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項選擇題
01
時間分割
以高考為例,高考物理考試共有8道選擇題,高考選擇題總時間安排在35-45分鐘。
物理選擇題的時間以15-25分鐘為宜,大約是全部選擇題時間的一半左右(由于生物、化學選擇題計算量不大,很多題目可以直接判斷,所以物理選擇題的時間占比要稍微大一些)。
物理的8道選擇題不能平均分配時間,一般來說選擇題的難度會逐漸增加,物理選擇題也不例外。
難度較大的題目需要3分鐘左右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答完,難度較小的題目一般可以在1分鐘內解答完畢。8道選擇題中,一般有2道簡單題、5道中等題、1道困難題(困難題先易后易),按照2:5:1的比例進行。
02
分析本質
選擇題一般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規則的理解以及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定性推斷的能力,很少有復雜的計算。解題時要注意一些關鍵詞,如“不正確”、“可能”和“肯定”的區別,討論多種可能性。
不要挑題目,而是按照題目號的順序做,慢慢開始,這樣緊張的情緒就會慢慢平復,思維也會慢慢活躍起來,不知不覺就能完全進入狀態。
一般來說,遇到熟悉的題目,題目中的圖片看起來很熟悉,就應該給出新的解法;遇到不熟悉的題目,題目中的圖片和實物情況都不熟悉,就用常規的解法來解決新題目。如果分析了很久還是沒有思路,就暫時跳過,先做后面的題目高中物理解題方法指導 物理題解常用的兩種方法,等到你能做的題目都做完了,再慢慢解(此時解題的心情會相對放松,發揮的狀態也會更好)。
當你實在想不通的時候,不要放棄猜答案的機會。先用排除法排除掉可以確定的干擾項。如果能排除兩個,那么剩下兩個中必定有一個是正確答案。然后從中隨機選取一個。
即使有一個干擾項無法消除,也不要放棄,選擇四個選項中的任意一個。完成多項選擇題后立即填寫答題紙尤為重要。
03
智能響應
高考物理選擇題是各科選擇題中難度最高的,主要難點有以下幾點:
第一,物理本身是所有學科中比較難的一門學科;
二是物理選擇題屬于非確定性選擇題,題目答案的數量不確定,使得學生猶豫不決,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
第三,大部分選擇題綜合性很強,涉及的知識點比計算題、填空題要多,一不留神就會漏掉一個,而只顧著做另一個。第四,有些選擇題本身就是小計算題,計算量不亞于簡單計算題。
高考物理選擇題雖然解題難度各有不同,但是方法選得好,還是有規律可循的。為了能夠游刃有余地應對高考選擇題,首先要了解選擇題的一般特點,對高考選擇題進行分類,然后根據各自的類型研究應對策略。
04
類型
第一類:基礎知識識別
最典型的就是選修部分的多項選擇題,由于大綱要求以記憶為主,所以考核方式以課本知識為主,這類題型在高考選擇題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回應:對于“邊緣”章節高中物理解題方法指導 物理題解常用的兩種方法,要求不高。即使是選擇題,也沒有太多內容需要理解。不要在這部分投入太多精力。公式和定理并不重要,也不用考慮推理問題。
你可以自己把知識點整理一下,總結成容易記住的內容,然后在高考臨近的時候花點時間背誦一下,一般不會丟分。
第二類:知識點相對獨立的部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張試卷必答的電磁感應和天體運動知識兩類選擇題,知識點相對獨立。
這類問題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法,例如天體做圓周運動時,引力提供向心力;變壓器初、次級線圈匝數比、電壓比的關系等,都是容易形成一定規律的問題。
該類題型的解法掌握難度不大,但該類題型一般為小計算題,需要進行簡單的計算才能得出結論,這就要求學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時還要具備相應的計算能力,各個公式之間的計算往往比較復雜。
解答:這類題,你不必用常規的解計算題的方法去解,只要求最后的結果就行,所以不需要什么方法、步驟、邏輯推理,盡量簡單就好,很多解計算題時很難表達的方法都可以用到。
例如極值法、特殊值法、圖解法等都可以,不需要按照順序做題,只要選擇容易得出結論的選項就可以了。
第 3 類:圖像
圖像類題是近年來高考中出現頻率很高的一類題型,該類題型難度大、綜合性強,尤其考驗學生將圖像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的能力。
常見的圖形有速度-時間圖、位移-時間圖、功-位移圖、電流-時間圖、電壓-電流圖、熱力學中壓強與體積關系圖等。
解答:圖形類問題的本質是先求出橫縱坐標的物理意義,再根據題目要求求出相應物理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對于某個物理量隨時間變化的圖形,要分段研究。
第 4 類:綜合
綜合題把高中物理中幾個極其重要的知識點整合起來,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一道題來呈現,考查的知識點一般都是核心知識點。
例如楞次定律、安培力、感應電動勢、左手定則、右手定則等。常見的綜合題有動力學綜合、函數關系綜合、電場綜合、磁場綜合、電磁感應綜合等。
應對:綜合題一般難度較大,做此類題時要多花些時間分析動作、力、所做功、能量的變化,運用各部分基礎知識,逐步分解問題,按照相應的知識點進行解答。
上述研究表明:
要想快速解答選擇題,必須充分利用題目提供的已知條件,深入挖掘其中隱藏的各種信息,巧妙有機地創造條件。
要注意常規題的特殊處理,兼顧學科內外知識的整合與聯系,盡可能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有效利用考試時間,提高考試成績。
2.實驗問題
01
時間分割
高考物理課程考試共有2道實驗題,物理實驗題的時間分配為8-10分鐘。
02
分析本質
高考實驗題往往以力學實驗+電學實驗的形式呈現,從我省近幾年的高考來看,電學實驗是重中之重,在實驗內容上,電學實驗內容并不多,但每年實驗成績都不是很理想。
因為它千變萬化,可以運用多種形式,從各個角度提出問題。
03
智能響應
不管實驗問題以何種形式出現,其本質都是從實驗原理出發,只要從實驗原理出發,我們就能從容應對。我們的策略是:從基礎出發,從實驗原理出發,用同樣的方法應對各種變化。將問題歸類,并運用到其他案例中。
3. 計算題
01
時間分割
物理課程考試共有3道計算題,每道計算題建議花費10分鐘左右。
02
分析本質
計算題一直是學生評分中難以攻克的一道難題。不少學生反映,在考場上很難有充足的時間仔細分析計算題。另外,考場的氛圍和時間讓很多學生無法冷靜清晰地分析,更別說快速準確地得到答案了。要想順利解決大難題網校頭條,首先必須明確其本質。
各科的大難題看似復雜,其實都是一些基本現象和知識的疊加,所以我們不要被它的假象蒙蔽了雙眼,看到它,心理上就會吃虧,尤其是在考試環境中,更容易放棄,失去拿分的機會。
03
智能響應
只要我們掌握了課本上的基本知識和理論,我們就能順利解決所謂的“大難題”,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好所學知識,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①考察對基礎知識、理論的掌握程度。必須對各種物理現象、理論、規律十分熟悉,才能正確分析題目。
例如,力學部分有兩個部分。
一類是經典力學(直線運動、圓周運動、牛頓運動定律),
第二是功、能量等,第一部分是過程,第二部分是結果,電學部分無非就是力學部分公式的變形,雖然公式變了,但具體分析和力學差不多。
② 流程拆分
因為這些大問題、難問題都是一些基本現象、基本理論的疊加,所以我們只要把這些過程、知識點拆分一下就可以了。
把這些復雜的知識點分解成小的、簡單的知識點之后,我們可以輕松地逐一分解它們。
高考計算題有兩種:
第一類是力學范圍內的綜合計算問題。
在研究物體運動過程中,要研究運動學、動力學、函數關系等問題,是力學問題的綜合。
第二類是考察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運動的綜合問題。
不管計算題是何種形式,其基本情況都可以歸結為力與運動的關系。只要搞清楚力與運動的條件,找出各個子過程的運動條件,列出各個子過程對應的公式,并注意子過程的銜接點,那就是解題的關鍵。
四、常見計算題復習技巧
1. 認識事物,細心,全面查找信息
仔細審題,注意抓住題目中的一些重點和題干,有些信息不但要從題目中獲取,還要從題目中的插圖中獲取,也就是說要從多個角度、無遺漏地收集題目的信息。
2. 密切關注關鍵信息
所謂“啃單詞”,就是在看題的時候,對于那些容易理解錯誤的關鍵詞,要反復琢磨題中的關鍵詞、短語,正確理解它們所表達的物理含義,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物理圖像,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
例如,表達極端情況的“變化量”與“變化率”、“增加了多少”與“增加到多少”、“剛好”、“剛好夠”、“至多”、“至少”等等,要特別注意,復習題的時候最好做個標記。
3. 深入挖掘隱藏信息
反復看題、溫習,統籌兼顧,反復琢磨,從題目的字里行間挖掘出一些隱含的信息,利用這些隱含的信息,理清自己的解題思路,建立輔助方程。
4. 區分層級,消除干擾信息
干擾信息往往夾雜著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若不能及時識別,很容易誤導人們,只有大膽地拋棄干擾信息,才能順利解決問題。
5.深入思考并分析關鍵信息
臨界狀態是物理過程的突變點,在物理問題中,由于其靈活性大、隱蔽性強、可能結論多,稍有不慎就會導致錯解甚至漏解。
因此,在解決此類問題時,一定要認真理解問題意義,充分還原問題的物理情況和物理模型,找到問題的轉折點,把握承上啟下的物理量,確定它的臨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