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農村幼兒園教育取得了較大成績,但與發達地區相比仍存差別。面對6億多農村原住人口,怎樣把“鄉愁”切實落地,讓農村幼兒、農村幼兒園不再凝望城市幼兒園的優越?筆者覺得,教育工作者責任重大彈力ppt幼兒園,任務繁重。捉住農村文化資源,將其轉化為教育資源,通過優化幼兒園課程,提高幼兒對農村文化的認同與熱愛是一條有效的路徑。
挖掘農村幼兒教育資源
中國疆域廣闊,東西南北地區農村文化資源豐富。從氣候方面看,南方四季分明,可舉辦打水仗、滑冰游戲等活動,通過這種活動可以讓幼兒認識秋冬冬季有何不同;北方也有著自己不同的農村文化,例如藏族的民間歌舞藝術魅力爆棚,具有濃郁的地方性、生活性、趣味性特色。
幼兒園可以組織班主任查閱反映當地風土人情的歷史和文獻,把握已有文獻中本地農村鄉土文化資源,組織班主任進行實地田野調查,將農村廣為留傳的例如民間文學、音樂、游戲、故事、歌舞等,用圖片、錄音、錄像等方式給以分類搜集和管理。挖掘和整理農村文化資源中對幼兒園教育有價值的內容,并對其怎么融入幼兒園教學進行深入研究。
選聘好農村文化教育資源
農村文化資源豐富多彩,同時參差不齊,對農村文化資源進行選擇十分重要。班主任要按照幼兒教育生活化、游戲化、經驗性的基本教育規律,悉心選擇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關、文化積淀深厚、能吸引兒童感染兒童的農村文化加入到課程內容中,使課程鄉土氣息更濃,幼兒接受理解更容易。
按照農村文化資源開發的教育教學活動,須要富于美感和兒童情趣。幼兒園在進行課程活動設計和教材選擇時,應結合本土農村文化資源,考慮到本地域特殊情況,滿足本區域不同層次、不同水平兒童的須要。尤其要重視開發鄉土教材、地方教材,開發出本區域幼兒園須要的符合鄉土文化資源的特色課程,繼而激活農村自有的文化內涵,讓幼兒感遭到農村文化的向心力、感召力和無形約束力,提升幼兒園教育療效。
幼兒園可以通過親子活動讓幼兒學會尊老愛幼;通過舉辦拋繡球等活動讓幼兒體會傳統民俗文化的樂趣;通過講農村鄉土故事,讓幼兒辨明什么鄉土文化是適合弘揚的彈力ppt幼兒園,什么是應當革除的。
充分運用好農村文化資源
農村文化資源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涉及教育的療效,要將農村文化資源與幼兒成長的大的文化背景相聯系,將農村文化資源作為民族文化資源加以開發借助,以期對學前教育的發展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對所搜集到的農村文化資源應從教育人類學的視角進行深入研究,既要將其放在幼兒園以外的更寬廣的教育空間高考察其對一個人一生的個體生命成長有何重要的價值,同時要研究幼兒園中幼兒的實際生存狀態,在二者之間去尋求一個契合點,探索農村文化資源在幼兒園教育環節中的運用技巧。
讓幼兒觀察父母栽種農小麥的場景、學習傳統手藝,通過這些情感體驗法來了解糧食來之不易,從而調動幼兒參與勞動,發展幼兒的動手及身體協調能力,體會勞動的意義;讓幼兒觀察農村房子結構,書法并剖析設計的本意,進而了解勞動人民的智慧;讓幼兒參與農村節日文化,通過情景學習體會農村文化對于生命和生活的保重;讓幼兒到田野里觀察和追逐蝴蝶等,通過開放活動法體驗大自然的美好,培養幼兒的生態意識及對故鄉的熱情之情;可以將農村鄉土資源改建作為教具向幼兒呈現、作為幼兒在活動中的操作材料、作為環境創設的一部份、投放到區角讓幼兒自由探索、作為游戲方案設計的背景知識,讓幼兒在主動探求中實現農村文化資源潛在的教育價值,培養其勤奮勇敢、愛國、團結、開拓進取、熱情善良、誠實守信和敬老尊師的美德。
培養選拔好農村學前教育師資
農村的學前教育,師資力量仍然是困惑其發展的重要困局。農村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從要求上講,不能僅僅局限于學歷,由于高學歷的未必會來,來了未必留得住;同時外省班主任也會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要把目標盯在既能留得住又能適應農村幼兒教學需求的師資隊伍建設上。從班主任素養上看,農村學前教育師資必須了解農村文化資源,最好是本地出生、對鄉土文化有深厚愛情的人,唯此就能培養出既能借助好本土文化資源,又能下得去、留得住的班主任。培養對象上既要定向農村中學生招生,也可以選擇受過一定教育、愿意從事幼兒教育的年青人接受短期培訓,使其具備幼兒教育的基本素質后回農村從事幼教工作。在培養班主任的講課內容上要降低有關農村文化資源的課題,打造師范生熱愛農村、適應農村生活的個體價值觀。
農村文化資源與幼兒園課程結合是可行的,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在農村學前教育中靈活運用農村文化資源,既豐富了課程資源,推動幼兒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也使得班主任從教材的“執行者”變成了課程的“創造者”。補足農村學前教育“短板”,非一日之功,只有對農村文化塑造自信,能夠讓農村幼兒園教育重燃希望,能夠讓農村幼兒滿腔鄉土自信。
(作者系廣州師范學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