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墜,起初大概是普通的一件首飾,慢慢的被人們賦于了各類各樣的說辭,各類意義,也逐漸顯得“難以飄忽”起來,先是價錢,之后是收藏,再后來大概是依傍上個別不可言的東西……賦予的意義好多,也有人專門講解。
東西嘛,越復雜了、越讓人看不懂也就失其本質。
于我而言,最早準備帶鐲子其實只是想要與眾不同一些,曾經在年青的IT團隊中,你們都沒有哪些非常顯著的標志,其實是流水線產下來的一樣。我戴了吊墜,這樣配上我本來就比較成熟(laoxiang)的臉孔,變得比其他人多了這么一份從容和老成。雖然這樣寫代碼愈發穩健些~哈哈O(∩_∩)O哈哈~
黑色的瑪瑙,相比這些黑帶的腕表愈加顯著一些。這一串瑪瑙15顆,大概是五十年前入手的,從入手開始幾乎每晚帶著,白天摘出來,也算是很深的愛情了。
起初也是玉化的釉色,后來戴的時間久了開始霧化,再后來有幾顆也差不多盤出了釉穿手串的彈力線哪種好,恐怕再過幾年就會有所好轉。
大概是兩三周之前的樣子,發覺串手鏈的線有些破損,并不嚴重,沒有及時的更換,堅持帶了幾天,發覺有兩顆佛珠之間的線非常乏了,只有一絲相連。這就太危險了。
必須得換線了。
這顆佛珠之間的線快要脫落了
接近兩周時間沒戴,雖然是沒有哪些影響吧?我也說不上來,剛開始有些不習慣的。
前天穿手串的彈力線哪種好,還在問朋友那里可以串佛珠,說:買珠寶的店里都可以。當時準備拿過去串一下。后來了解到小文朋友也會,嗯,難得有這個技藝……
穿線似乎不太難,關鍵是最后怎樣打結。這一串沒有三通珠,而是將線頭塞入一顆手鏈里,這個該如何解決?還有就是彈力繩的線,如何能夠打結的比較穩固些?另外,考慮到堅固程度,用四股線最好,但這樣可能很難穿,兩股能不能穩住呢?不能總是麻煩小文朋友吧~
如此想來還真是一門技藝,穿硨磲兒的技藝。
說到這個,這么辨識佛珠也是門技藝,雖然圓珠有翡翠的、核桃的、各種木頭的……造型也不一樣,數目也不一樣,有沒有人能詳盡聊一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