教學設計的理念和經驗。
吳偉主任帶領大家進行新教材研討,從整體單元教學設計的角度對新教材內容的教案進行分析,并分享了部分針對新教材必修一內容的教學設計案例。高三備課組長黃凱分享了基于大單元備課的2023物理復習備課策略及方案,進一步推動了下一階段的復習。在物理教研組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下,研討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2.“物無止境,理有常識”教學與評價一體化公開課云展示
11月9日下午,物理教研組全體教師觀摩了高一年級張文杰老師講授的新課程《專題:電阻的測量方法》。張文杰老師前期備課十分認真,積極與組內老師溝通備課中遇到的問題并解決,并提前寫好學習任務表發到學生群中,供學生預習。課上,張文杰老師引導學生按照學習案例的思路,積極思考每一道題,與學生互動十分融洽。他對電路圖講解十分認真,對學生的每一個小問題都及時糾正。在對學生進行評測時,利用了釘釘直播的答題卡功能,讓學生當場作答,實時了解學生答案,方便他后期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老師講完之后還能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對比自己研究的電阻測量方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后老師留出10分鐘讓學生針對這節課上不懂的地方進行提問,師生之間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教學觀摩結束后,物理組郝國華、潘小琴、黃凱老師從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對本次課堂進行了點評。大家認為,一堂課的重點應該放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在課前將本課的學習目標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逐步實現學習目標。本次課堂對課前引導、細節處理、課堂互動、教學方法的運用等都把握得非常好,同時老師們也對本章內容的綜合處理給出了實質性的建議。郝金清副校長指出,本次觀摩課的主要目的是為即將面對線上教學常態化的教師提供范例,本次課堂在教學方法的運用、課堂互動、學業成績的利用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曹聰明副校長指出:線上教學要充分利用新技術,同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
3.各年級線上線下教學活動安排
1. 大四
11月21日,考慮到學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高中由線上教學轉為線下封閉教學。針對此,高中物理備課組及時做出調整,由線上視頻會議轉為線下會議。備課組活動包括常規環節:1、統一教學進度;2、每周分享一道題;3、資深教師經驗分享和與中青年教師的交流討論。高中組老師經常對復習過程中比較難的課題進行總結分享,并積極探討線上線下教學中出現的很多新問題,旨在提高線上線下上課效率,更好地實現分層教學。
從11月21日到12月9日,高中備考組老師們克服重重困難,全身心投入到線下封閉教學中。這期間,老師們穿梭于各個教學樓之間,每天陪伴學生答疑解惑、針對性輔導,同時還不忘在家線上照顧學生。高中物理組老師們經常在群里針對某一問題展開熱烈而精彩的討論,大家收獲頗豐。寒冷的冬天絲毫沒有影響高中物理備考組老師們的教研熱情。
2. 高中二年級
“疫情之下,我們不斷前行”,生活仿佛暫停了,但博雅樓的同學們依然堅定思考、奮進。思維導圖作為一種高效的學習工具,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圖片、關鍵詞、顏色等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強化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博雅樓物理組組織學生開展了靜電場第一章思維導圖大賽。在本次活動中,同學們利用文字、符號、圖片等載體,將自己大腦中的物化思維以圖片的形式表達出來,讓思維有形可見。用圖片引導思維,用思維促進學習,變學習為思考,變學習為行動,這樣才能學有所成。
進入磁場教學后,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網課的互動性,老師們與學生一起制作教具并在課堂上使用。
給學生布置有趣的物理作業并在課堂上展示。
積極開展備課小組活動,分享網絡教學的方法和技巧;
開展大單元備課活動,教師講解每門課程的備課過程。
3. 大四
在線授課期間,物理老師們集體備課、討論不間斷,堅持每周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大家就打造高效在線課堂、調動學生主動性、激發學生內在動力等方面展開熱烈討論,并總結分享在線教學亮點。
創新教學方式 線上教學受到硬件制約,教師用鼠標書寫、繪畫的規范性較差,比單純的紙筆差很多。雖然大部分教材都配有手寫板,但由于手寫板不能直接在屏幕上繪畫,教師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感到不適應。而iPad則可以輕松直接在屏幕上繪畫,但缺點是不能播放希沃白板的課件。通過教師們的共同研究,發現可以利用希沃白板的“屏幕傳輸”功能將iPad與電腦教學結合起來,不僅可以用平板進行移動教學,還可以將iPad上批注的內容顯示在電腦上,便捷地解決了板書難的問題。
交互式注釋可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網課時間越長一輪復習之靜電場大集備課件.ppt,學生的注意力就越低。究其原因,是因為課堂形式比較單一,學生長時間聽課,課堂參與度不高。郝國華老師通過分享騰訊會議的“互動批注”功能,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該功能可以讓學生在老師展示的PPT上實時批注。尤其是一些理科課程,學生可以直接在屏幕上展示解題過程,達到線下臺上寫作的效果。
信息共享和小組討論。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物理備課小組堅持每周進行小組討論,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共享,并集中討論解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大大發揮了小組備課的優勢。
攝影:劉洪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