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試卷分析
考試復習課是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真審閱試卷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一堂好的復習課能達到查漏補缺、開闊學生思路、提高能力的效果,而一堂胡亂的復習課只會讓學生昏昏欲睡。如何才能讓考試復習課發揮最佳效果呢?下面就試卷復習課的一些思考。
1. 關注問題的解釋
講課首先要問為什么,這就要求教師明確講課的內在意圖;明確目標是備課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它既是一堂課的出發點,也是歸宿;講課的教學目標應由教師根據物理教學的總體教學目標和學生試卷上暴露的問題來確定。
確定要講的內容,教師在課前要認真準備,認真批改試卷,做好結果分析,統計平均成績、及格率、各分數區間人數分布等,統計每道題的得分率、每道題的答案(唯一解法、典型錯誤)等。要了解學生對正確和錯誤題目的思考方式,多問“學生為什么會犯這道題的錯誤?”等問題,了解學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思維方式上的缺陷。最好在課前將試卷發給學生,了解學生對試卷復習的要求,掌握第一手資料。
評講要突出重點。講課要突出重點、難點、疑點、重點,要有指向性,要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有些學生上復習課收獲不大,主要原因是老師沒有分清重點和不重點,想包羅萬象,結果什么都沒包羅。其實,試卷上的大部分題目學生自己就能解,有些題目甚至一考就被學生發現、解決了。如果在評講中包羅萬象,學生自然會覺得無聊,覺得浪費時間。當然,“突出重點”并不是說只講重點,而是老師要把課堂上的主要精力和時間集中在學生問題最突出、最重要的、最想知道的重點內容上,解決學生的疑惑,引導學生探索。
2.注重解題思路和方法的引導
評卷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試卷內容,更是為了使學生對相關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有較大的進步,遇到類似問題時知道從何入手,掌握解題的一般方法。在評卷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解題思路的分析和引導,引導學生讀題中的關鍵詞、單詞、句子,探究題中隱含的條件;或引導學生補充與題有關的物理知識;或探究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內涵和外延;或探究題中已知與未知因素的內在聯系,再現正確的物理場景,建立物理模型等,使學生為所要解決的物理問題建立清晰的物理場景。例如,對于關于圖像的題型的評卷,重點在于闡釋圖像所反映的物理過程和物理規律留學之路,從圖像中提取對解題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解答。在復習物理計算題、分析物理現象時,不僅要明確研究對象,還要明確研究的是哪一個過程、受力條件、運動狀態等。對于一個復雜問題,可以按照具體的作用過程,將其分為若干個階段,每個階段按照對象在各個階段所遵循的規律進行分析和求解。對于一些可以轉化為理想模型的實際問題,盡量將其轉化為可以利用已有規律求解的方法。總之,物理計算題的復習要注重對物理過程的分析和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注重話題的拓展和延伸
在復習課中,教師不要孤立地討論話題、講解每一道題,而要透過問題中物理情境的表面現象,善于抓住物理問題的本質特征,進行開放、發散性的講解。物理問題的解題思路可以發散——“一題多解”,物理情境可以發散——“一題多聯”,物理問題也可以發散——“一題多變”,如將靜態的物理情境變為動態的物理情境,或改變命題條件、顛倒問題中的因果關系……等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4.注重課后效果
考試復習課結束后,應檢查學生答題情況,并要求學生保留試卷。可要求學生將典型題目收集到“錯題集”中。然后,教師可設計幾道有針對性的練習作為糾錯和補償練習,讓易犯的錯誤和易混淆的題目多次出現在練習中,以達到糾正和鞏固的目的。作業量要適當,題目要有啟發性,避免學生陷入題海,不知所措,只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總之,考試復習課需要老師精心設計,從付出的努力上來說,可能比新課還要多,避免出現疏漏、死記硬背的情況。只看答案的復習課、從第一題講到最后一題的復習課、只講題目的復習課,都是失敗的或低水平的。
初中物理試卷分析
1. 測試特點
1. 測試知識內容分布
物質部分約占18點,運動與互動約占36點,能量部分約占36點。
2、根據考試標準所列的知識點,考試題目涉及100個左右的知識點,知識覆蓋率達80%以上。
3.按照考試等級劃分,A級認識等級占66分,B級理解等級約占24分初中物理試卷分析,C級理解等級占10分,基本符合局方要求。
4、對物理考試的總體評價是:符合新考試標準的要求和考官的要求。
具體體現在:
一是考試題目多取材于貼近生活的實例,體現了新教材“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的新理念,如第20、21、22題就有一定難度初中物理試卷分析,且取材于實際生活。
二是突出實驗探究的考試要求。涉及實驗和實驗探究的題目共10道,占30分。考試內容包括:探究方法分析(18道題)、圖像與數據處理(18-22道題)、探究過程分析(20道題)、探究結論分析(29道題)等。
2. 試題對未來教學的啟示
1、教師應注重新教材新概念的應用,以“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的原則指導教學,從身邊的自然現象、生活中尋找物理知識,用物理知識解釋常見現象,把物理知識與生活、生產實際應用相結合。
2、重視實驗探究教學。在對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時,不要只停留在紙面上,而要真正付諸實踐。不僅學生要經歷探究過程,教師也要經歷探究過程。在成功與失敗的探究過程中,學生可以掌握科學探究方法,獲得相應的物理知識,培養情感與態度,同時也會促使教師自身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3、從統計結果中可以看出,教師們非常重視基礎教育理論和新課程理論的學習,也獲得了相應的知識。10分基礎教育理論題的平均分9.18,已經相當不錯了。從及格率達到100%,平均分達到84.49,優秀率達到79%的情況來看,如果這是教師們實際取得的成績,那么我們湘潭市初中物理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是非常優秀的。從統計結果中我們還可以看出,20題的通過率比較低,難度系數只有0.314,統計的100份試卷中只有3個人拿到滿分。其實,從題目給出的信息來看:在野外河邊休息,應該想到用到與水有關的物理知識。用到杠桿平衡的知識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知識兩次,就很容易得到答案了。
我們的大多數教師還缺乏寬廣的思維,運用物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
【初中物理試卷解析】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簡單電路試卷07-03
物理試卷解析04-21
初中物理試卷解題技巧07-03
中考物理試卷參考06-23
[實用] 物理試卷分析 10-17
物理試卷分析(優秀)11-13
高考物理試卷點評06-23
物理試卷分析與教學反思06-27
四年級語文試卷分析07-03
摩擦物理課堂記錄與分析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