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決定考研
可能和你們不太一樣,我并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和一番細致的督查后再決定考研的。我決定考研的理由很簡單,一方面我專科高校是二本,我認為結業后以我如今的學歷可能找不到我所期望的工作,之后也過不上我想要的生活。另一方面,我們院校風還是很不錯的,你們都考研,我也就追隨時尚,加入考研大軍。
至于為何最后選擇華科,理由更簡單,由于當時我心氣高,非985不報,但是我們院師弟師妹考華科的相對來說也比較多,聽了她們的考研分享會,我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更有信心了,所以哪些都沒多想,殉難無反顧的往華科沖。事實證明物理專業英語詞匯app,我運氣還是不錯的,盡管稀里糊涂的就報了這所中學,然而這所中學反饋給我的,遠遠超出我的想像,是能讓我終生受惠的。
其實,我并不鼓勵你們像我一樣在自己的前途大事上稀里糊涂的,我只是運氣好,稀里糊涂的做了那么正確的決定。你們還是要在決定要不要考研、選定中學前充分做好督查,例如自己的興趣、自己之后想在哪些城市發展(個人覺得你讀研的城市大機率可能會是你之后工作移居的城市)、每中報錄比、這個中學專業課考試適不適宜你(每位中學指定的專業課不一樣,有可能它指定的參考用書你沒有學過,或則你不擅長)、學校筆試時有沒有偏見等。專科不是挺好的朋友在擇校時一定要尋問清楚筆試有沒有偏見這一點,我曉得的就有一些學校對專科高校不是挺好的同學會很有偏見,你初試考的再高也抵不上初試成績平平但專科高校好的朋友,盡管這個可以理解,而且你們還是要擦亮雙眼,不要讓自己一年的努力付諸東流。有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二、關于華科的化學大學
華科化學大學之前每年復試線穩定在310分,并且在2020年上漲345分,2021年分數線不好預測,所以你們還是盡可能往高了考就能更保險。華科每年招收人數比較多。2020年步入復試138人,最后投檔101人,投檔率還是比較高的。最重要的一點是華科復試是全部攪亂隨機分組,老師對于你的專科高校并沒有哪些太大偏見。
三、關于初試備考
首先是公共課部份,化學學是學碩,公共課考101思想政治理論和201英文一。在復習前中期,英文應當是注重打算的內容,而政治通常置于考前進行備考。這只是我的個人建議,你們以自己的個人備考情況而定。由于華科化學大學這幾年投檔線英文和政治都是50分。看著50這個數字小,而且千萬別掉以輕心,50分雖然也并不容易,想想每年A區理科線英文政治也才三四極其。這幾年有幾所985高校數學學專業外語政治漲到了55分,盡管華科還沒有漲,而且你們爭取考到55分以上才最為保險。
在英文復習上,詞匯量是重中之重,如同建房子一樣,你磚瓦必須先要備好,所以想要英文取得高分,詞匯量一定要夠。由于我本人德語基礎不怎好,仍然到學院結業六級也沒過,所以我在考研英文的復習上,都是老老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走,用的一些笨辦法,也花了好多時間。假如有英語底子特別好的朋友,可以采用自己高效的備考辦法。詞匯備考,我采用的是最笨而又最務實最有效的辦法——重復記憶。買一本詞匯書,隨意一本都可以,還可以配著使用海膽APP等來輔助背誦詞組。
詞組我當時用的是1575必考詞匯,我常常早晨開始背一個單元的詞匯,之后下午吃過晚飯后再備考這個單元的詞匯物理專業英語詞匯app,下午回寢室前再鞏固一遍,并把還是記不住的詞組做上記號,第二天清晨背誦下一單元詞組之前,再把剛才一單元詞匯再備考一遍,這樣幾遍出來就差不多了。并且詞組是背了前面忘了上面,所以我背完這一本書以后,就會再反復去背,仍然到考前。我在考前大約這本詞匯書我反復背過三四遍。通常第一遍會比較苦悶比較漫長,前面第二遍第三遍才會輕松許多。同時,做真題時上面不會的生詞也要節選下來每晚背誦。
不僅詞匯,閱讀理解是決勝英文的關鍵。沒有英文句型底子的人建議先熟悉一下句型,這樣前面做閱讀做翻譯不至于太痛楚。我本人是曉得一些句型的,并且知識不成體系,所以在新祥旭報了一對一的補習課程。大約在詞組過完一遍,句型課程學習完之后,我就開始做歷年真題了。
我買的張劍的黃皮書,解析也很詳盡。剛開始做的時侯,錯的好多,摸不著套路,建議你們在做第一遍前幾篇的時侯,一定不要圖快,漸漸來,每做完一篇時先對著答案改錯,弄清楚自己錯在哪、正確答案的來源,再把全文翻譯一遍,把不認識的詞組查下來并摘記背誦,之后可以瞧瞧閱讀理解課程,瞧瞧老師怎樣講解。我當時看的是新祥旭的閱讀理解的課程,和句型課程銜接,講的好多東西很實用。基本上剛開始三天做一篇閱讀。做幾篇找到點門路后,才會越做越快,前面就是三天兩篇、三篇、甚至一整套閱讀。做了幾年的真題試題后可以自己漸漸總結做題的套路。接著是翻譯和新題型。翻譯的話平常做閱讀翻譯全文早已打下基礎,所以翻譯可以在最后幾個月練練真題即可。
對于新題型,有固定的幾個題型,可以聽聽課程看老師的總結,這一部份題型固定,也有套路可循,所以也不用太害怕。接著是完形填空,對于這一部份,我的建議是法語好的時間充足的朋友可以去練練,對于德語不是挺好的朋友可以直接舍棄。由于這一題分值最少,每題0.5分,全選一個答案隨意蒙基本上也可以得兩三分,德語不是挺好的朋友可能認認真真做半天也才兩三分,所以這個題對于德語不是挺好的朋友性價比不高。我每次做全套試題時就會把這個題放最后寫,假如最后有時間了就認真把這個題寫完,倘若沒時間了就隨意全蒙一個答案。最后不容有失的就是英文習作。在最后兩三個月的時侯我就開始背習作,當時背的是王江濤的考研英文高分寫作,他把每類作文都劃有優秀例文,最后大小習作大約要各背10篇左右,背熟了后在考場上就不愁遇見習作沒有東西可以寫。習作要反反復復背,最后到滾瓜爛熟的程度,之后還要默寫,以防在考場上你想借用他人習作中優秀句子你詞組不會寫。這一部份并不難,要多背多寫多練。在考前再積累一些好的寫作模板,基本上就沒啥大問題了。
對于政治備考,假如你的目標是五六非常的話,我個人覺得就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借助假期兩個月把政治先熟悉一遍。之后再買一本必背知識點小圖冊每晚背,仍然等到肖四肖八下來,狂背肖四肖八。當時我們考研人是人手一本,基本上把肖四肖八背的滾瓜爛熟,政治不愁上不了五六十,甚至更高。
對于專業課,華科化學大學考的是自命題物理和量子熱學。先談談自命題物理,它包含高等物理上上冊和線性代數,它的難易程度我覺得的僅次于物理一。它沒有物理一這么難,但這并不是說它很簡單,它只是沒有哪些離題怪題,每年考的題都很常規,難易程度也仍然很平穩。我當時做的1800,做完一遍后還要把不會的題反復做三四遍。大約九月末左右就開始做真題,歸納總結每年必考知識點。假如時間比較充沛,還可以做做數一真題練練手。
對于量子熱學,華科指定的是周世勛版本的,這個版本比較簡單,但是當時我專科學的也是這個版本,所以量子熱學我沒有花太多時間。華科的量子熱學考的也很基礎,而且它考的特別的細致。建議你們好好把課本認認真真多看幾遍,課后習題每一題認真讀懂,書上出現的每一個實驗都牢記。最后再做做真題就沒哪些問題了。
四、關于復試打算
去年的復試,受疫情影響,采用的是線上復試。2020年,復試分數線為345分(去年不曉得是題目簡單你們考的都高還是報名人數多復試分數線漲了好多,以往始終都是310分),共138人一志愿步入復試。
復試分為面試和筆試。面試的話指定使用范淑華版本的學院數學上上冊。對于面試題目比較基礎,每年題型不一樣,例如今年全是選擇題,明年是五個大題。其實題目簡單,而且還是建議你們好好備考,除了可以應對面試,也可以拿來應對筆試,由于有的老師筆試時也會問一些課本上的知識。
對于筆試,你們要打算一份英文的自我介紹和一份中文的自我介紹,但是背的滾瓜爛熟,這樣在真正筆試時能夠從容不迫。老師問的問題通常會就著你的自我介紹來問,所以你們爭取把話題的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中。例如有在大專做過實驗,做過項目,出席過相關賽事的朋友,可以掏出來講講,或則講講你的結業設計也可以。假如你哪些都沒有做過的朋友也不要擔憂,對于這類朋友,老師們會問一些課本上的問題,基礎扎實的朋友老師也是很喜歡的。對于自己實在不會的問題,可以告訴老師自己不會,而且千萬別自己瞎扯,跟老師唱反調,老師們很厭惡不懂裝懂的人。
五、最后寄語
復習的過程可能是很苦悶的,而且等你考上后再去回想這段歲月,卻是很充實很幸福的,你會謝謝當時努力的自己。最后我要吩咐你們的是,學習不是比誰在圖書館、自習室待的時間長,不是把自己弄得疲累不堪來感動自己,而是要講求效率,可以每晚睡著前想想明天究竟完成了多少任務。祝福你們都能考上自己心目中的高校!