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筆記
1.重力:
(1)定義:由于月球的引力,靠近地面的物體所受的力稱為引力。
[所有靠近地面的物體都受重力影響]
(2)符號:重力用字母G表示。
(3)引力的對象是月球,受力的對象是靠近地面的物體。
(4)重力大小:
① 物體所受的重力與其質量成反比。
②計算公式:G=mg(g=9.8N/Kg)
③g的數學意義: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所受的引力為9.8牛頓。
④ 可以簡單估算取g=10N/Kg。
⑤G值在地球上不同的經度和海拔是不同的。 兩極g值最大,赤道最小,海平面g值大,高海拔g值小。 同一物體所受的引力與其位置有關。
⑥ 地球上同一物體的引力約為月球的1/6。
(5)重力方向:垂直向上。 (垂直向上是指垂直于水平面指向地心)
重力方向的應用:用錘線檢測墻面是否垂直,工作臺是否水平,墻上的畫是否掛直等。
(6)重心:作用在物體上的等效重力點稱為物體的重心。
玉質均勻、外觀規整的物體,重心在其幾何中心。
減小物體的支撐面,降低物體的重心,有助于提高物體的穩定性。
2. 摩擦
1.滑動摩擦:
(1)定義: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相對滑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之間會形成一個限制物體相對運動的力。 這種力稱為滑動摩擦力。
(2)符號:滑動摩擦力用符號f表示。
(3)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4)作用點:作用于接觸面上。 (受力分析時,一般畫在物體的中心)
(5) 尺寸:
①與壓力有關,壓力越大,滑動摩擦越大。
②與接觸面的粗糙度有關。 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越大。
③與接觸面積大小無關。
④與物體運動的快慢無關。
2、靜摩擦力:當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由于外力作用而有相對運動傾向時,物體之間也會形成一種限制相對滑動的力,這種力稱為靜摩擦力。
3、滾動摩擦:
(1)定義: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該物體所受到的摩擦稱為滾動摩擦。
(2) 一般情況下,滾動摩擦遠小于滑動摩擦。
4.減少有益摩擦的方法:
(1)降低壓力。
(2)降低接觸面的粗糙度。
5. 減少不必要摩擦的方法:
(1)降低壓力。
(2)降低接觸面的粗糙度。
(3) 變滑動為滾動。
(4)使相互接觸的摩擦面相互分離。
注意:摩擦力有時會阻礙物體運動,此時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有時它有助于物體的運動,此時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 而我們總可以說摩擦力的符號是什么摩擦力的符號是什么,摩擦力總是制約著物體的相對運動,它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或相對運動傾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