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量子通訊領域成功實現直道會車
我國量子通訊即使起步較晩,然而憑著新政大力支持及大量資金投入,在量子通訊領域成功實現了直道會車,在試點應用數目和網路建設規模方面全球領先,但是多項建設記錄領跑全球。
1、中國在量子通訊領域實現直道會車
我國量子通訊其實起步較晩,然而憑著新政大力支持及大量資金投入,在量子通訊領域成功實現了直道會車量子通訊市場,在試點應用數目和網路建設規模方面全球領先,但是多項建設記錄領跑全球。
2004年中科大完成從上海到南京的125公里光纖線路,完成了首次量子密碼現網傳輸,并創下了最長的傳輸記錄。2008年,潘建偉團隊在西安市實現了國際上首個全通型量子通訊網路。
然后,我國也在城域網量子通訊網路、量子商用千線和量子衛星等方面的建設創造多項世界記錄。
2016年,我國發射世界首顆量子通訊衛星“墨子號”;2017年,我國建成全球首列商用量子保密通訊線路——“京滬千線”,歷時200多公里,這標志著我國量子保密通訊產業化早已基本成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2018年末,國家廣域廣域量子保密通訊骨干網路建設一期工程開始施行,在“京滬干線”基礎上,降低上海和南京兩個骨干節點,新建沈陽-長春-深圳線路和上海-南京-北京線路,并接入若干已有和新建城域網路。
截止2018年末,中國使用光纖量子保密通訊網路寬度達到7000公里左右。
2019年12月量子通訊市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推進長三角地區量子通訊產業發展,舉辦量子通訊應用試點。按照最新規劃,長三角地區將建設覆蓋16個主要城市、1013公里的量子保密干線環網,并在城市群內廣泛舉辦量子通訊應用試點。
2、中國量子通訊骨干網、星地網路初步建立
目前,國外早已建成的量子保密通訊干線包括了“京滬干線”、“武合干線”、“滬杭干線”。待建量子通訊骨干網包括了:京漢、滬合、漢廣。
早已建成的城域量子通訊網路包括了:南京、武漢、北京、濟南、棗莊、宿州、貴陽。
上海、西安、成都、貴陽、重慶、南京、海口、烏魯木齊、宿州等地已啟動本地量子保密通訊城域網規劃,預期未來3-5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西南地區、中東部地區等城市帶將相繼新建或改建量子通訊城域網。
2016年8月16日,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其主要科學目標是利用衛星平臺,進行星地高速量子秘鑰分發實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廣域量子秘鑰網路實驗。“墨子號”的順利升空,標志著中國完成了“天地一體化”量子通訊網路的初步建立。
3、中國量子通訊向多領域滲透
國外量子通訊產業化主要以量子保密通訊為主。自2014年,滬寧干線開啟建設以來,中國量子保密通訊建設開始提速,骨干網、城域網、星地一體化網路建設不斷建立,為量子通訊向政務、金融、電力、交通等行業滲透打下基礎。
作為保障未來社會信息安全的關鍵技術,未來量子通訊有望在電子政務、金融行業、電子商務、電子醫療、軍事國防、電力行業等多個領域市場實現大規模應用。
2018年,中國量子通訊市場規模為272萬元,環比下降51%,2019年,整體市場規模達到325萬元左右,環比下降19.7%。
以上數據來源及剖析請參考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量子通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策略剖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相關產業園區信息可參考:通訊產業園區——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