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的《書目答問》一直被認作讀古書、治舊學的工具,引得諸多名家為之評介。它既具實用性,又具時代創新性,在收錄范圍、著錄內容、類目題旨等方面都給人耳目一新的覺得。
一部好的書目除了須要實用性,更需創新性。清朝出現的《書目答問》[1]無疑具備這樣的特性。近百年來,《書目答問》一直被認作為讀古書,治舊學的工具。錢鐘書主編的《中國近代學術名著》即收有此書。魯迅在《而已集·讀書雜談》中所提到的要弄舊學,倒不如暫且靠著張之洞的《書目答問》去摸門徑的觀點,也為大多數研究《書目答問》的學者所引用。從前,黎錦熙在北平師范學院國文系主講“書目舉要”這門課時即以《書目答問》為教材。誘因就在于此書目針對“諸生好學者來問應讀何書,書以何本為善”的問題,從為初學者指示讀書門徑的目的出發進行編寫,進而使推薦書目這些方式達到了相當完整的地步。據悉,因為受當時環境的影響,它還帶有特定時代下的創新性。
翻閱《書目答問》,可以顯著地覺得到它在收錄范圍、著錄內容和類目題旨等方面所烙下的明顯的時代印記。它不單純是書名的列舉和記錄,更不是機械地仿效過去,再加上一些新書。它根據時代的發展,按照時代的特征和須要,在前人原有的基礎上不斷豐富發展,做出了許多創新。
從收錄范圍看物理文獻閱讀,“此書所錄,其原書為修《四庫》書時所未有者十之三四,《四庫》雖有其書,而校注本晚出者,十之七八?!边@就是說,《書目答問》所著錄之書十之三四為《四庫》修纂后新出的要籍,十之七八為《四庫》書的精校本。由此可看出,《書目答問》的收書重點即非常注重收錄明清作品,尤其是晚清至當世的學術專著,在《國朝駢文儒佛姓名略總目》下云:“大抵征實之學,今勝過古。”《書目答問》的分類也非常注意對清人專著及其學術源流的解析,注意反映清一代的學術成就。
從著錄內容看,因為此書目是推薦性的,所以“慎擇約舉”,防止兼收并蓄。然仍注意收錄一些自然科技專著和經濟專著,尤其是一些翻譯作品。其實編者仍認經學為根本,覺得經學是治其他一切學問的關鍵,然關于人才的標準卻發生了些許的變化。手藝之術日漸遭到關注,西學日漸走近人們的視野。
一自然科技專著
由該書所選書目來看,一方面它鮮明地彰顯著為武舉考試服務的過秦論導讀之旨,對一些大膽有見地的書物理文獻閱讀,像崔述的《讀風偶識》、《徐霞客散記》等沒有收錄;對于中國古典戲劇、近世小說、《東坡詞》等也均未收錄;另一方面,卻積極提倡“經世致用”的實事求是的學習心態,對于“極有益于經濟之學”的天文算法類圖書進行了超出當時常規的大力推薦。這種被分為中法、西法、兼用中西法三部份,分別收錄了一些中外科技專著,如《幾何起初》十三卷,《代訓詁》十五卷,《數學啟蒙》四卷等等一系列在當時具有很高科學性的書籍。并注云:“推步須憑實測,地理須憑目驗,此兩家之書皆今勝過古?!庇肿ⅲ骸敖袢账銓W家,習中法者,以《算學啟蒙》、《九章細草圖說》《九數通考》、《四元玉鑒》為要。兼習西法者,以《數理精蘊》《梅氏叢刊》、《新譯物理啟蒙》、《代訓詁》、《新譯十三卷幾何起初》為要?!痹诒翌愡€收有北京制造局新譯的西洋兵書五種。這種西洋之書的收錄不但顯示出編者的重今思想,亦可看出當時社會文化的演進。自近代以來,東西方逐漸相處,文化學術交流也日益增多。大量翻譯和介紹西方的書籍開始涌現。“經世致用”思想得到了進一步加強。“若讀書者既不明理,又復無用,則亦不勞讀書矣?!?span style="display:none">Oik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
在史部地理類,不僅收錄《括地志》、《元和采邑志》、《太平寰宇記》等古地志和《大清一統志》、《長江圖》、《黔書》等今地志外,在“水道之屬”還收錄了西洋人的《新譯海塘輯要》一書,廣州制造局抄本,范希曾補“英國傅蘭雅撰”。在“外紀之屬”所收西人專著有:明南修武《坤輿圖說》二卷,范希曾補為“南翼城,西班牙國人”;明艾儒略《職方外紀》五卷,范希曾補為“艾儒略,美國國人”;西洋蔣友仁譯《地球圖書》一卷;林則徐譯,魏源重定《海首圖志定本》一百卷;西洋瑪吉士《新譯地理復習》十卷。在《新譯海道圖說》下注“極有用”,說明西方新的地理學知識已被當時人所接受。
在附二《國朝駢文儒佛姓名略總目》中,列舉算學家一目,并注:“五六年來,因此學者尤甚,此舉其譯著最顯著者,梅文鼎、羅、李善蘭為最”。其中“李善蘭乃生存者,以天算為絕學,故錄一人。”此類亦分為三部份:中法、西法、兼用中西法,列名一百二十多人,為數不少。
《書目答問》所收錄的那些自然科學類書籍,是當時知識分子注意吸收新近學術成果的表現,是近現代學術特性的一種反映。以明天的觀點看,將好多現代科學專著歸于四部之內,未免有些不妥,但是對這類書的介紹也很做作,但在當時,對校風的轉變卻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在一部指導封建科考的書目中收錄一些自然科技類專著,不能不說是一種壯舉,它多少隱現著新思想的萌芽。
關于西學方面,朱維錚在文中還提及“張之洞沒有忘掉他的童生們,以‘別錄’為題開列了四類讀物,前三類都屬于揣測制藝或學習考訂的入門書。第四類是中級啟蒙讀物,只列六種。有意思的是非常說明,‘上海新刻《三才略》最佳。不惟童蒙,凡學人皆不可不一覽?!@部由廣東安鄉人蔣德鈞所編的西學入門書,內容為天文學、世界地理與世界歷史的常識,看來張之洞本人當初‘一覽’,而且印象深刻?!盵2]由此細節,也可看出《書目答問》對于西學的注重。
二經濟專著
因為在常年的封建社會重農抑商思想的影響下,我國唐代沒有獨立的經濟文獻本科目錄,大多數唐代目錄學家對經濟專著不甚注重,各類不同方式的綜合性目錄書中也沒有籌建明晰的經濟文獻部類,大量經濟文獻被分散記載在經、史、子、集四部的個別類目中。到了近代,在西方入侵的壓迫下,倒幕運動盛行,經濟之道也開始遭到注重。這一點,在《書目答問》著錄經濟文獻方面的特性上,可略見一斑。
在《書目答問》一書中,多次提及“經濟”,如:在子部下云:“漢后北碑,仍依類條列之,這種若周秦諸子,及唐曾經儒學議論經濟之屬,宋曾經儒學考訂之屬,唐曾經之雜家釋道教,宋曾經之小說家,多在通行諸叢刊內,此舉善本。”“以上道家類經濟之屬”“右天文算儒家”下注:“算學以步天為極功,以制器為實用,性與此進者,能加研求,極有益于經濟之學”;在集部“國朝不立教派古文家集”下云:“古文家多兼經濟家”;其實,在唐代典籍中,“經濟”一詞,主要指經世濟民,與《現代漢語辭典》中解釋“經濟”為“經濟學上指社會物質生產和再生產的活動”有些許不同,然從《書目答問》所收錄的專著看,此“經濟”已帶有近現代的性質。
首先,在子部道家類首條“經濟之屬”。在“以上道家類議論經濟之屬”下注云:“此類兼綜事理,亦尚修辭,后世古文家,出于這種。這種多唐曾經書,故列前?!彼罩畷宸N,絕大部份都是歷朝的重要經濟文獻。如漢代陸賈《新語》一卷,漢賈誼《新書》十卷,漢桓寬《鹽鐵論》十卷,《考證》三卷,魏文帝《典論》一卷,晉楊泉《物理論》一卷,唐林篤行《伸蒙子》三卷,明劉基《郁離子》二卷,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二卷。這種大都是有關國計民生的精典專著,其中涉及到俸祿、貨幣變革、鹽鐵官營、土地私有和自由買賣制度、人口問題、社會分工等問題。尤其是黃宗羲,他主張變革農地、賦稅制度,指出“工商皆本”,反對傳統的重本抑末經濟理論,把他也列為一員不能不說編者的經濟學眼光之進步與奇特。
其次,在《國朝駢文儒佛姓名略總目》里,特立“經濟家”一目,下云:“經濟之道,何必盡由學問,然士人旨在,舍書無由,茲舉其博通著力者。士人博極群書,而無用于世,讀書何為,故借此一家終焉。”這段話不但凸顯了編者的經世致用思想,更表明了編者心目中博通著力之經濟家的“最高境界”,即要于世有用。雖然,這也是明天世人對經濟家、實業家的一種要求與期盼。
被納入“經濟家”姓名略里的人,大都是明朝及近代經濟思想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顧炎武、魏禧、唐甄、陳潢、鄭慶、秦蕙田、藍鼎元、方苞、儲大文、印光任、陳倫炯、陸耀、檀萃、龔景瀚、嚴如熤、徐松、姚瑩、包世臣、俞正燮、龔自珍、施彥士、魏源。據悉又列有眾多重臣,如熊賜履、林則徐、胡林翼、曾國藩等,“皆經濟顯著者”。在這種人當中,有些還是真正的實干家,如林則徐,他是近代第一個提出自鑄錢幣的人。
以上人物皆可為師,把她們推薦給正在打算武舉的士子們,既有著樹立榜樣的作用,也寄寓了編者的苦心,他希望士子不但要讀有用之書,更要做有用之事。把讀書與致用結合上去。“由中學入經學者,其經學可信,由經學入史學者,其史學可信,由經學史學入理學者,其理學可信,以經學史學兼詞章者,其詞章有用,以經學史學兼經濟者,其經濟成就遠大。”[1]融會貫通,不讀死書才“可用以考古,可用以經世,可用以治身心”。
據悉,《書目答問》鑒于清朝文學的發展和大量叢刊的出現,首創“叢書類”,突破了四部分類法,在目錄學史上作出了一大貢獻。隨后,“五分法”被實際運用在近現代許多圖書館的古籍分編工作中,如《中國古籍善本書總目》就采用了經、史、子、集、叢的基本類例。這一創新也是時代的產物,因前人有過好多剖析,故不再贅述。(宋萍張毅)
參考文獻
[1]張之洞,范希曾.書目答問補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
[2]朱維錚、張之洞與《書目答問》二種[J].讀書,19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