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養蜂人初中的時候可能數理化成績還不錯,但到了高中卻不知為何考不上高分,成了弱項,數理化真的太難了嗎?
初中和高中的知識有連續性,物理和化學也是如此,初中學習的相關知識是高中學習的知識基礎。但是高中的物理和化學相比初中學習的內容,在知識廣度和內容深度上都有了明顯的提升。所以,如果你覺得很吃力,那么就要調整一下這兩門學科的學習方法了。
以化學為例,初中化學比較淺顯,只講基本概念和一些常識,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對一些概念性問題進行定性分析,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內容較少,課堂進度較慢,通過簡單的死記硬背就能掌握。而高中化學內容較多,難度較大,課堂進度一般較快,很多問題以理解為主,死記硬背為輔。
初中化學多以現象為主,靠死記硬背往往能拿到滿意的成績。但高中的概念、規律理論性很強高中物理的化學公式,需要一開始就花足夠的時間去理解每一個概念、每一個定理,深入分析概念所表達的謂語、賓語。理解了之后,才能對各種現象進行分類,用同樣的原理來應對變化。
在考試中,大部分題目都是應用型的網校頭條,一般會用一些你肯定沒學過的內容來做題,但反應類型可能都是很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這時候如果你已經熟悉了這一大類反應的做題方法,比如配平要用到的電子轉移法等,就可以輕松應對了。
如果只是背書上的幾個公式,那是沒有用的。所以出題時,要放棄那種無目的、大量做題的策略,而是要專攻一類題,了解解題方法,才能真正掌握這類題。
物理和化學其實有很多共同點,初中階段學習的內容多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往往與日常生活現象密切相關,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多是基于生動的自然現象和直觀的實驗進行的具體、形象的思維,很少需要運用科學概念、原理進行邏輯思維等抽象思維。
初中物理中,計算題一般直接應用公式就可以解決。但高中學習的物理現象更加復雜,與日常生活現象的聯系不像初中那么緊密。分析物理問題時,不僅要從實驗入手,有時還要從搭建物理模型入手。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抽象思維多于形象思維,需要有歸納、類比、演繹的能力,尤其是科學想象力。
同樣,在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掌握課本上的各個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可能因為初中的學習習慣,總是低估物理中的各個概念,然后在做題時混淆各個數據對應的物理量,步步出錯。掌握所有的概念,熟練地記住所有的公式,然后通過大量的訓練,熟悉并記住各種公式的變化,可以讓解題速度快很多。
高中物理中經常會出現很多看似容易理解的題目,你必須在分析之前仔細搭建你的物理模型,所有的“可能”和“也許”都會讓你的正確率迅速下降。高中計算題往往涉及很多知識點,最常見的就是把電場和磁場做成復合題,看似復雜,其實只要解題過程中冷靜分析,把整個題目分成很多部分去解,就不會有什么難度。
總的來說,高中物理和高中化學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你只需要掌握好每一個知識點,充分吃透它,并有針對性地練習各種題型即可。這樣,當你在考試中看到一些看似新穎,以前從未見過的題型時,你就可以坦然面對,剝去它看似華麗的外殼,看到它本來的面目。最后,當你面對所有的題目時,你可以自信地冷笑一聲,“哦高中物理的化學公式,都是新湯里的陳詞濫調”。到那時,我相信你的物理和化學將成為你引以為傲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