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楚智強通信員劉寧)明年是特殊的一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繼中考延后以后,廣東省2020年中招考試也較以往延后了20天。7月15日,是廣東省中招考試第三天,映象網約請各學科名師點評去年的高考試卷。在15日數學考試過后,廣州市第七中級學校的數學名師王少鵬老師,第一時間研究了去年數學試卷。下邊是他對去年數學試題的評述。
班主任簡介:王少鵬,華南師范學院教育碩士,廈門市骨干班主任,學校一級班主任。廣州市優質課銀獎。歷任七短發校樹人外粵語學校數學學科教研主任。
王少鵬表示物理基礎知識填空題,2020年中招數學考試既是小學生化學學業水平測試,也是中級學校的招生考試,發揮著指揮棒的作用,對師生都有重大意義。對比去年和今年省教育廳發布的數學中招命題說明,可以看見一些細微的變化:
一、在命題的指導思想上
更加大調中招試卷對教學的指導作用,把“有利于中學生和班主任的發展”表述更換為“有效推動中學生健康發展和班主任專業成長”,要求愈加具體化。彰顯出了2019年11月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關于強化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的指導精神。
二、命題原則上
一如既往的強調要突出考題內容的基礎性,要講求試卷素材的時代性,要強化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要充分發揮不同題型的功能等。但考慮到2019年的試卷難度,并結合2020年的學情,提出了要有效控制試卷難度,并創設情景考察核心知識和關鍵能力。
三、試題特征上
1.素材愈加突出試卷的價值導向。
一方面試題中第9題的北斗導航衛星、玉兔地球車、天宮二號空間站、天眼FSAT,第11題的垃圾分類、5G訊號、超導材料等,向中學生展示了祖國科技發展的巨大成就,充分彰顯了“從生活邁向數學,從數學邁向社會”的課程理念,既落實了立德樹人的學科美育目標,又對班主任的日常教學起了引導作用。
另一方面,試題第7題的二十四處暑,第18題的“國家長江生態文明”戰略,第20題的“中原糧庫”等,相比2019年試題中在填空題中出現的“洛陽牡丹”、“少林工夫”,更具有時代特色,更能幫助中學生了解故鄉、熱愛故鄉。
2.堅持靈活創新,彰顯“素養”立意
與前幾年的高考試題一樣,去年高考數學試題仍是立足于學科素質,注重將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原理置于真實生動的情境下進行考查,指出靈活運用基本知識去剖析和解決問題。第6題的自然界物質屬性和第11題的垃圾分類,既考查化學觀念素質中的物質觀念、能量觀念要素,又考查了科學心態與責任素質中的社會責任要求;第10題創設了生活中一種真實的用電情境,既有安全用電教育意味,又考查了中學生對物質導電性的認識;第20題以我省“中原糧庫”農業特色為背景,以現代農業生產活動為素材,考查中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21題以中學生熟悉的電熱水器為背景,考查中學生在生活中對電氣設備的選擇能力。
3.堅持真實還原課堂教學,真實還原中學生課堂表現
化學學科教、學、評的一致性仍然是教學變革所注重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化學試題上彰顯出真實的“教”與“學”可以促進變革的實現。第1題的磁偏角現象,第2題的聲現象,第3題安全帶的使用,第4題的磨擦起電和驗電器,第16題的探究壓強的方向等,凸顯了中學生從觀察現象到歸納知識再到實踐應用的學習過程。17題實驗對儀器的安裝及調整的考查,18題對天平稱量過程中使用的考查,19題對檢測電路和借助圖象進行數據處理的考查等,都是借此來分辨中學生是否親身經歷過實驗探究過程。
4.更加重視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既是中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學習方法。與2019年“從不同角度考查了科學探究的多個要素”不同,明年對科學探究的考查是“利用不同的題型全面考查了科學探究的七個要素”。第6題考查“提出問題”、“猜想與假定”,第17題考查“設計實驗與擬定計劃”,第17、18、19題通過儀器調節、連接電路、檢查電路、讀取示數等形式考查“進行實驗與搜集證據”,第19題考查了借助圖象對數據進行“分析與論證”,第18題借助偏差剖析考查了“評估”,第17、18、19題的探究過程都是起碼三人小組進行,彰顯了“交流與合作”。同時,在科學探究中,勾畫圖象處理數據和找尋控制變量是教學學生應該把握而常常被忽視的關鍵環節,試題有重點地進行了考查。
5.注重對科學思維的考查
高中數學課程致力提升中學生的科學素質,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嘗試運用科學知識和科學研究方式剖析和解決問題。科學思維素質中包含模型建構、科學推理、科學論證和指責創新等要素,試題結合難度控制的要求,突出了模型建構的考查。例如第5題的串并聯電路模型,第8題的杠桿模型,第14題的發電機和電動機模型,第20題(3)中的長圓形模型等。試題的第13題考查了科學推理要素,第6題考查了指責與創新要求。
2020年廣東省中招數學試卷的考查范圍和難度均符合《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試題結構合理物理基礎知識填空題,主、客觀題比列恰當;試卷難度適中,試題易、中、難題目所占分值比列合理,具有較好的分辨度和考查效度,以使不同程度的中學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真實水平。整份試題閱讀量適當,試卷的文字敘述、圖形、符號規范,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科學、準確,對評卷和日常教學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
(教育新聞熱線投稿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